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迈步前往水池之际,却察觉到身后传来熟悉的深渊气息。
“戴因斯雷布!”
一声嘶哑的咆哮传来,一位水深渊使徒自传送门走出。
他愤怒地指责戴因及同伴的干扰,坚定地为清除诅咒而努力。
深渊使徒毫不犹豫地冲向戴因,与之交战。
战斗激烈,城市中的能量波动愈发强烈。
最终,戴因刺出最后一刀,水深渊使徒消散。
戴因神色严肃,急忙赶往城市中的水池。
四人到达时,发现深渊咏者正进行某种仪式,水池中涌动着强大的力量。
戴因感到不妙,试图阻止,但仪式已经完成,黄色的矿石激发了池水的净化能力。
一股强大的未知力量冲击着众人,周围的场景在四人脑海中闪现。
无数丘丘人在痛苦中挣扎,黑蛇骑士也纷纷倒地。
但此时,名为哈夫丹的骑士突然出现在深渊咏者的后方。
尽管他在嘶吼中显得极度痛苦,但仍然义无反顾地冲向那颗矿石。
戴因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一幕。
在水池的净化之地,连戴因这个未被诅咒彻底侵蚀的人,都感到难以承受。
然而哈夫丹却行动自如。
他怒吼一声,一跃而起,击落黄色矿石,打断装置的能量输送,使水池的净化得以停止。
深渊咏者见状暴怒,试图击退哈夫丹。
然而旅行者戴因已经来到水池边缘,戴因眼中透露出愤怒与悲伤。
深渊咏者此刻才注意到戴因的存在,二人随即展开激战。
在旅行者和戴因的联手之下,深渊咏者被打成重伤并逃离。
戴因发现装置仍在低功率运转,尽管哈夫丹拦住了一条主要能量输送管道,但仍有四条次要管道在输送能量。
四人兵分四路,捣毁所有次要装置。
回到水池下方时,戴因望着失去光明的装置发呆。
哈夫丹已经失去了生命气息,他是在扑过来的过程中逝去的。
尽管这是一场悲剧,但戴因仍需要振作起来,因为他们的旅程不能就此停下。
戴因叹了口气,正准备再次出发时,哈夫丹的身体突然泛起了蓝光。
戴因瞬间警觉,转身望去,只见一个淡蓝色的身影出现在原地,面容熟悉,衣着如昔,他瞬间认出这是哈夫丹的灵魂。
“哈夫丹,这是你的灵魂吗?”
戴因惊讶地问道。
此时,凝光等人首次看到了坎瑞亚普通人的真实面容,哈夫丹的面容与他们并无不同,只是一个单纯的人类。
哈夫丹的灵魂表达歉意:“戴因斯雷布大人,我辜负了您的期望,没有守护好国民。”
戴因回应道:“不,你做得很好。
这五百年间,你们都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直到今天,你们依然是我的骄傲。”
闻言,哈夫丹的灵魂似乎得到了宽慰,执念与虚妄的猜想逐渐消散,眼中恢复了平静与安宁。
在戴因的注视下,哈夫丹的灵魂与受诅咒的躯壳一同升向天空。
怀念片刻,戴因转过身来,告知众人:“刚才那装置对我造成了不小的创伤,我需要时间来恢复。
接下来的探索,可能需你们独自前行。”
他希望下次见面时,彼此并非敌对。
话毕,戴因逐渐远去。
剧情完成后,【公子至今仍然困惑,为何戴因认为诅咒无法被移除,且未能提供确凿的证据。
若我在场,必定助空哥一臂之力。
即使此次尝试失败,也能积累宝贵的经验,下次或许能找到新的解决办法。
假设我是其中的丘丘人,宁愿选择那几乎不可能的希望,也不愿承受无尽的痛苦。
公子建议,璃月是否可以考虑协助深渊教团,或许他们能带来新的可能性。
毕竟他们的目标也是天理,或许可以结为暂时的盟友。
刻晴和凝光目 ** 杂地看着公子,富人打断他的发言,提醒道深渊教团并非表面那么简单。
公子疑惑为何不行,深渊教团成员曾是坎瑞亚人,且仍在尝试将丘丘人恢复为人类。
富人叹息,让他查阅相关资料,打开图鉴后,深渊使徒的描述让公子震惊。
他们都是深渊的虔诚信徒,目标是让深渊彻底覆盖提瓦特大陆。
刻晴补充,深渊教团之所以自称教团,正是因为其所有成员都是狂热的信仰者。
提及话语,刻晴有所领悟。
关于天理与深渊的探讨,她终于理解了荧妹先前话语的深意。
公子好奇询问,刻晴继续细说。
荧提及,任何生命都无法为他人做出选择。
回想之前的猜想,知识与力量或许会带来灾难。
在渊下宫阅读《日月前事》后,凝光曾提出这一猜想。
刻晴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搜索,终于从众多魔物和圣遗物资料中发现了端倪。
她发现,证明这一猜想的证据并不在某一特定的圣遗物中,而是分散在四种不同的圣遗物里,它们分别是祭火礼冠、祭水礼冠、祭雷礼冠和祭冰礼冠。
这些圣遗物背后记载了某个上古时代的文明历程。
