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提到AI,很多人第一反应是chatGpt、大模型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技术。但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和AI打交道——早上被智能音箱叫醒,通勤时用手机AI助手导航,上班用笔记本电脑的AI功能修图,甚至家里的扫地机器人自动避开障碍物,这些能让AI“落地”到我们生活里的设备,就是“AI终端”。

简单说,AI终端就是“带AI功能的设备”,是我们和人工智能之间的“桥梁”——没有它,再厉害的AI技术也只能藏在服务器里,没法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章就用大白话拆解AI终端,从它是什么、分哪类,到它能做什么、未来会怎么发展,帮你彻底搞懂这个“AI落地的关键载体”。

一、先搞懂:AI终端到底是什么?分哪两类?

1. AI终端的定义:不是“普通设备”,是“能自己‘判断’的设备”

首先要明确:不是所有带智能功能的设备都是AI终端。比如普通的智能灯泡,只能用手机App开关、调亮度,这叫“智能设备”,不叫AI终端;但如果是“能根据环境光自动调亮度、根据你回家时间自动开灯”的灯泡,就是AI终端——因为它能“感知环境”“判断需求”,而不只是被动执行指令。

所以,AI终端的核心定义是:能通过传感器收集数据,用内置的AI算法分析数据,然后主动做出决策、完成任务的设备。就像给普通设备装了“大脑”,不用人一步一步指挥,它自己就能“思考着干活”。

举个例子:普通的体重秤只能显示体重数字,这是“普通设备”;但智能体脂秤能分析你的体脂率、肌肉量,还能根据数据给你“少吃碳水、多运动”的建议,这就是AI终端——它靠传感器收集体重、电阻等数据,用AI算法算出体脂率,再根据健康规律给出建议,完成了“收集→分析→决策”的完整流程。

2. AI终端的分类:两类核心,覆盖“生活”和“工作”

AI终端五花八门,但按用途分,主要就两类:消费级终端(给普通人用的,解决生活需求)和行业级终端(给企业、行业用的,解决工作需求)。咱们用具体例子,把这两类讲透。

(1)消费级终端:藏在生活里的“AI小帮手”

消费级终端就是我们日常能买到、用到的设备,核心是“帮个人或家庭解决生活琐事”,比如:

- 手机\/平板:最常见的AI终端。你的手机能“人脸识别解锁”,是靠前置摄像头(传感器)收集面部数据,AI算法比对是否和你本人一致;能“AI修图”,是靠AI识别照片里的人像、背景,自动优化肤色、虚化背景;甚至能“AI翻译”,是靠AI算法实时把中文转换成外文——这些都是手机作为AI终端的功能。

- 智能音箱\/耳机:靠“语音交互”的AI终端。你跟智能音箱说“播放周杰伦的歌”,它靠麦克风(传感器)收集语音数据,AI算法识别你的指令和关键词(周杰伦、歌),然后调用音乐App播放;降噪耳机能“自动识别环境噪音”,比如在地铁里自动加强降噪,在办公室减弱降噪,是靠耳机里的传感器收集噪音数据,AI判断场景后调整降噪强度。

- 智能家居设备:比如AI扫地机器人、AI空调、AI冰箱。扫地机器人能“避开家具、绕开电线”,是靠激光雷达(传感器)扫描环境,AI算法绘制房间地图、规划清扫路线;AI空调能“根据人体体温调温度”,是靠红外传感器感知你的体温,AI判断是否需要升温或降温;AI冰箱能“识别里面的食物”,是靠摄像头拍冰箱内部,AI算法识别“这是鸡蛋、那是牛奶”,还能提醒你“鸡蛋快过期了”。

- 可穿戴设备:比如AI手表、AI手环。你的AI手表能“监测心率、睡眠”,是靠光电传感器收集你的心率数据、运动数据,AI算法分析你是否处于深度睡眠、心率是否正常;甚至有的AI手表能“预警房颤”,是靠AI比对你的心率数据和房颤的特征规律,发现异常就提醒你——这就是把AI和健康监测结合的消费级终端。

