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要是把AI产业比作一场火爆的演唱会,大家的目光都盯着舞台中央的“明星”——芯片、AI服务器、光通信模块,觉得它们是最赚钱的主角。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舞台背后那些“搬设备、搭架子、拉电线”的人,才是稳赚不赔的狠角色。这些“幕后推手”就是有色金属,从铜、铝、镍、锡这些常见金属,到镓、铟、锗、钴、钼、钨、硒这些藏在角落里的稀有金属,AI算力每往前跑一步,都得靠它们“托底”。

很多人只看到“AI要算力,算力靠芯片”,却没算过另一笔账:造1颗英伟达h100芯片要用到镓、钨、钴、硒,搭1台AI服务器要消耗15公斤铜、2公斤镍、0.5公斤锡,建1座超算中心要吞掉几百吨锡、铝、钼,连连接设备的线路都离不开银、铟和锡焊料。更关键的是,金属这东西不像代码能随便复制,挖完了就没了,而且开采周期要好几年。当AI需求呈爆炸式增长,有色金属就成了“刚需中的刚需”,持有这些资源的上市公司自然能躺着赚钱。

接下来用最接地气的话,从“AI算力靠啥搭起来”“哪些金属在偷偷赚大钱”“为啥矿企比科技公司更稳”这几个角度,把这件事讲透,让你明白为啥说有色金属才是AI时代的“隐形赢家”。

一、先搞懂逻辑:AI算力不是“空中楼阁”,全靠金属“撑骨架”

要明白有色金属为啥能赢,得先拆解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天天说的“算力”,到底是用啥堆出来的?答案很简单:从芯片到服务器,再到超算中心,每一个硬件都离不开有色金属,就像盖房子离不开钢筋水泥——没有这些金属,再牛的AI算法也只能“纸上谈兵”。

1. 算力的“三层骨架”,每层都要“吃金属”

AI算力的产业链就像一座三层楼的房子,每层都得用不同的金属“搭架子”,缺了任何一种都建不起来:

- 第一层:核心芯片(“大脑”):相当于房子的“承重墙”,要用最精密的稀有金属。比如GpU芯片里的电路靠镓传导信号,晶体管接触层用钴降低电阻,栅极材料里70%是钨来扛高温,芯片和主板连接要用到铟做的焊料,而芯片里的“光电传感器”还得靠硒来实现信号转换;

- 第二层:AI服务器(“躯干”):相当于房子的“楼板和梁柱”,要靠铜、铝、镍、锡这些基础有色金属撑着。服务器里的线路是铜做的,外壳和散热管是铝的,电路板元件靠锡焊牢,电源模块里的耐高温部件离不开镍,硬盘的读写磁头还得用锡合金;

- 第三层:超算中心(“地基”):相当于房子的“地基和配套设施”,是“吞金属大户”。从连接服务器的铜电缆、液冷系统的铜管道,到稳定电压的铝制变压器,再到防腐蚀的钼合金部件、数据存储设备里的锡焊料,没有一样离得开金属。

举个真实的例子:建一座能容纳1000台AI服务器的超算中心,要消耗300吨铜(相当于60头大象的重量)、200吨铝、50吨锡、20吨镍、10吨钼,还要用到几十公斤镓、铟、钴、硒和上百公斤钨。要是全国都在搞“东数西算”,这些金属的需求能翻几十倍,价格想不涨都难。

2. 为啥金属是“不可替代”的?物理特性说了算

有人可能会问:“科技这么发达,就不能找个东西替代金属吗?”还真不行,因为金属的物理特性是“老天爷赏饭吃”: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价格却只有银的几十分之一;镓的半导体性能是硅的10倍,能让芯片跑得更快;钨的熔点高达3422c,是芯片散热的“最佳选择”;镍能在高温下保持稳定,是服务器电源的“安全锁”;锡的熔点低、焊接性好,是电路板的“黏合剂”;硒的光电转换效率高,是芯片传感器的“眼睛”。这些特性是塑料、玻璃甚至碳纤维都替代不了的。

