清晨的青云宗还裹在薄雾里,炼丹堂的红砖屋顶就已飘起淡青色的烟 —— 那是早班弟子在预热丹炉,药香混着炭火的气息,顺着风飘出半里地。李梓源攥着储物袋里的地级矿石兑换凭证,脚步匆匆地穿过外门弟子的晨练队伍,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再求购几瓶淬体丹,顺便问问有没有调理旧疾的辅药。
父亲的咳血症虽靠淬体丹稳住了,但镇上郎中说过,后续需用温和的辅药慢慢调理,否则容易反复。之前在贡献堂只换到两瓶淬体丹,他总觉得不够稳妥,而炼丹堂作为宗门丹药核心区域,说不定有更合适的药。
推开炼丹堂厚重的木门,暖意混着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堂内左右两侧各摆着十座青铜丹炉,炉下炭火正旺,橘红色的火苗舔着炉壁,几个穿着淡紫色内门服饰的弟子正手持蒲扇,眼神专注地控火。堂中央的长柜台后,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管事正低头整理丹瓶,柜台上整齐摆着 “聚气丹”“清瘴丹”“淬体丹” 的标签,每瓶下面都标注着贡献值。
“管事,请问还有淬体丹吗?另外,有没有调理肺腑旧疾的辅药?” 李梓源快步上前,将外门弟子令牌放在柜台上。
老管事抬头扫了他一眼,又低头翻了翻账本:“淬体丹只剩三瓶,每瓶五十点贡献值。调理肺腑的话,有‘润肺丹’,中品丹药,一瓶八十点,能温和滋养经脉,就是库存不多,只剩两瓶。”
李梓源心中一喜 —— 三瓶淬体丹加两瓶润肺丹,正好能支撑父亲两个月的调理。他刚要递出贡献值凭证,身后突然传来一阵争执声:“我先来的!这瓶聚气丹该给我!”
转头看去,一个身材瘦高的外门弟子正揪着另一个弟子的衣领,手里还攥着一张皱巴巴的贡献值凭证。“我急着突破炼气四层,这聚气丹我必须要!” 瘦高弟子语气蛮横,另一个弟子涨红了脸,却不敢还手 —— 瘦高弟子袖口绣着三道银线,是外门弟子中的佼佼者,炼气三层后期的修为。
老管事皱起眉,刚要开口调解,一道温和的女声突然传来:“刘师弟,炼丹堂讲究先来后到,抢别人的丹药,未免有失体面。”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淡紫色内门服饰的女子走了过来。她约莫十八九岁,长发用玉簪束起,面容清秀,眉宇间带着几分温婉,袖口绣着一朵白色莲花 —— 那是炼丹堂内门弟子的标识。女子手里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新鲜的灵草,走到柜台前时,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李梓源,又落在他胸口微微发热的玉佩上,眼神闪过一丝讶异。
瘦高弟子看到女子,嚣张的气焰顿时灭了大半,讪讪地松开手:“苏师姐,我…… 我就是跟他开玩笑。”
被称作苏清瑶的女子没理会他,转向那被欺负的弟子,递过一瓶聚气丹:“这瓶我刚炼制的,先给你用,记得下次早点来。” 又对老管事说,“王伯,我刚采的‘凝露草’,麻烦登记入库。”
老管事笑着点头:“清瑶丫头来得正好,这小伙子要三瓶淬体丹和两瓶润肺丹,你帮着拿一下。”
苏清瑶应了声,转身从柜台后的架子上取丹瓶。递给李梓源时,她忍不住多问了一句:“师弟是外门弟子?买这么多淬体丹和润肺丹,是自己用,还是……”
“是给家父调理身体用的。” 李梓源接过丹瓶,如实回答。提到父亲,他语气不自觉软了些,“家父有肺腑旧疾,需要这些丹药慢慢调理。”
苏清瑶眼中闪过一丝同情,又看了看他胸口的玉佩 —— 那玉佩在炼丹堂的暖光下泛着温润的白光,隐隐有灵气流转,绝非普通凡物。她沉吟片刻,从储物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这是‘润肺丹’的简易丹方,上面标注了几种替代灵草,要是后续买不到成品,也能自己尝试炼制。你既然能买这么多丹药,想必也有一定贡献值,自己炼制能省不少。”
李梓源又惊又喜,连忙接过丹方:“多谢苏师姐!这份恩情,弟子记在心里!”
苏清瑶笑了笑,摆手道:“举手之劳而已。你这玉佩看着不凡,若后续尝试炼丹,或许能帮上忙 —— 炼丹最忌丹火不稳,有些灵玉能温养丹火,你可以试试。”
这话让李梓源心头一动。之前玉佩能辅助修炼、净化瘴气,难道还能辅助炼丹?他正想追问,堂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王浩带着两个外门弟子走了进来。看到李梓源和苏清瑶站在一起,王浩脸色一沉,阴阳怪气地说:“哟,李梓源,这才晋升外门几天,就攀上内门师姐了?真是好本事。”
苏清瑶眉头微蹙,语气冷淡:“王师弟,炼丹堂是炼制丹药的地方,不是嚼舌根的地方。若你是来求购丹药,就排队;若不是,就请出去。”
王浩没想到苏清瑶会帮李梓源说话,脸色更加难看。他知道苏清瑶是炼丹堂长老的弟子,惹不起,只好冷哼一声,转身走向柜台另一侧:“我来买聚气丹,要最好的!”
李梓源没理会王浩,对着苏清瑶拱手道谢:“多谢苏师姐解围,弟子还有事,先告辞了。”
“去吧。” 苏清瑶点头,看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王浩的方向,眼神多了几分担忧 —— 这王浩心胸狭窄,怕是不会轻易放过李梓源。
李梓源走出炼丹堂,将丹瓶和丹方小心翼翼收进储物袋。阳光已经驱散薄雾,他抬头望向青云宗山门的方向,心里盘算着:先把丹药寄回家,再按照苏师姐给的丹方,试试炼制润肺丹 —— 若是能成功,以后就不用再为丹药紧缺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