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 天未亮的撤离
?
灰白之前的三十分钟
凌晨五点,窗缝外的城市还在黑与灰的交界处摇摆。
不是天亮,而是夜色的饱和度被抽掉了一点,像有人用湿布擦过画布。
顾诚睁眼的那一刻,呼吸已经收紧到“安静模式”。
他先听了一整分钟——外面是风在卷着塑料袋,楼下没有脚步声,没有连续的撞击声。
“起。”他用最小的音量唤醒第一批要动的人。
动作像排演过一样:
? 顾泽紧握撬棍,看起来早已准备好。
? 凤敏和柳婷分别收地图和笔,还有食物,放在背包里和内侧口袋。
? 顾航先把刀挂好,再把刀鞘的扣带扣紧,防止跑动时刀晃。
? Kenny用手电照着脚下,检查每个人鞋带双结是否还牢。
? 顾诚最后确认的顾阳的吊带位置,绷带松紧,再检查纱布渗血情况——没继续渗。
? Floren把托盘拆下来,留一条观察缝,最后才撕掉管道胶,保证声音不外泄。
他们不说话,所有交流用手势。
?
下楼:一阶一阶的侦听
队伍在楼梯口停了整整十五秒,等心跳稳定到不会冲进耳膜。
顺序:
1. 顾诚先下,撬棍横握,探脚到第一阶时不踩实,先用鞋尖轻压——试探是否会发出响声。
2. Kenny随后,缠满铁丝的棒球棍斜着,防止从扶手或上方掉落东西。
3. 其他人一律保持一阶的间隔,确保任何人摔倒时不会一连串推下去。
卷帘门缝隙外的空气带着轻微的尘腥味,没有那种湿黏的、代表“它们”靠近的味道。
顾诚蹲下,侧头听了两秒,才用手示意:低腰出。
?
街道阴影线推进
城市还没醒,但废墟不会睡。
他们沿着建筑阴影线推进,每人保持半臂距离,不贴墙,避免从高处落物或暗处伸出的手。
每50米一次停顿:
? 前锋(顾诚)、(顾航)侧翼(Floren)负责“探视角”——先探地,再探低位,再抬头看高位。
? 中段(柳婷、凤敏、顾阳、顾泽)微调包的肩带位置,避免磨肩。
? 殿后(Kenny)则用余光扫背后路线,确认没有跟随。
风吹得塑料棚架“啪啪”响,每一次声响都让人下意识握紧武器。
拐进半住宅区的时候,他们看见了第一辆疑似可用的车——灰色面包车,停在一栋小便利店旁,车身蒙了一层均匀的灰。
?
第一轮检查:油、电瓶、轮胎
顾诚先蹲下摸轮胎——胎压肉眼看不出塌陷,手压也有弹性。
Kenny打开驾驶座,先把档位确认在空挡,再插钥匙——没有反应,连仪表盘都不亮。
“电瓶死透。”Kenny小声说。
顾航递过小手电,用手掌罩住灯头,只让一束光泄出来照到发动机舱。
他们在附近搜到另一辆废弃面包车的电瓶,外壳没鼓胀,接头无明显腐蚀。顾诚用螺丝刀拆下来,换到面包车上。
第一次点火——仪表盘亮了,但油表针纹丝不动。
“油空。”凤敏指了指油表。
?
临时加油
他们沿街找,终于在一个翻倒的摩托车油箱里榨出半瓶混着杂质的汽油——颜色发暗,有悬浮物。
柳婷用随身携带的医用纱布的过滤,把油倒进商务车油箱。
“可能只能跑几公里,多了烧坏喷油嘴。”她低声说。
顾诚点头:“够我们到目标A。”
?
火花塞临时处理
点火第二次时,发动机抖得厉害。
Kenny咬着手电,下车,拆出火花塞,金属端全是积碳和油污。
他用砂纸粗糙地打磨了一遍,重新装回去。
第三次点火——发动机的咳嗽声变得顺畅了一点,虽然声音大,但已经能动。
?
撤离前的分工与风险预案
? 驾驶:顾诚(经验最好)
? 副驾:Kenny(持武器应对突发)
? 中排:顾阳、顾泽(方便在车内进行包扎或防守)
? 后排:凤敏、Floren(负责高位与后方警戒)
? 顾航、顾婷:坐在后备箱附近,尾门半掩,随时能下车应对。
“发动机噪音会吸引东西,我们每开300米,就看一次后视和两侧。”Floren交代。
凤敏补一句:“如果路堵死,不停,直接倒车。”
?
出发
顾诚踩下离合,挂一档,商务车像一头被惊醒的动物,喘着粗气,缓缓滑出便利店门口。
轮胎压过地上的玻璃渣时,发出细碎的脆响,像被放大的骨裂声。
天色仍然灰暗,第一丝亮光还没完全爬上屋檐——这是他们要抢的时间。
因为等太阳出来,街道上属于他们的“空隙”,就会迅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