就拿AI服务器的“短距互联”来说,英伟达最新的Gb200服务器用铜缆替代了部分光模块,因为在20米以内的距离,铜缆的成本比光纤低30%,功耗还少20%。这种“性价比+性能”的双重优势,让铜在算力领域成了“香饽饽”,根本没人能替代。

二、扒一扒AI的“金属账单”:这些金属正在被疯抢

不是所有有色金属都能沾AI的光,真正的“赢家”是那些被AI算力“精准盯上”的品种。接下来按“需求强度”排个队,看看铜、镍、钴、钨、钼、镓、铟、锗、锡、硒这些金属在偷偷赚大钱,以及背后的上市公司为啥能躺赢。

1. 刚需中的刚需:铜——AI算力的“血管”

铜绝对是AI时代的“第一功臣”,被称为“数字时代的血液”,不管是芯片、服务器还是超算中心,哪儿都离不开它。以前大家觉得铜只用来做电线,没想到AI爆发后,它成了“耗铜大户”。

(1)AI有多“吃铜”?数据说话

铜的需求爆发主要来自三个地方,每一个都在“暴增”:

- 芯片互联:1颗英伟达h100 GpU要用到0.5公斤高纯度电解铜,用来做芯片之间的高速连接电缆。2025年全球h100出货量突破300万片,光这一项就要用掉1500吨铜;

- AI服务器:普通服务器每台只用5公斤铜,但AI服务器因为算力密度高、功耗大,每台要用15公斤铜,是普通服务器的3倍。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突破250万台,光这一项就需要3.75万吨铜,比2023年涨了6倍;

- 超算中心基础设施:一座1000柜的大型超算中心,光铜电缆、液冷管道、变压器这些配套设施就要用300吨铜。国内“东数西算”二期要建几十个超算中心,算下来又是几十万吨铜的需求。

更关键的是,英伟达还在推动“铜缆革命”,用铜缆替代短距光模块,这会让每台服务器的铜用量再涨20%。照这速度,2030年AI领域的铜需求能突破50万吨,占全球铜需求的2%以上——要知道,全球一年新增的铜矿产能也就几十万吨,根本不够用。

(2)谁在赚铜的钱?有矿的公司躺着赢

铜需求这么旺,但供给却跟不上。全球铜矿的开采周期要7-10年,而且现在的铜矿品位越来越低,以前挖1吨矿石能出1.5公斤铜,现在只能出0.8公斤,开采成本从3000美元\/吨涨到了5500美元\/吨。加上智利、秘鲁这些产铜大国要么加税要么闹罢工,供给更紧张了。

这种“供需缺口”直接让有铜矿的上市公司成了“香饽饽”。比如北方铜业,自己有500万吨铜矿储量,还能年产130万吨电解铜,其中40%是AI需要的高端铜材,直接供应给英伟达的供应链。2025年铜价突破1.2万美元\/吨,这家公司的利润直接翻倍,市值直奔千亿。还有紫金矿业,全球布局了十几个铜矿,既能对冲价格波动,又能吃到需求增长的红利,股价跟着铜价一路涨。

对这些公司来说,根本不用管AI算法怎么变,只要有人买服务器、建数据中心,就必须买他们的铜——这生意比做芯片稳多了,芯片还可能被新技术替代,铜却没人能替代。

2. 电路板的“黏合剂”:锡——AI硬件的“隐形胶水”

锡可能是AI产业链里“最不起眼却最离不开”的金属,90%的电子产品电路板都要靠锡焊料连接,相当于给硬件装了“隐形胶水”。AI服务器、芯片、超算中心的设备越多,锡的需求就越旺。

(1)AI有多“吃锡”?小金属撑起大需求

锡的需求主要来自“焊接”和“存储”,这两个场景在AI时代都在爆发:

- 电路板焊接:1台AI服务器有上百块电路板,每块都要用锡焊料连接元件,1台服务器大概要用到0.5公斤锡;2025年全球250万台AI服务器,光这一项就需要1250吨锡,比2023年增长7倍;

