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章:竹海鸡鸣·林间牧鸡的生态新曲
狗熊林的春日总是裹挟着湿润的暖意,新抽芽的竹叶带着嫩黄,生态菜园里的蔬菜长势喜人,稻田里的秧苗在微风中舒展腰肢。光头强站在“竹海生态银行”的窗前,看着往来办理业务的村民和小动物们,心里又冒出了一个新念头——这些年,生态餐厅的客流量越来越大,游客们对新鲜食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鸡蛋和鸡肉,几乎每天都供不应求,只能从城里采购,不仅成本高,还不能保证生态健康。而森林边缘有一大片闲置的林地,草木繁茂、昆虫繁多,正好适合养鸡,既能给餐厅提供新鲜的鸡蛋和鸡肉,鸡粪还能作为有机肥料滋养菜园和稻田,形成“林养鸡、鸡肥田、田产粮”的生态循环。
“我要在森林里养鸡!”光头强把这个想法告诉伙伴们时,大家的反应比想象中还要热烈。
“养鸡?好啊好啊!”熊二立刻举双手赞成,“我最喜欢吃鸡蛋了,每天都能吃水煮蛋、煎鸡蛋、炒鸡蛋!”
熊猫也跟着点点头,用爪子轻轻扒拉着地上的草叶,像是在想象小鸡们在林间奔跑的样子。
熊大沉稳地说:“这个主意不错!林地养鸡既能利用闲置资源,又能形成生态循环,还能给餐厅提供新鲜食材,一举多得。不过养鸡需要注意防疫和环保,不能破坏森林的生态环境。”
说干就干,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光头强先是查阅了大量林地养鸡的资料,又请教了村里有经验的养鸡户,还联系了畜牧部门的工作人员,咨询防疫和养殖技术。畜牧部门的工作人员听说他要搞生态养殖,非常支持,不仅免费提供了养殖技术培训,还推荐了适合林地散养的土鸡品种。
养鸡场地就选在森林边缘的一片缓坡林地,这里草木茂盛、阳光充足,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既不会影响他人,又能保证鸡群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光头强和伙伴们一起动手,用粗壮的老竹搭建了鸡舍:鸡舍分为栖息区、喂食区和活动区,栖息区用竹板铺成,上面铺着干燥的稻草,温暖又舒适;喂食区和活动区用竹制栏杆围起来,既安全又通风;鸡舍顶部还安装了防雨棚,防止雨水淋湿鸡舍。
为了保证鸡群的健康,光头强还在鸡舍周围挖了排水沟,及时排出雨水,保持场地干燥;在鸡舍里安装了通风设备,定期更换稻草,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还在林地周围种植了一些驱蚊虫的植物,减少蚊虫叮咬。
鸡苗到货那天,大家都兴奋不已。几百只毛茸茸的土鸡苗,叽叽喳喳地叫着,被小心翼翼地放进了鸡舍。这些鸡苗活泼好动,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在鸡舍里跑来跑去,有的啄食地上的谷粒,有的梳理自己的羽毛,还有的挤在一起取暖,样子格外可爱。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分工合作,精心照料着鸡群。光头强负责制定喂养计划,每天早晚各喂食一次,饲料都是自己配制的,有玉米、稻谷、麦麸,还有生态菜园里的蔬菜叶和野菜,绝对不添加激素和抗生素;熊大负责鸡舍的清洁和消毒,每天都要清理鸡粪,更换稻草,定期对鸡舍进行全面消毒,防止疫病发生;熊二负责放养鸡群,每天上午把鸡群赶到林地中,让它们自由觅食昆虫、草籽和嫩草,下午再把它们赶回鸡舍,既锻炼了鸡群的体质,又能让鸡肉和鸡蛋的口感更好;熊猫则成了“鸡群守护者”,每天都跟着熊二一起放养鸡群,看到有老鹰或黄鼠狼靠近,就会发出警告声,吓得天敌不敢靠近。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纷纷赶来帮忙。土拨鼠们在林地周围挖了一些小土坑,方便鸡群寻找昆虫;小松鼠们叼来一些草籽,撒在喂食区,给鸡群补充营养;狐妈妈和橙橙则负责收集鸡粪,把它们运到生态菜园和稻田里,经过发酵后作为有机肥料,滋养蔬菜和水稻。
养鸡的过程虽然辛苦,但大家都干劲十足。光头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准备鸡饲料、检查鸡舍;熊二每天要在林地中奔波,看管鸡群,累得满头大汗却依旧笑容满面;熊猫的爪子上常常沾满泥土,却依旧认真地守护着鸡群;熊大则每天都要记录鸡群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喂养计划和防疫措施。
没过多久,鸡群就长得越来越壮实,羽毛变得光滑亮丽,每天都能产下不少鸡蛋。这些鸡蛋个头不大,但蛋壳坚硬、蛋黄饱满,营养价值极高。光头强把新鲜的鸡蛋拿到生态餐厅,做成水煮蛋、煎鸡蛋、鸡蛋羹等美食,深受游客们的喜爱。“这鸡蛋太好吃了,有小时候的味道!”一位游客品尝着水煮蛋,满意地说。