四个礼冠的故事风格相似,但各有重点。
首先是祭火礼冠的故事:在遥远的时代,人们能直接聆听天空的启示,神的使者行走于人间。
冰雪消融,新火燃烧,人们繁荣昌盛,一切皆依赖于天空的指引。
其他三人听闻后,纷纷查看系统界面的圣遗物界面,开始阅读这些古老的故事。
【天空之神宣告,世界正迈向光明的新纪元。
】
【此为天命所归,未来绝无偏离。
】
【如此美好之时代,是否有终结之时?】
【神未回应。
于是,人间选拔出祭者,】
【让其戴上神圣的祭冠,探寻至深之地。
】
【从废弃的古都、深埋的祭场汲取启示。
】
继之,【水之祭冠】篇章开启:
【昔日,人间可直聆天籁。
此刻,旧火将熄,甘霖初降。
】
【大地沐浴神恩,元素和谐共舞。
丰饶百年已注定,无可更改。
】
【但未来呢?千年之后,大地将走向贫瘠吗?】
【神殿、祭坛将沉入地心,唯有银白之木相伴而下?】
【神未给予回应,祭者继续探寻。
】
【时代变迁,河海枯竭,雷鸣初动。
智慧涌现,带来繁荣。
】
【繁荣滋生骄傲与梦想,孕育质疑之智。
】
【人间开始质疑神权,渴望登临神界。
】
【即便献上神爱、智慧,神亦震怒。
因永恒不可质疑,】
【凡尘对神明的试探,罪无可赦!】
【祭者头戴祭冠,为平息神怒,深入大地深处。
】
寻求古都银树之智……最后,【祭冰之冠】标志故事完结:
【亦是故事终章,祭者看见所有先人所见景象:】
【礼冠堆积在秘境枯木之下。
每件背后,都藏有终身之秘。
】
【祭者退位后,将无暇白枝所编之冠归还世间。
】
【昔日辉煌之都、肃穆祭祀场,终将归于深沉大地。
】
一切繁荣都将走向终结。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永恒的存在。
在循环的尽头,大地会再次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
因此,“永恒”
是一个循环不息的概念。
“求索”
是繁荣带来的智慧结晶,而非催生繁荣的源头。
据说,曾经有一个时代,神的使者行走于人间,那时万物气息微弱,大地被永冻笼罩。
从最初的祭火之冠的永冻初解、新火初燃,到最后的祭冰之冠的气息渐弱、大地永冻,四个礼冠的故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首先,大地从永冻中苏醒,火焰唤醒了无知的人类。
随后,人类在大地上行走,神明对人类承诺了丰收的未来。
人类逐渐摆脱懵懂无知,开始思考未来。
接着,人类获得了智慧,也开始对神明的权威产生质疑。
代表着神明怒火的雷霆降临大地。
最后,智慧的人类与万物一同被毁灭,大地再次进入永冻状态。
祭司的最终命运也在最后的故事中揭晓。
数不清的祭礼之冠散落在神秘之地,预示着曾经出现在大地上的古文明的相同命运。
人类似乎正经历一种不可避免的循环。
令人惊讶的是,所有祭礼之人用一生来守护这个秘密。
四个祭礼之冠的时间线暂时无法确定,但曾经确实存在过这么一段时间是确定的。
玩了这么久的游戏,以及路老板无意中展现的实力,让四人确信这些故事并非夸大其词。
刻晴在众人看完后继续说道:“除了文明的循环颠覆,你们是否注意到这四个礼冠的故事中还有一样东西也在循环?那就是——人类的智慧。”
在火祭时代,大地从永冻中苏醒,人类是愚昧的,对神明充满崇拜,同时神明也愿意给予人类帮助。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人类开始对神明进行祭礼。
这一阶段的人类,代表了愚昧、封建和迷信,他们无条件地信仰着神明。
踏入“水祭时代”
,神明的庇护使得万物丰饶,元素有序流动,更有神圣规划为人类谋福祉。
人类与神明保持着和谐的关系,然而,对于未来的担忧与探索欲望却根植于他们的内心。
随着对幸福持久性的质疑,人类开始寻求答案,但神明并未回应。
于是,他们开始探索并付诸实践,尽管此时的人类仍显愚昧,但他们已拥有探索未知的精神。
随后进入“雷祭时代”
,人类的智慧由此萌芽。
智慧孕育了骄傲与梦想,他们的目光望向更高更远的地方。
这个时代的人类不再愚昧,甚至敢于对神明的权威提出质疑。
然而,这些行为却激怒了神明,因为人类开始怀疑那永恒的秩序。
最终,我们迎来了“冰祭时代”
,这是终结的时代,象征着人类智慧的覆灭。
这是永恒的冻土再次降临,神明将一切归零,人类只能束手就戮。
刻晴继续讲述,随着人类智慧的增长,他们的力量也在增强,这自然而然地引发了他们对神明存在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