- 数据存储硬盘:超算中心要存海量AI数据,硬盘的磁头和盘片连接要用到锡合金,1块硬盘用0.01公斤锡,1座超算中心有10万块硬盘,就要用1000公斤锡;

- 芯片封装:芯片和主板连接的“引脚”要靠锡焊固定,1颗AI芯片用0.005公斤锡,300万片h100芯片就要用公斤锡。

算下来,2025年AI领域的锡需求能突破5000吨,占全球锡需求的5%——要知道,全球一年的锡产量也就30万吨,而且80%的锡矿集中在印尼和中国,印尼从2023年开始限制锡矿出口,供给直接少了20%,锡价想不涨都难。

(2)锡矿公司的“躺赢密码”

锡的供给比铜更紧张,因为优质锡矿越来越少。中国的锡矿主要在云南、广西,经过几十年开采,品位从1%降到了0.5%,开采成本涨了一倍;印尼的锡矿多是“砂锡矿”,受天气影响大,雨季产量能减少30%。

国内的锡业股份是全球最大的锡生产商,有6座锡矿,年产8万吨锡,其中30%加工成“电子级锡焊料”,直接供应给华为、浪潮这些AI服务器厂商。2025年锡价涨到3万美元\/吨,锡业股份的电子级焊料业务收入突破70亿,毛利率高达35%,比做普通锡产品赚得多太多。还有兴业矿业,在内蒙古有1座大型锡矿,虽然规模不如锡业股份,但胜在品位高(0.8%),开采成本比同行低20%,利润空间更大。

这些公司的优势在于“垄断性”——全球能生产电子级锡焊料的公司不超过5家,AI硬件厂商只能从它们这里买,就算锡价涨了,也得乖乖掏钱,因为没有替代材料。

3. 芯片的“眼睛”:硒——让AI能“看见”数据

硒是典型的“小众金属大用途”,全球一年产量也就2000吨,但在AI芯片的“光电传感器”里必不可少,相当于给AI装了“眼睛”,能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让AI读取图像、视频数据。

(1)硒在AI里的“关键作用”

AI要处理大量图像、视频数据(比如自动驾驶的路况识别、AI医疗的影像诊断),靠的就是芯片里的光电传感器,而硒是传感器的“核心材料”:

- 光电转换:硒的光电导效应特别强,遇到光后电阻会大幅下降,能快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让AI快速识别图像;

- 低功耗:用硒做的传感器功耗比硅传感器低50%,适合AI芯片这种需要长时间运行的设备,能减少服务器的整体功耗。

1颗AI影像芯片要用到0.001公斤硒,2025年全球AI影像芯片出货量突破1亿颗,光这一项就需要100吨硒,占全球硒产量的5%。而且随着AI视觉应用越来越多(比如工厂质检、智能安防),硒的需求还会翻倍。

(2)硒矿公司的“稀缺红利”

硒的供给非常特殊,因为它几乎都是“伴生矿”——90%的硒是从铜矿、铅锌矿里提炼出来的,没有单独的硒矿,这意味着硒的产量完全依赖其他金属的开采量,没法自主增加。

国内的江西铜业是全球最大的硒生产商,每年从铜矿冶炼中回收200吨硒,占全球产量的10%,其中50%加工成“高纯硒”,供应给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这些芯片代工厂。2025年高纯硒价格涨到800元\/公斤,江西铜业的硒业务收入突破8亿,虽然占总营收比例不高,但毛利率高达50%,是“小而美”的利润增长点。还有锌业股份,从铅锌矿里回收硒,年产50吨,虽然量少,但胜在稳定,能长期给AI芯片厂商供货。

对硒矿公司来说,最大的优势是“不可替代性”——目前还没有材料能替代硒在光电传感器里的作用,只要AI视觉需求增长,它们就能持续赚钱,而且不用担心里程碑式的技术替代风险。

4. 服务器的“安全锁”:镍——高温下的“硬骨头”

镍以前主要用来做不锈钢,现在却成了AI服务器的“刚需品”,核心原因就一个:它能扛高温、抗腐蚀,是服务器电源和散热系统的“安全保障”。

(1)AI服务器为啥离不开镍?