几个月后,第一批土鸡长大了,肉质紧实、味道鲜美。光头强挑选了几只鸡,做成了清炖鸡汤、红烧鸡块、烤鸡等菜肴,端上了生态餐厅的餐桌。鸡汤鲜香浓郁,鸡肉嫩滑爽口,很快就成了餐厅的招牌菜,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品尝。
随着鸡群规模的扩大,光头强又推出了“竹林牧鸡体验”项目。游客们可以跟着熊二一起放养鸡群,亲手捡拾鸡蛋,体验养鸡的乐趣;还可以在生态餐厅里,亲手烹饪自己捡拾的鸡蛋和挑选的土鸡,感受劳动的快乐和美食的魅力。
“太有意思了!第一次在森林里捡鸡蛋,还能亲手烹饪,真是难忘的体验!”一位游客兴奋地说。
生态养鸡不仅给生态餐厅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还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鸡粪作为有机肥料,让生态菜园的蔬菜长得更加茂盛,稻田的水稻产量也有所提高;鸡群在林地中觅食昆虫和草籽,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还能给林地松土,促进草木生长。
可养鸡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有一次,鸡群突然出现了腹泻、食欲不振的症状,光头强急得团团转。他立刻联系了畜牧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赶来后,经过检查,发现是鸡群误食了有毒的野菜。工作人员立刻给鸡群进行了治疗,还指导光头强在林地中清除有毒植物,制定了更科学的放养路线。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鸡群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还有一次,一群黄鼠狼盯上了鸡群,趁着夜晚偷袭鸡舍,咬死了几只土鸡。熊二和熊猫非常自责,从那以后,它们每天晚上都守在鸡舍旁边,熊大还在鸡舍周围安装了防护网和警示灯,防止天敌再次偷袭。
经历过这些困难后,光头强和伙伴们的养鸡技术越来越熟练,鸡群的成活率和产蛋率也越来越高。他们还注册了“竹海生态土鸡”和“竹海生态鸡蛋”的商标,把多余的鸡肉和鸡蛋包装起来,在生态餐厅、竹艺工坊和线上平台销售,深受消费者喜爱。
这天,光头强和伙伴们坐在鸡舍旁的竹制长椅上,看着在林地中自由觅食的鸡群,听着此起彼伏的鸡鸣声,心里满是成就感。熊二抱着一个刚捡拾的鸡蛋,笑得合不拢嘴:“光头强,咱们的土鸡和鸡蛋太受欢迎了,以后再也不用从城里采购了!”
熊猫也凑过来,用爪子轻轻碰了碰地上的一只小鸡,眼里满是欢喜。
光头强看着眼前的景象,又看了看身边的伙伴们,心里满是感慨:“养鸡和守护森林、经营银行一样,都需要耐心、细心和坚守。只要我们坚持生态养殖的理念,用心照料鸡群,就一定能把生态养鸡产业做得越来越好。”
熊大点点头:“是啊,生态循环是咱们的核心优势。鸡吃林间的昆虫和草籽,鸡粪滋养土地,土地长出优质的蔬菜和粮食,又能作为鸡的饲料,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能获得可观的收益,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林地上,鸡群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远处的竹海郁郁葱葱,生态餐厅的灯光渐渐亮起,“竹海生态银行”的招牌在余晖中格外醒目。林间的鸡鸣声、伙伴们的笑声、风吹竹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谱写着一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新曲。
重启装置的绿光温柔地笼罩着狗熊林,见证着这场生态养鸡的成功与喜悦。光头强从伐木工到农民,从银行家到养殖户,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离不开对森林的热爱和对生态的坚守。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他将继续带着伙伴们,用勤劳的双手耕耘幸福,用生态的理念守护家园,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在林间的鸡鸣声中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