这些消费级终端的特点是:体积小、价格亲民、功能贴近生活,核心是“让个人生活更方便、更舒适”。

(2)行业级终端:帮企业“提效降本”的“AI工具人”

行业级终端是给特定行业设计的设备,比如工厂、医院、银行、物流等,核心是“解决行业里的复杂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比如:

- 工业AI终端:工厂里的“AI质检设备”“AI巡检机器人”。比如汽车工厂里,AI质检设备靠高清摄像头(传感器)拍摄汽车零件,AI算法识别零件是否有划痕、变形,比人工质检快10倍,还不会出错;电厂里的AI巡检机器人,靠红外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检测设备温度、是否有漏气,不用人工爬高爬低,既安全又高效。

- 医疗AI终端:医院里的“AI影像诊断仪”“AI手术机器人”。AI影像诊断仪靠ct机、x光机(传感器)收集患者的影像数据,AI算法识别影像里的病灶,比如肺癌早期的微小结节,比人工识别更精准,还能帮医生节省看片时间;AI手术机器人能根据医生的操作指令,用机械臂完成精准手术,比如眼科的激光手术,误差能控制在0.1毫米以内。

- 金融AI终端:银行里的“AI柜员机”“AI反欺诈设备”。AI柜员机靠摄像头识别你的人脸,靠指纹传感器识别你的指纹,不用带银行卡就能取钱、办业务;AI反欺诈设备能实时分析你的转账数据,比如“你平时只在国内转账,突然有一笔大额转账到国外”,AI会判断这可能是欺诈,立刻提醒银行工作人员核实。

- 物流AI终端:快递站的“AI分拣机”“AI快递车”。AI分拣机靠扫码枪(传感器)读取快递单上的地址信息,AI算法判断快递要送到哪个区域,然后自动把快递分到对应的传送带上,比人工分拣快5倍;AI快递车能靠激光雷达、摄像头感知路况,自动避开行人、红绿灯,把快递送到小区门口,不用司机驾驶。

这些行业级终端的特点是:功能专业、针对性强、价格较高,核心是“帮行业解决人工做不好、做不快、做不安全的事”。

二、AI终端的核心能力:能“感知”、会“计算”、懂“适配”,缺一不可

不管是消费级还是行业级AI终端,要想正常工作,必须具备三个核心能力:感知交互、本地计算、场景适配。就像一个人要想正常生活,得有“眼睛耳朵(感知)”、“大脑(计算)”、“会根据场景做事(适配)”一样,少了任何一个,都不能叫“AI终端”。

1. 感知交互:AI终端的“眼睛和耳朵”,能“听”能“看”能“摸”

感知交互是AI终端的“输入能力”——它要先能“感知”到周围的信息,才能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决策。就像人要先看到东西、听到声音,才能思考怎么应对一样。

AI终端的“感知”靠的是“传感器”,不同的传感器对应不同的感知能力,常见的有:

- 视觉传感器:比如摄像头、激光雷达,相当于AI终端的“眼睛”。能看到图像、识别物体,比如手机的前置摄像头能识别人脸,扫地机器人的激光雷达能“看到”家具,AI质检设备的摄像头能“看到”零件的划痕。

- 听觉传感器:比如麦克风,相当于AI终端的“耳朵”。能收集声音、识别语音,比如智能音箱的麦克风能听到你的指令,AI耳机的麦克风能收集环境噪音,医疗AI终端的麦克风能记录患者的呼吸声。

- 触觉\/体感传感器:比如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相当于AI终端的“皮肤”。能感知触摸、压力、运动状态,比如手机的指纹传感器能感知你的指纹,智能手表的加速度传感器能感知你的运动(跑步、走路),工业AI终端的压力传感器能感知零件的重量是否合格。

- 环境传感器:比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相当于AI终端的“环境探测器”。能感知温度、湿度、气体浓度,比如AI空调的温度传感器能感知室内温度,AI冰箱的湿度传感器能感知内部湿度,电厂AI巡检机器人的气体传感器能感知是否有有害气体泄漏。

