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月之后,天际如同被烈焰舔舐过一般,残阳如血,洒落在青州广袤的大地上,将一切染上了一层悲壮的金红。在那野鸡脖子山巍峨的身躯上,山腰处,一座古老而庄严的道观赫然矗立,名曰野风观!观宇依山傍势,石阶蜿蜒,仿佛天梯直通云霄,每一步都踏在了岁月的尘埃之上。
观前,古木参天,枝叶繁茂,遮天蔽日,偶尔有几缕阳光穿透密集的树冠,斑驳陆离地洒在青石板上,闪烁着金色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香与泥土的芬芳,夹杂着远处山涧溪流的清新气息,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能洗净尘世的一切烦恼。
野风观内,晨钟暮鼓,声声入耳,悠扬而深远,仿佛能穿透云霄,直达九天之上。观内建筑古朴典雅,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每当夜幕降临,观顶的琉璃瓦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幽蓝的光芒,宛如星辰落入凡间,神秘莫测。
那老道,满头银丝如瀑布般垂落在他宽阔的肩膀上,长长的胡须随风飘动,宛如仙人下凡。他身着一袭素色道袍,袍袖宽大,衣角飞扬,更衬得他身姿挺拔,气质超凡脱俗。手中所持的长剑,剑身古朴无华,却隐隐散发出一股凛冽的剑气,仿佛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锋利无比。
老道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优雅而从容,他手持长剑,剑尖轻轻地点触地面,瞬间,一股强大的灵气如涟漪般扩散开来。这灵气涟漪并非肉眼可见的实体,而是一种无形的能量波动,它以老道为中心,迅速向四周蔓延,所过之处,空气似乎都变得清新宜人,令人心旷神怡。
老道的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够穿透人的灵魂,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他的仙法高深莫测,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每月初一,当晨曦初现,老道便会开启道观的大门,广收门徒。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周围的村庄,百姓们听闻后,如潮水般涌向道观,都渴望能拜入老道门下,学得一身超凡脱俗的仙法。
收徒之日,道观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怀揣着对仙法的向往和对老道的敬仰,挤在人群中,翘首以盼。老道站在道观门前,紧闭双眼,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与天地沟通。突然间,他猛地睁开双眼,衣袖一挥,一股清风骤然吹过人群。
这阵清风看似轻柔,却蕴含着一种莫名的力量。百人之中,唯有十人能够感受到这股力量的牵引,他们的身体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着,不由自主地向前迈出一步。这十人,便是被老道选中的弟子,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惊喜和兴奋,而其余的九十人,则如大梦初醒一般,茫然四顾,最终只能带着满心的遗憾,缓缓离去,期待着下一次的机会。
如此这般,日复一日,野风观在青州之地的声名愈发显赫,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的圣地。那老道的名声也如日中天,被人们传颂为活神仙,其仙法无边,令人心生向往。
然而,众人对于这老道的真实身份却知之甚少。那么,这位神秘的老道究竟是何方神圣呢?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人们终于揭开了他的庐山真面目——原来,他竟然是何难乔装改扮而成的!
这何难可绝对不是一般人,他不仅对噬灵诀了如指掌,更是在此基础上,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一种子功法——蕴灵诀。这蕴灵诀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它能让人的身体变成一个强大无比的过滤器,源源不断地将世间的灵气吸入体内,而且还能巧妙地将这些灵气藏匿起来,让人根本察觉不到。
不过,大家可能会好奇,既然这蕴灵诀这么厉害,为什么不把它大规模地推广开来呢?其实啊,这里面是有原因的。要知道,每个人的天赋都是不一样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有些人可能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就能成功地过滤一丝灵气;但有些人呢,就算花上一个月的时间,也不一定能学会这门功法。
正因为如此,何难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要给这蕴灵诀设置一定的门槛。毕竟,如果不加限制地推广,可能会导致很多人学了也白学,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只有那些真正有天赋、有毅力的人,才能够掌握这门神奇的功法。这道门槛就像是一道分水岭,将有天赋和无天赋的人清晰地划分开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他能够筛选出那些真正具有天赋的人,这些人就像是隐藏在沙砾中的珍珠,经过层层筛选后最终脱颖而出。
同时,这道门槛也巧妙地营造出了一种稀缺性,就如同“饥饿营销”一般。人们总是对那些难以得到的东西充满好奇和渴望,这种稀缺性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和重视程度。越是难以跨越的门槛,就越能让人觉得这个机会的珍贵和难得。
然而,对于那些天赋较差的人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在修炼功法时就已经感到困难重重,仿佛每一步都像是在攀登陡峭的山峰,稍有不慎便会跌落谷底。而在面对过滤灵气所产生的副作用时,他们更是束手无策,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无疑就是绝对的废柴,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在这条道路上取得成功。继续将他们留在身边,不仅对他们自身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可能会拖累整个团队的发展。因此,何难果断地决定将这些人排除在外,让他们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至于如何吸取他们过滤后的灵气?这就不得不提子功法的天生弱势性了。
纯净的灵力在他们体内就好像是在陶罐里面,能装但是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