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章:竹海新岗·工装下的守护与担当
狗熊林的冬日寒风凛冽,生态餐厅进入淡季,树苗也无需频繁照料,光头强看着院子里闲置的工具,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去城里的生态工程队当工人。既能多赚些钱改善森林设施,又能学习专业的生态建设技术,一举两得。
“去当工人?”熊大有些意外,随即点头支持,“生态工程队的工作和咱们守护森林相关,能学到技术确实是好事,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
熊二捧着蜂蜜罐,一脸不舍:“光头强,你走了,我就没人一起钓鱼、种树了。”熊猫也凑过来,用脑袋轻轻蹭着他的手,眼里满是留恋。
“我只是暂时去工作,会经常回来的!”光头强笑着安抚大家,“等我学到技术,就回来把咱们的生态水坝加固得更结实,再建一个更好的生态乐园!”
第二天,光头强收拾好行囊,换上一身崭新的工装,告别了伙伴们,踏上了进城的路。他应聘的生态工程队,正在负责城市周边的河道治理和绿化工程,正好和他守护狗熊林的理念不谋而合。
刚入职时,光头强因为没有专业经验,只能做些搬砖、和水泥、清理河道垃圾的体力活。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天黑才下班,累得腰酸背痛,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他没有抱怨,反而格外认真,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向老工人请教,偷偷记在笔记本上。
“光头强,你以前是做什么的?这么能吃苦。”工友老王拍着他的肩膀问。
“我在山里开生态餐厅,还是森林守护者呢!”光头强笑着说,眼里满是骄傲,“我想多学点技术,回去把我们的森林和河道建设得更好。”
老王听了,对他刮目相看:“原来是守护森林的英雄!难怪这么有干劲,以后有啥不懂的,尽管问我!”
在老王的指导下,光头强进步很快。他不仅熟练掌握了体力活的技巧,还开始学习测量、绘图、苗木种植等专业知识。他发现,城市的生态治理和森林的生态保护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河道清淤能改善水质,和狗熊林的生态水坝功能相似;绿化种植能净化空气,和他们种树的初衷一致。
工作之余,光头强总会给伙伴们打电话,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熊大,我今天学到了河道清淤的新技术,以后咱们可以用这个方法清理生态水坝的淤泥!”“熊二,我看到城里种了很多新品种的观赏竹,等我回去,咱们也种一片!”“熊猫,我给你带了城里的小零食,下次回来给你吃!”
伙伴们也会给他分享狗熊林的情况:熊大说新种的树苗长势很好,熊二说他钓了一条大鱼,熊猫则会在电话里发出温柔的“呜呜”声,像是在想念他。这些温暖的牵挂,成了光头强坚持下去的动力。
有一次,工程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要在一周内完成一条污染河道的清淤和绿化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加班加点地干。光头强主动承担了最辛苦的清淤工作,穿着防水服,在冰冷的河水里一待就是一整天,手脚都冻得通红。
就在任务快要完成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河道水位上涨,刚种好的树苗有被冲倒的危险。光头强立刻带领几个工友,冒着大雨加固树苗、疏通排水口。他想起了狗熊林的生态水坝,运用自己的经验,快速制定了排水方案,成功保护了树苗,也避免了河道再次淤积。
“光头强,你太厉害了!这次多亏了你!”队长拍着他的肩膀,眼里满是赞赏,“你不仅能吃苦,还懂技术、有经验,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任务完成后,光头强得到了队长的嘉奖,还被提拔为小组组长。他没有骄傲,反而更加努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他利用自己在狗熊林的经验,给工程队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比如在河道两岸种植乡土树种,既能固土又能为小动物提供栖息地;在绿化区域设置生态科普牌,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春节临近,工程队放假,光头强带着积攒的工资和学到的技术,回到了狗熊林。伙伴们早已在村口等候,看到他回来,熊二立刻冲上去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光头强,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熊猫也凑过来,用脑袋轻轻蹭着他的脸颊,眼里满是开心。
回到森林,光头强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收获:“熊大,我学到了河道清淤和苗木种植的技术,明年春天咱们就给生态水坝做一次全面清理,再种一片新的树林!”“我还攒了钱,咱们可以给生态餐厅添置一些新设备,再建一个生态科普展厅!”
大家听了,都开心不已。熊大笑着说:“光头强,你真是好样的!不仅赚到了钱,还学到了技术,以后咱们的森林一定会越来越好!”
那个冬天,光头强没有闲着。他带着伙伴们,运用学到的技术,对生态水坝进行了全面清理和加固;他还规划了新的种树区域,准备来年春天大干一场。生态餐厅里,新添置的竹制桌椅和厨具让生意更加红火;生态科普展厅的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重启装置的绿光温柔地笼罩着狗熊林,见证着光头强从生态守护者到产业工人的蜕变与成长。工装下的担当,不仅让他收获了财富和技术,更让他坚定了守护家园的信念。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森林里,光头强将带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与伙伴们一起,把狗熊林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在勤劳与智慧的浇灌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