有了感知能力,还要能“交互”——也就是能和人或环境互动。常见的交互方式有:

- 语音交互:你说指令,AI终端回应,比如跟智能音箱说“明天天气怎么样”,它用语音回复你;

- 触摸交互:你触摸设备,它做出反应,比如用手指触摸手机屏幕解锁,触摸AI空调的面板调温度;

- 视觉交互:设备通过视觉给你反馈,比如AI手表的屏幕显示你的心率数据,AI影像诊断仪的屏幕显示病灶位置;

- 自动交互:设备不用人操作,自动和环境互动,比如AI扫地机器人自动避开障碍物,AI窗帘自动根据阳光强度开合。

举个完整的例子:你早上起床,跟智能音箱说“播放新闻”——智能音箱的麦克风(听觉传感器)收集你的语音,AI识别指令后,通过扬声器(交互)播放新闻;同时,智能音箱的温度传感器(环境传感器)感知室内温度,跟你说“今天室内25度,适合穿短袖”——这就是“感知+交互”的完整过程。

2. 本地计算:AI终端的“大脑”,不用“联网”也能干活

很多人以为,AI终端的功能都要“联网”才能实现,比如智能音箱要连网才能播放音乐,手机AI翻译要连网才能翻译。但其实,真正的AI终端必须具备“本地计算”能力——也就是不用联网,靠设备自身的AI芯片就能完成数据处理和决策,这是AI终端和普通智能设备的核心区别。

为什么需要本地计算?主要有三个原因:

- 快:联网计算需要把数据传到云端服务器,再等服务器返回结果,会有延迟;本地计算直接在设备上处理数据,速度快,比如手机人脸识别解锁,不用联网,1秒就能完成,要是等联网计算,可能要等好几秒,体验很差。

- 安全:有些数据不能联网,比如医疗AI终端的患者影像数据、手机的人脸数据、金融AI终端的转账数据,这些敏感数据一旦联网,可能会被泄露;本地计算把数据留在设备里,不会上传,更安全。

- 稳定:如果网络不好或断网,联网设备就没法用了;但有本地计算能力的AI终端,断网也能工作,比如AI手表断网后,还是能监测你的心率、计步,AI扫地机器人断网后,还是能正常清扫房间。

本地计算的核心是“AI芯片”——相当于AI终端的“大脑”。不同的AI终端用不同的AI芯片,比如:

- 手机用的“手机AI芯片”,比如苹果的A系列芯片、华为的麒麟芯片,能快速处理人脸数据、图像数据;

- 智能手表用的“低功耗AI芯片”,因为手表电池小,需要芯片耗电少,同时能处理心率数据;

- 工业AI终端用的“高性能AI芯片”,因为要处理大量的质检数据、设备数据,需要芯片算力强。

举个例子:你用手机AI修图,把照片里的背景虚化——这个过程不需要联网,手机的AI芯片会直接分析照片里的“人像”和“背景”,然后计算出要虚化的区域,1秒内就能完成;如果没有本地计算能力,需要把照片传到云端,云端处理后再传回来,可能要等5秒以上,还可能因为网络不好传失败。

再比如医疗AI影像诊断仪,医生把患者的ct片放进去,设备的AI芯片在本地分析影像,找出病灶,不会把ct片上传到云端——既保证了患者数据的安全,又能快速给出诊断结果,不用等联网。

3. 场景适配:AI终端的“应变能力”,能“看场合做事”

好的AI终端不是“一刀切”的,而是能“根据不同场景调整功能”——比如同样是AI耳机,在地铁里会自动加强降噪,在办公室会自动减弱降噪;同样是AI手表,你跑步时会重点监测心率,你睡觉时会重点监测睡眠。这种“能应变”的能力,就是场景适配。

场景适配的核心是“AI算法能识别场景,然后调整功能”,具体怎么实现?主要靠两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场景”:AI终端靠传感器收集数据,判断当前处于什么场景。比如AI耳机靠麦克风收集环境噪音数据,如果噪音是“地铁的轰鸣声”,就判断场景是“通勤”;如果噪音是“办公室的说话声”,就判断场景是“办公”。

