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城市创业记·光头强的竹艺新篇
光头强带着城市志愿者们修复完地下水源,返程时看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树木,心里突然冒出个大胆的念头——把竹海的竹制品搬到城里创业!
“之前公益义卖时,城里人抢着买咱们的竹筐竹碗,说环保又实用!”光头强拍着方向盘,眼睛发亮,“要是开个正经的竹艺店,既能赚钱反哺森林公益,还能让更多人知道竹海的好,多划算!”
说干就干,光头强在城里租了个临街的小铺面,刷上清爽的竹绿色,门口摆上几盆从竹海移栽的兰草,招牌写上“强哥生态竹艺”,还特意挂了张熊猫啃竹笋的照片当装饰。首批货是他和熊大、熊二熬夜赶制的:结实的竹编菜篮、刻着竹叶纹的竹碗、小巧的竹制收纳盒,还有小朋友喜欢的竹蜻蜓和竹制积木,满满当当摆了一屋子。
可创业哪有那么容易?开业头三天,铺面门可罗雀。路过的行人大多瞥一眼就走,有人还嘀咕:“现在谁还用竹制品啊,塑料的又便宜又方便。”光头强坐在门口的竹椅上,看着空荡荡的店铺,心里有点发慌:“难道我这创业梦要泡汤了?”
正在发愁时,之前认识的记者小杨带着几个朋友找上门。“强哥,我来给你撑场子!”小杨拿起一个竹制收纳盒,对着镜头介绍,“这可是纯手工制作,用的是竹海合理择伐的老竹,环保无异味,还能支持森林公益,多有意义!”
没想到,这段视频在网上火了!网友们被“生态环保+公益帮扶”的理念打动,纷纷留言:“支持手艺人!现在就去光顾!”“竹制品比塑料的健康,还能帮到小动物,必须买!”
很快,店里就热闹起来。年轻妈妈带着孩子来买竹制玩具,说“比塑料的安全”;阿姨们组团来抢竹编菜篮,说“透气不闷菜”;还有上班族来买竹制笔筒、书签,说“放在桌上看着舒心”。光头强忙得脚不沾地,一边给顾客打包,一边乐呵呵地介绍:“咱们的竹子都是竹海自然更替的老竹,做出来的东西耐用,每卖一件,就有一部分钱捐给森林公益日!”
生意火了,光头强却没忘了竹海的伙伴们。他每天给熊大、熊二发视频,汇报销量:“今天卖了五十个菜篮!等赚够钱,就给你们买新的锯子和锄头!”还寄回一大箱城里的零食和玩具,熊猫收到竹制积木,开心地在竹海里搭起了小竹屋;土拨鼠们分到了坚果,一边啃一边帮着挖掘新的公益地道。
可没过几天,光头强发现隔壁巷子里冒出个“李鬼”店铺,招牌写着“光头强同款竹艺”,卖的竹制品粗糙不堪,还打着“公益”的幌子。“这也太过分了!”光头强气得直跺脚,立刻找小杨帮忙。小杨帮他联系了工商部门,还拍了对比视频,曝光假冒产品的劣质用料。
没想到,这场维权反而让“强哥生态竹艺”的口碑更好了。顾客们都说:“还是强哥的竹制品用料实在、手艺好,支持正版!”不少企业也找上门来,想定制专属的竹制礼品。光头强趁机注册了品牌商标,在店铺里挂上“竹海直供、手工制作、公益直达”的标语,还邀请顾客扫码观看竹制品制作过程和森林公益日的活动视频。
夜深了,光头强关了店铺门,坐在门口的竹椅上,看着手机里熊猫搭积木的照片,心里暖暖的。他拿出纸笔,写下创业规划:下一步要开线上店铺,让更多人买到竹海的竹制品;还要请竹海里的伙伴们来城里看看,让他们也体验一下城市生活。
“创业虽然累,但很踏实!”光头强望着远方竹海的方向,嘴角扬起笑容,“等我把生意做大,就把城市和竹海的公益联动做得更棒,让大家都能感受到自然和善意的美好!”
见证着光头强的创业初心与奋斗。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间,这间充满竹海气息的小店,不仅承载着光头强的创业梦,更搭建起城市与森林的桥梁,让生态与公益的种子,在城市里生根发芽,绽放出温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