AI服务器的功耗是普通服务器的3-5倍,运行时电源模块和散热系统会持续高温,普通金属很快就会变形或生锈,而镍的特性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 电源模块:服务器电源里的“耐高温导线”要用到镍合金,能在200c以上的环境下保持稳定,不会因为高温短路;

- 散热风扇:风扇的叶片用镍铜合金制作,不仅轻便,还能抗腐蚀,避免长期运行被灰尘和水汽损坏;

- 电池备用系统:超算中心的备用电池是镍氢电池,断电时能给服务器续电,防止数据丢失,而镍是这种电池的核心材料。

1台AI服务器大概要用到2公斤镍,2025年全球250万台AI服务器,光这一项就需要5000吨镍,比2023年增长8倍。要是算上超算中心的备用电池,AI领域的镍需求能突破1万吨,占全球镍需求的1.5%。

(2)镍矿公司的“躺赢逻辑”

镍的供给比铜更紧张。全球90%的镍矿集中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印尼从2020年开始限制原矿出口,要求必须在本地加工,这直接导致全球镍矿供应减少30%。而且高纯度的“电池级镍”提炼周期要18个月,远跟不上AI需求的爆发速度。

国内的华友钴业早就看透了这一点,在印尼建了镍矿加工厂,能年产12万吨电池级镍,其中20%供应给AI服务器厂商。2025年镍价涨到3万美元\/吨,华友钴业的镍业务收入直接突破30亿,成了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还有盛屯矿业,在海外有3座镍矿,虽然规模不如华友,但胜在成本低,每生产1吨镍的成本比同行少5000美元,利润空间更大。

这些公司的优势在于“提前卡位”——AI需求爆发前就布局了镍矿,等别人反应过来时,它们已经垄断了部分供应链,想不赚钱都难。

5. 芯片的“提速剂”:钴——让晶体管跑得更快

钴是典型的“小金属大用途”,全球一年的产量也就15万吨,但在AI芯片里却必不可少,相当于给芯片装了“加速器”,能让晶体管开关速度提升20%。

(1)钴在芯片里的“关键作用”

AI芯片的制程越来越小,从7纳米降到5纳米,再到3纳米,晶体管的尺寸比头发丝还细,传统的铜或钨做接触层会有“电阻过大”的问题,而钴正好能解决这个痛点:

- 晶体管接触层:钴硅化合物的电阻比铜低30%,用在5纳米及以下制程的芯片里,能让电流更顺畅,晶体管开关速度更快,芯片算力自然更强;

- 局部互连层:芯片里不同晶体管之间的连接要用到钴,能避免“电迁移”(电流过大导致金属原子移动),延长芯片寿命,这对需要24小时运行的AI芯片来说至关重要。

1颗英伟达h100芯片要用到0.1克钴,300万片就是300公斤钴。虽然量不大,但都是高纯度的“电子级钴”,提炼成本比普通钴高5倍,价格更是卖到800元\/公斤。而且随着芯片制程越来越小,钴的用量还会增加,3纳米芯片的钴用量比5纳米多40%。

(2)钴矿公司的“稀缺性红利”

钴的供给比镍更集中,全球70%的钴矿来自刚果(金),而刚果的政局不稳定,经常因为战乱或政策变化停产。2024年刚果出台“钴矿出口税从2%涨到10%”的政策,直接导致全球钴价涨了50%,从4万美元\/吨涨到6万美元\/吨。

国内的寒锐钴业在刚果有2座钴矿,能年产1.2万吨钴,其中50%加工成电子级钴,直接卖给台积电、中芯国际这些芯片代工厂。2025年寒锐钴业的电子级钴收入突破15亿,毛利率高达40%,比做普通钴产品赚得多太多。还有洛阳钼业,是全球第二大钴生产商,年产3万吨钴,虽然以普通钴为主,但胜在规模大,能稳定供应,AI芯片厂商都愿意和它长期合作。