第二步,“调整功能”:根据识别出的场景,调整设备的功能参数。比如AI耳机识别出“通勤场景”,就把降噪强度调到80%;识别出“办公场景”,就把降噪强度调到30%,避免听不到同事说话。

场景适配能让AI终端更“贴心”,避免“功能用错场合”的尴尬,比如:

- 智能音箱的场景适配:你白天跟它说“播放音乐”,它会放音量较大的流行音乐;你晚上10点后跟它说“播放音乐”,它会自动把音量调低,放舒缓的轻音乐,避免吵到家人;

- 工业AI质检设备的场景适配:检测汽车零件时,如果是“发动机零件”(高精度要求场景),AI会把检测精度调到最高,不放过任何微小划痕;如果是“汽车内饰零件”(低精度要求场景),AI会适当降低精度,提高检测速度;

- AI空调的场景适配:如果传感器检测到“家里没人”(通过摄像头没看到人,或手机连接断开),就会自动把温度调到26度(节能场景);如果检测到“家里有老人”(通过运动传感器感知到行动缓慢),就会把温度调到24度(舒适场景),避免老人着凉。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某品牌的AI扫地机器人,具备“场景适配”功能——它靠激光雷达识别房间类型:

- 识别出“厨房”场景(有橱柜、地面有油污),就会把清扫力度调到最大,重点清扫油污区域,还会避开橱柜的边角;

- 识别出“卧室”场景(有床、地面干净),就会把清扫力度调小,避免噪音太大,还会绕开床底的电线;

- 识别出“阳台”场景(有晾晒的衣服),就会自动避开衣服下方的区域,避免碰掉衣服。

这种场景适配能力,让AI终端不再是“机械干活”,而是“聪明干活”,更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三、AI终端的发展趋势:未来会更“智能”、更“协同”

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终端也在不断进化,未来主要有两个核心趋势:硬件智能化(设备本身更聪明)和软件生态协同(不同设备之间能“互相帮忙”)。

1. 硬件智能化:从“单一功能”到“多能合一”,还能“自己升级”

现在的AI终端大多是“单一功能”,比如智能音箱主要用来听音乐、查天气,AI手表主要用来监测健康;但未来的AI终端会走向“多能合一”——一个设备能同时干多种活,就像“瑞士军刀”一样,功能更全面。

具体会有三个方向的升级:

(1)传感器更“全”:能同时感知多种信息

现在的AI终端通常只有1-2种核心传感器,比如智能音箱只有麦克风(听觉),AI手表只有光电传感器(触觉);未来的AI终端会装更多种类的传感器,能同时感知视觉、听觉、触觉、环境等多种信息,判断更精准。

比如未来的“AI智能镜”:除了有摄像头(视觉)能识别人脸,还有温度传感器(环境)能感知室内温度,有压力传感器(触觉)能感知你触摸的位置,有光电传感器(健康)能通过你的面部皮肤判断你的水分含量——你早上照镜子,它会跟你说“今天室内23度,适合穿卫衣;你的皮肤水分不足,记得涂保湿霜;今天有雾霾,出门要戴口罩”,一个设备解决了“看天气、护肤提醒、健康监测”多个需求。

再比如未来的“工业AI巡检机器人”:除了有摄像头(视觉)、气体传感器(环境),还会有红外传感器(温度)、声音传感器(听觉)——它能同时检测设备的温度(是否过热)、是否有气体泄漏、是否有异常声音(比如零件松动的响声),一次巡检就能完成多个检测任务,不用分多次。

(2)AI芯片更“强”:能处理更复杂的任务

现在的AI终端芯片,只能处理简单任务,比如手机AI芯片处理人脸识别,智能音箱芯片处理语音识别;未来的AI芯片算力会更强,能处理更复杂的任务,比如“实时翻译视频”“复杂疾病诊断”。

比如未来的“AI翻译耳机”:现在的翻译耳机只能翻译简单的对话,比如“你好”“谢谢”;未来的AI芯片算力更强,能实时翻译视频里的对话,比如你戴着耳机看国外电影,不用等字幕,耳机能实时把英文对话翻译成中文,还能保留说话人的语气(比如开心、愤怒),就像听中文电影一样。

再比如未来的“医疗AI手环”:现在的AI手环只能监测心率、睡眠;未来的AI芯片算力更强,能通过光电传感器收集你的血液流动数据、皮肤电阻数据,实时分析你的血糖水平、血压变化,甚至能预警“低血糖风险”,比现在的专业医疗设备更便携、更实时。

(3)设备能“自我学习”:越用越懂你

现在的AI终端,功能是出厂时设定好的,比如智能音箱只会按固定规律推荐音乐,AI手表只会按固定参数监测健康;未来的AI终端会具备“自我学习”能力——能根据你的使用习惯,不断调整功能,越用越懂你。

比如未来的“AI音乐音箱”:你刚开始用它时,它会推荐热门音乐;但用了一个月后,它通过分析你的听歌记录(比如你每天晚上都听古典音乐,周末听摇滚),会自动调整推荐策略——晚上主动推古典音乐,周末推摇滚,甚至能记住“你讨厌某首歌”,再也不推荐;如果它发现你最近常听“助眠音乐”,还会主动问你“是不是最近睡眠不好,需要推荐更多助眠曲目吗”。

再比如未来的“AI健康手表”:它会记录你每天的心率、运动数据,慢慢发现“你每次跑步超过30分钟,心率就会偏高”,然后主动提醒你“今天跑步已经28分钟,建议放慢速度,避免心率过高”;如果它发现你周末的睡眠比工作日好,会分析出“你工作日熬夜影响睡眠”,提醒你“工作日尽量11点前睡觉,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

这种“自我学习”能力,让AI终端从“标准化工具”变成“个性化助手”,更贴合每个人的需求。

2. 软件生态协同:不同AI终端“互通有无”,像“团队”一样干活

现在的AI终端大多是“各自为战”,比如手机归手机、智能音箱归智能音箱、AI手表归AI手表,它们之间不会互相“沟通”——你在手机上设置了“明天早上7点起床”,智能音箱不会知道,还是会按原来的时间叫你;你用AI手表监测到“心率偏高”,AI空调不会知道,不会主动调整温度让你更舒适。

但未来的AI终端会走向“软件生态协同”——不同设备之间能共享数据、互相配合,就像一个“团队”,一起帮你解决问题。核心是“同一个生态系统下的设备,能打通数据和功能”,比如苹果的“生态协同”(手机、手表、音箱都用ioS系统)、华为的“鸿蒙生态”(手机、平板、智能家居都用鸿蒙系统),未来会越来越成熟。

具体会有三个方面的协同:

(1)数据协同:一个设备的数据,其他设备能“共用”

比如你用AI手表监测到“今天心率比平时高20%,可能有点疲劳”,手表会把这个数据同步到你的手机和智能音箱;手机收到数据后,会自动把“下午3点的会议提醒”调大音量,避免你没听到;智能音箱收到数据后,会在你回家时主动说“检测到你心率偏高,需要播放舒缓的音乐帮你放松吗”——不同设备共享“心率偏高”的数据,一起帮你调整状态。

再比如工业场景:工厂里的AI质检设备检测到“某个零件不合格”,会把这个数据同步到AI分拣机和AI仓库管理终端;AI分拣机会自动把这个不合格零件分到“废弃区”,不会传到下一道工序;AI仓库管理终端会自动记录“这个批次的零件有1个不合格”,提醒仓库管理员检查其他零件——数据协同让整个生产流程更高效,避免出错。