对钴矿公司来说,最大的优势是“稀缺性”——全球能生产电子级钴的公司不超过10家,只要AI芯片需求增长,它们就能坐地起价,利润稳稳的。

6. 芯片的“耐高温卫士”:钨——能扛住1200c高温

钨是金属里的“硬汉”,熔点高达3422c,是所有金属里最高的,正好能满足AI芯片制造和运行时的“高温需求”,相当于给芯片装了“防火墙”。

(1)钨在AI产业链里的“双重用途”

钨在AI领域有两个关键用途,一个在芯片制造环节,一个在芯片运行环节:

- 芯片制造的“栅极材料”:芯片制造时要经过“高温沉积”工艺,温度高达1200c,普通金属早就融化了,而钨能保持稳定。英特尔的Intel 4制程芯片里,栅极材料中钨的占比达到70%,没有钨,根本做不出先进制程的芯片;

- 芯片散热的“散热片”:AI芯片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比如h100芯片满负荷运行时温度能达到80c,需要散热片快速降温。钨铜合金的导热性比纯铜高15%,而且耐高温,是芯片散热片的最佳材料,1颗h100芯片要用到20克钨铜合金。

2025年全球AI芯片需求量突破500万颗,光散热片就要用100吨钨,加上芯片制造环节的钨,AI领域的钨需求能突破300吨,占全球钨需求的2%。虽然量不算大,但都是高纯度的“超细钨粉”,价格卖到20万元\/吨,比普通钨产品贵3倍。

(2)钨矿公司的“护城河”

钨的供给非常集中,中国的钨储量占全球60%,而且国家从2016年开始限制钨矿开采,每年的开采配额只有10万吨,这直接让中国的钨矿公司掌握了定价权。

国内的中钨高新是行业龙头,有6座钨矿,年产2万吨钨,其中30%加工成超细钨粉,供应给英特尔、英伟达。2025年超细钨粉价格涨到25万元\/吨,中钨高新的钨业务利润突破10亿,同比增长60%。还有厦门钨业,虽然以钨丝、钨条为主,但也在布局超细钨粉,2024年专门建了生产线,瞄准AI芯片市场,预计2025年这部分收入能突破5亿。

这些公司的优势在于“政策保护+资源垄断”——中国限制钨矿开采,国外的钨矿品位低、成本高,很难和国内公司竞争,AI芯片厂商只能从国内买钨,这就形成了“护城河”,利润非常稳定。

7. 超算中心的“防腐专家”:钼——能扛住液冷腐蚀

钼和钨是“兄弟金属”,都有耐高温、抗腐蚀的特性,但钼的韧性更好,更适合做超算中心的“液冷管道”和“防腐蚀部件”,相当于给超算中心装了“防腐盾”。

(1)钼在超算中心的“不可替代”

超算中心的算力密度越来越高,传统的“风冷”已经满足不了散热需求,现在都用“液冷”——用冷却液循环降温,而冷却液有腐蚀性,普通的铜或铝管道用不了1年就会被腐蚀,而钼合金能解决这个问题:

- 液冷管道:钼铜合金的抗腐蚀性比铜高50%,用在液冷系统里,管道寿命能从1年延长到5年,1座1000柜的超算中心要用到5吨钼铜合金管道;

- 服务器机架:超算中心的服务器机架要长期接触冷却液和灰尘,容易生锈,用钼钢制作机架,能抗腐蚀、抗变形,1座超算中心的机架要用到10吨钼钢。

2025年国内要建50座大型超算中心,光液冷管道和机架就要用750吨钼,加上AI服务器里的钼部件,AI领域的钼需求能突破1000吨,占全球钼需求的2.5%。

(2)钼矿公司的“稳赚逻辑”

钼的供给相对分散,但优质钼矿不多。全球80%的钼矿是“伴生矿”,比如和铜矿一起开采,单独开采钼矿的成本很高,这导致全球钼供应增长缓慢,每年也就增加5%,远跟不上AI需求的爆发速度。