(2)功能协同:一个设备的功能,能“调用”其他设备

比如你在厨房做饭,用智能音箱说“帮我查一下红烧肉的做法”,智能音箱会先调用你的手机数据,看看你之前有没有收藏过红烧肉做法(如果有,就直接读给你听);如果没有,会调用AI电视的屏幕,把做法步骤显示在电视上(方便你做饭时看,不用拿手机);同时,会调用AI冰箱的数据,看看你家有没有“五花肉、酱油”这些食材(如果没有,会提醒你“冰箱里没有五花肉,需要帮你下单购买吗”)——一个“查菜谱”的需求,多个设备的功能协同配合,帮你把事办得更周全。

再比如家庭场景:你晚上睡觉前,用AI手表说“准备睡觉”,手表会调用多个设备的功能:AI窗帘自动拉上,AI空调自动调到22度(你习惯的睡眠温度),AI灯光自动变暗,智能音箱自动播放助眠白噪音——不用你一个个操作设备,它们会协同完成“准备睡觉”的场景需求。

(3)场景协同:多个设备一起“搭建场景”,满足复杂需求

比如“回家场景”:你快到家时,手机的定位数据会同步给家里的AI终端;AI门锁收到数据后,会提前准备好“人脸识别解锁”(不用你掏钥匙);AI玄关灯收到数据后,会自动亮起(避免你摸黑);AI空调收到数据后,会提前把室内温度调到你喜欢的25度;AI冰箱收到数据后,会提醒你“冰箱里有昨天买的水果,需要拿出来吃吗”——多个设备协同,搭建一个“舒适、方便”的回家场景,让你一进门就有好体验。

再比如“办公场景”:你到公司后,AI工牌会识别你的身份,然后调用多个设备:AI电脑自动开机并登录你的账号(不用输密码),AI打印机自动打印出你今天要处理的文件(提前从你的邮箱里获取),AI会议室的设备会提醒你“上午10点有会议,会议室已经准备好投影设备”——多个设备协同,帮你快速进入办公状态,节省时间。

四、本文小结:AI终端让AI“从云端落地到生活”,是未来智能的核心载体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AI终端不是“普通的智能设备”,而是“AI技术走进生活、走进行业的关键桥梁”。没有AI终端,再厉害的大模型、再先进的AI算法,也只能停留在“云端”,没法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就像有再好的“厨师”,没有“厨房设备”,也做不出饭菜一样。

回顾一下本文的核心:

- 定义与分类:AI终端是“能感知、会计算、懂适配”的设备,分消费级(帮个人生活)和行业级(帮企业工作),覆盖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各行各业;

- 核心能力:感知交互(能听能看能摸)、本地计算(不用联网也能干活)、场景适配(能看场合做事),这三个能力缺一不可,决定了AI终端的“智能程度”;

- 发展趋势:未来会更“智能”(硬件多能合一、能自我学习)、更“协同”(设备互通有无、一起干活),会从“单一工具”变成“个性化助手”,从“各自为战”变成“团队协作”。

未来,AI终端会越来越普及,比如“AI眼镜”能帮你实时翻译外语、识别路边的植物,“AI巡检无人机”能帮消防员监测火灾现场,“AI教学终端”能帮老师个性化辅导学生——它们会像现在的手机、电脑一样,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的一部分。

但也要注意:AI终端的核心是“服务人”,不管它多智能、多协同,最终目的都是“让生活更方便、让工作更高效”。我们不用追求“最先进的AI终端”,而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AI终端”——比如你需要监测健康,就选AI手表;你需要方便家务,就选AI扫地机器人。

趣趣阁推荐阅读:至强龙尊叶辰萧初然老公狠坏,狠强势!寂灭天尊玄天龙尊内天眼手握十大空间,神医狂妃可逆天天价宠儿:霸道总裁宠妻记化身圣血蛇族,开局送软萌萝莉绝世帝神叶云辰萧妍然刑名女神探万灵仙族不负韶华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炎武战神五年后:她带五个缩小版王爷回归凡人修仙之我有一樽炼丹鼎机智笨探造物主被捕之后从异色瓦斯弹开始,成为毒系天王化仙神算风水师万古神帝东北乡女匪事我家少爷回家之后火爆全城大小姐来自地狱,夜夜有鬼来敲门火葬场女工日记(2)野路子出马仙我,食人魔重生之不负韶华凡人修仙,从星光开始聂先生攻婚日常我即天意星莲世界之本源梦生穿越后,我用美食拯救幼儿园极致问道星尘之誓太荒吞天诀柳无邪梦幻西游:我押镖捉鬼威震三界穿越到古代的我混的风生水起四合院:万兴邦的逆袭时代带房穿越,我教全国百姓种田千夜追凶:碰触尸体就能锁定凶手女人三十:离婚后我重获新生吾为元始大天尊大穿越时代修仙:开局是个瞎眼乞丐诸天:从被强制绑定开始抄家流放,搬空王府去逃荒四合院:开局就送秦淮茹有家寿衣店
趣趣阁搜藏榜:四合院:开局设计坑贾家阴棒梗全洪荒都知道魔祖在闹离婚.快穿喜当妈后,炮灰她总遇病娇!嗷呜,今天也要揪揪夫君绒绒兽耳海贼王之我是革命军携空间三系统重生八零后逆袭人生玄学大佬下山后,真千金惊艳全球我捡到了一只水手服幽灵四合院,满院都是我下的崽明月清风两相宜手握剧本我怕谁执念深深宿主她又在生子小世界里捡对象某美漫的超级进化五十五,向春行从汉末开始的封神之旅乱杀:你跟我一魔术师玩牌?断亲后,乱世囤粮养成皇级军队霍先生,这次真有了!诉云人非晓星稀主神腿长腰窄还风骚,乖,别太野树洞自救指南王爷,失踪的小郡主在乡下种田呢一吻成婚:抱得甜妻归位面祭坛真假千金之当大小姐还是有难度神凰赋觉醒骷髅从泰拉瑞亚开始闯荡万界敢提分手试试相见欢:不负相思意春庭恨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当个俗人诡语神探霍格沃兹之非典型斯莱特林重生异世界之去尼玛的奴隶海贼之开局我家没了玄灵道圣宝可梦:我的精灵降维打击爱恨三界间聂先生攻婚日常快穿:你让一个厨子拯救世界一千零一个诡异夜天降孕妻,老公你别跑呀!来自旧时光凹凸世界之坠落黎明我的绝美鬼夫快穿:怎么办,男主又又又吃醋了?平明拂剑任我去
趣趣阁最新小说:落寞千金终成凰大白话聊透人工智能男主男配又看上普女啦!一睁眼,成了资产过亿的富婆!熊出没之森林生存大挑战加入寰宇巨企的我太爽了重生替嫁:千亿妈咪携四宝炸全球心剑破道:独尊九天毒煞七玄医妃携系统,废柴世子宠上天冷面大佬的致命偏宠盗墓:穿越盗笔当神仙魔修兵王共闯恐游,双向救赎和亲公主靠吃瓜为生我的通透活法轨怨:打工夫妻的异地生活觉醒指南从一碗粥到一朵花成语认知词典:解锁人生底层算法我的治愈游戏成真了宝可梦:开局毒贝比成就大师遇见陈宇白蛇:小青,小白:我有玄蛇弟弟重生孤鸿子,我在峨眉练神功神探驸马从选择钟晓芹开始获得老婆的能力星雨落寒江你惹她干嘛?她敢徒手揍阴天子四合院:淮茹晓娥,我全都要!综影视:死后入编角色扮演部短篇合集系列3原来我是情劫啊求竹马们贴贴,我有皮肤饥渴症电力设计院的日常锦衣卫:从小捕快杀到锦衣卫头子穿成檀健次低谷期的路人甲乙丙穿越之女尊我左拥右抱港综:左零右火,雷公助我南波万的无限流游戏遭了!我男朋友好像是个恋爱脑!大胤夜巡司快穿:心机恶女上位实录凤栖深宫:废后归来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说书人还是救世主?末法贷仙三角洲求生,开局招募年轻德穆兰江山劫,揽月明绿茶病美人私底下烟酒都来啊入间同学入魔了之没有存在感就会缠娇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