国内的金钼股份是全球最大的钼生产商,有4座大型钼矿,能年产8万吨钼,其中10%加工成钼铜合金,供应给超算中心建设商。2025年钼价涨到2.5万美元\/吨,金钼股份的钼合金业务收入突破20亿,毛利率达到35%。还有洛阳钼业,虽然钼业务不是主业,但在海外有2座伴生钼矿,成本很低,能稳定供应低价钼,吸引了很多中小超算中心合作。

对钼矿公司来说,最大的优势是“需求刚性”——超算中心一旦建成,后续维护还要持续更换钼合金部件,形成了“长期复购”,而且液冷技术短期内不会被替代,钼的需求能稳涨好几年。

8. 芯片的“信号传导者”:镓、铟、锗——小金属撑起大通信

镓、铟、锗这三种金属是“稀有金属三兄弟”,全球年产量加起来不到1万吨,但在AI的“信号传导”环节必不可少——没有它们,芯片和服务器之间、服务器和超算中心之间的信号就传不出去,相当于给AI堵上了“耳朵”和“嘴巴”。

(1)镓:芯片的“高频信号放大器”

镓主要用来做“氮化镓(GaN)”,是AI芯片里“高频信号放大器”的核心材料。AI芯片要处理大量高频数据(比如5G通信、云计算数据),普通材料的信号传输会衰减,而氮化镓能让信号“无损耗传输”:

- 1颗AI通信芯片要用到0.01公斤镓,2025年全球AI通信芯片出货量突破200万颗,光这一项就需要20吨镓,占全球镓产量的20%;

- 超算中心的信号基站也要用氮化镓,1座基站用0.1公斤镓,50座超算中心就要用5吨镓。

全球90%的镓产自中国,而且是从氧化铝生产中“副产品回收”,没法大规模增产。国内的中国铝业是全球最大的镓生产商,年产80吨镓,其中60%供应给华为、中兴这些通信设备厂商,2025年镓价涨到3000元\/公斤,中国铝业的镓业务收入突破20亿,成了“意外的增长点”。

(2)铟:屏幕和线路的“透明导电剂”

铟主要用来做“氧化铟锡(Ito)”,这种材料透明又导电,是AI终端设备(比如AI服务器的显示屏、智能监控的摄像头镜片)的核心:

- 1块AI服务器显示屏要用0.001公斤铟,250万台服务器就要用2500公斤铟;

- 超算中心的触摸屏也要用Ito,1块触摸屏用0.0005公斤铟,100座超算中心就要用500公斤铟。

全球80%的铟产自中国和韩国,国内的株冶集团年产50吨铟,其中30%供应给京东方、tcL,2025年铟价涨到1500元\/公斤,株冶集团的铟业务利润突破5亿,虽然量不大,但利润很可观。

(3)锗:光纤的“信号增强剂”

锗主要用来做“光纤放大器”,AI超算中心之间靠光纤传输数据,没有锗,信号会衰减,传输距离会缩短:

- 1公里光纤要用到0.001公斤锗,1座超算中心的光纤连接大概100公里,就要用0.1公斤锗,50座超算中心就要用5公斤锗;

- AI芯片的红外传感器也要用锗,1颗传感器用0.0001公斤锗,1亿颗传感器就要用1000公斤锗。

全球70%的锗产自中国,国内的云南锗业是行业龙头,年产60吨锗,其中40%供应给长飞光纤、亨通光电,2025年锗价涨到8000元\/公斤,云南锗业的锗业务收入突破30亿,毛利率高达45%。

三、为啥说矿企比科技公司更“稳赚不赔”?三个核心逻辑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科技公司(比如芯片厂商、服务器厂商)也在赚AI的钱,为啥说矿企才是‘真正的赢家’?”答案藏在三个“不可替代性”里,这是科技公司比不了的。

1. 资源不可替代:金属挖完就没了,技术却会被淘汰

科技公司的核心是“技术”,但技术迭代太快了——今天英伟达的h100芯片是“王者”,明天可能就被Amd的新芯片超越;今天AI服务器用“风冷”,明天可能就被“浸没式液冷”替代。但金属不一样,铜、镍、钴、钨这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挖完一座矿,再找下一座要花几年甚至十几年,而且品位只会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高。

就像2023年大家都觉得“光模块是AI的核心”,结果2024年铜缆技术突破,光模块需求增速降了30%,相关公司股价跌了一半;但铜价却因为AI服务器需求涨了20%,铜矿公司股价稳涨。这就是“资源和技术”的区别:技术可能被颠覆,资源却永远刚需。

2. 成本不可替代:矿企有“定价权”,科技公司却在“打价格战”

科技公司的竞争很激烈,为了抢订单,经常“打价格战”——比如AI服务器厂商,浪潮、曙光、华为互相压价,毛利率从20%降到10%;但矿企不一样,掌握资源就有“定价权”,尤其是中国垄断的金属(比如镓、钨、锗),想涨价就涨价,客户只能接受。

比如2024年中国限制镓出口,全球镓价从2000元\/公斤涨到3000元\/公斤,华为、中兴这些客户只能按新价格买,因为除了中国,没人能大规模供应;但英伟达的h100芯片,因为Amd的mI300x芯片竞争,价格反而降了15%。这就是“定价权”的差距:矿企能主动涨价,科技公司只能被动降价。

3. 需求不可替代:只要AI发展,就必须用金属,没商量

AI的技术路线可能变,但“需要硬件”的本质不会变——不管是GpU、cpU还是未来的tpU,都要用到芯片;不管是风冷、液冷还是未来的“量子散热”,都要用到服务器;不管是光纤、铜缆还是未来的“量子通信”,都要用到超算中心。而这些硬件,都离不开金属。

就像不管汽车是燃油车、电动车还是未来的自动驾驶车,都要用到钢铁、铝、铜;不管手机是功能机、智能机还是未来的折叠屏手机,都要用到芯片和屏幕(离不开铟)。金属是“底层刚需”,只要AI这个大方向不变,矿企的需求就不会变;但科技公司,可能因为技术路线调整,一夜之间就失去市场。

四、总结:AI时代的“财富密码”,藏在“地下”而不是“屏幕里”

最后用三句大白话,帮你理清AI和有色金属的关系,抓住这场产业变革的“底层机会”:

1. AI是“上层建筑”,金属是“经济基础”:大家看到的芯片、服务器是AI的“表象”,藏在地下的金属才是AI的“根基”——没有金属,再牛的AI算法也只能在电脑里“空想”,没法落地。

2. 科技公司是“短跑冠军”,矿企是“长跑冠军”:科技公司能靠技术迭代赚“快钱”,但容易被颠覆;矿企靠资源垄断赚“稳钱”,只要AI持续发展,就能长期赚钱,而且越赚越稳。

3. 普通人想分AI的“蛋糕”,别只盯着“明星”,多看看“幕后”:不用跟风买芯片、服务器公司的股票,反而可以关注那些有优质矿资源的公司——它们才是AI狂欢背后,真正“躺赢”的隐藏大佬。

AI产业就像一棵大树,芯片、服务器是“枝叶”,看起来茂盛,但风吹雨打就可能折断;有色金属是“树根”,藏在地下看不见,却能牢牢抓住土壤,给大树提供养分,不管刮风下雨,都能让大树持续生长。而持有这些“树根”的矿企,自然能在AI时代,赚得盆满钵满。

趣趣阁推荐阅读:至强龙尊叶辰萧初然老公狠坏,狠强势!寂灭天尊玄天龙尊内天眼手握十大空间,神医狂妃可逆天天价宠儿:霸道总裁宠妻记化身圣血蛇族,开局送软萌萝莉绝世帝神叶云辰萧妍然刑名女神探万灵仙族不负韶华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炎武战神五年后:她带五个缩小版王爷回归凡人修仙之我有一樽炼丹鼎机智笨探造物主被捕之后从异色瓦斯弹开始,成为毒系天王化仙神算风水师万古神帝东北乡女匪事我家少爷回家之后火爆全城大小姐来自地狱,夜夜有鬼来敲门火葬场女工日记(2)野路子出马仙我,食人魔重生之不负韶华凡人修仙,从星光开始聂先生攻婚日常我即天意星莲世界之本源梦生穿越后,我用美食拯救幼儿园极致问道星尘之誓太荒吞天诀柳无邪梦幻西游:我押镖捉鬼威震三界穿越到古代的我混的风生水起四合院:万兴邦的逆袭时代带房穿越,我教全国百姓种田千夜追凶:碰触尸体就能锁定凶手女人三十:离婚后我重获新生吾为元始大天尊大穿越时代修仙:开局是个瞎眼乞丐诸天:从被强制绑定开始抄家流放,搬空王府去逃荒四合院:开局就送秦淮茹有家寿衣店
趣趣阁搜藏榜:四合院:开局设计坑贾家阴棒梗全洪荒都知道魔祖在闹离婚.快穿喜当妈后,炮灰她总遇病娇!嗷呜,今天也要揪揪夫君绒绒兽耳海贼王之我是革命军携空间三系统重生八零后逆袭人生玄学大佬下山后,真千金惊艳全球我捡到了一只水手服幽灵四合院,满院都是我下的崽明月清风两相宜手握剧本我怕谁执念深深宿主她又在生子小世界里捡对象某美漫的超级进化五十五,向春行从汉末开始的封神之旅乱杀:你跟我一魔术师玩牌?断亲后,乱世囤粮养成皇级军队霍先生,这次真有了!诉云人非晓星稀主神腿长腰窄还风骚,乖,别太野树洞自救指南王爷,失踪的小郡主在乡下种田呢一吻成婚:抱得甜妻归位面祭坛真假千金之当大小姐还是有难度神凰赋觉醒骷髅从泰拉瑞亚开始闯荡万界敢提分手试试相见欢:不负相思意春庭恨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当个俗人诡语神探霍格沃兹之非典型斯莱特林重生异世界之去尼玛的奴隶海贼之开局我家没了玄灵道圣宝可梦:我的精灵降维打击爱恨三界间聂先生攻婚日常快穿:你让一个厨子拯救世界一千零一个诡异夜天降孕妻,老公你别跑呀!来自旧时光凹凸世界之坠落黎明我的绝美鬼夫快穿:怎么办,男主又又又吃醋了?平明拂剑任我去
趣趣阁最新小说:落寞千金终成凰大白话聊透人工智能男主男配又看上普女啦!一睁眼,成了资产过亿的富婆!熊出没之森林生存大挑战加入寰宇巨企的我太爽了重生替嫁:千亿妈咪携四宝炸全球心剑破道:独尊九天毒煞七玄医妃携系统,废柴世子宠上天冷面大佬的致命偏宠盗墓:穿越盗笔当神仙魔修兵王共闯恐游,双向救赎和亲公主靠吃瓜为生我的通透活法轨怨:打工夫妻的异地生活觉醒指南从一碗粥到一朵花成语认知词典:解锁人生底层算法我的治愈游戏成真了宝可梦:开局毒贝比成就大师遇见陈宇白蛇:小青,小白:我有玄蛇弟弟重生孤鸿子,我在峨眉练神功神探驸马从选择钟晓芹开始获得老婆的能力星雨落寒江你惹她干嘛?她敢徒手揍阴天子四合院:淮茹晓娥,我全都要!综影视:死后入编角色扮演部短篇合集系列3原来我是情劫啊求竹马们贴贴,我有皮肤饥渴症电力设计院的日常锦衣卫:从小捕快杀到锦衣卫头子穿成檀健次低谷期的路人甲乙丙穿越之女尊我左拥右抱港综:左零右火,雷公助我南波万的无限流游戏遭了!我男朋友好像是个恋爱脑!大胤夜巡司快穿:心机恶女上位实录凤栖深宫:废后归来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说书人还是救世主?末法贷仙三角洲求生,开局招募年轻德穆兰江山劫,揽月明绿茶病美人私底下烟酒都来啊入间同学入魔了之没有存在感就会缠娇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