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迷宫中那由纯粹逻辑构成的怪物,最终在谢临川紧急补全证明思路(借助虞千秋以意志强行“固化”了几个关键逻辑跳跃点,使其暂时被规则认可)以及虞千秋以魔尊气势反向“质疑”其验证权限的双重手段下,有惊无险地度过。当那逻辑怪物在自我悖论的旋涡中不甘地消散时,两人带着新收获的“数学真理”碎片,几乎是逃也似地离开了那片冰冷而绝对理性的领域。
三块碎片在虞千秋识海的轮回珠内交相辉映,共鸣愈发清晰强烈,如同三颗逐渐靠近的恒星,相互牵引着,指向下一个目标。这一次,轮回珠传递来的感应,充满了澎湃的情感、交织的命运感与恣意流淌的想象力,与数学迷宫的冰冷理性形成了极致反差。
【文学幻境】——一个由经典文学场景与情感概念构成的世界。
“文学……以文字编织梦境,勾勒人心。”虞千秋对于此地倒是没有太多偏见,魔道之中亦有以诗词歌赋引动心魔、操控情绪的法门,只是不知此界文学,能演绎到何种地步。
谢临川则揉了揉依旧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数学迷宫的消耗尚未完全恢复。“情感泛滥之地,规则可能更加……主观和多变。我们需要融入剧情,但又不能改变主线,这分寸很难把握。”
循着那充满抒情与叙事感的共鸣指引,他们来到了一片与图书馆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区域。这里的书架变得稀疏,取而代之的是一扇扇悬浮在空中的、如同舞台帷幕般的光门。每一扇光门上都流动着不同的标题与经典场景片段——《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阳台夜话、《哈姆雷特》的城堡幽灵、《唐吉坷德》的风车大战、《悲惨世界》的街垒抗争……浓郁的情感能量与命运的气息从这些光门中弥漫出来,交织成一片令人心神摇曳的领域。
“碎片分散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虞千秋感知着轮回珠的指引,“需要进入这些故事,在不改变主要剧情的前提下,提取隐藏的碎片。”
他们选择了最先产生强烈共鸣的一扇光门,上面流动着维罗纳的月色与鲜花的图案——《罗密欧与朱丽叶》。
踏入光门,周遭景象瞬间转变。清冷的月光洒落,空气中弥漫着意大利夜晚的花香与湿润泥土的气息。他们出现在一个精致花园的阴影处,前方不远处,正是那座着名的阳台,朱丽叶的身影俏立其上,而罗密欧则在下方的阴影中,用充满爱恋的语调倾诉着炽热的情话。
“啊!轻些!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
经典的台词在夜空中回荡,充满了少年人不顾一切的激情与美好。
虞千秋微微蹙眉,看着阳台上那因爱情而容光焕发的少女,又看了看下方那个如同着魔般的青年,忍不住传音给谢临川:“此女可是中了甚厉害的情蛊?或是修炼了迷魂类的功法?竟能令一男子如此失态癫狂。”
谢临川:“……”
他揉了揉眉心,无奈地传音解释:“不是蛊,也不是功法。这只是一种……夸张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用来表达纯粹而炽烈的爱情。”
“爱情?”虞千秋眼神更加疑惑,“便是双修大道,亦讲究灵肉合一,循序渐进。如此喧哗于外,冲动鲁莽,何益之有?依本座看,此二人心性不坚,易入魔障。”
谢临川:“……您说得对。”他觉得跟一位魔尊讨论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观,实在有些超纲。
他们的任务不是评判剧情,而是寻找碎片。虞千秋收敛心神,引动轮回珠与体内三块碎片的共鸣,仔细感知着这片被浓烈“爱情”与“悲剧命运”概念充斥的空间。
“在那里。”她目光锁定在朱丽叶胸前佩戴的一枚不起眼的、闪烁着微光的胸针上。在那胸针内部,隐藏着一丝极其微弱的、代表着“炽热情感”与“命运抗争”概念的白光碎片。
如何提取?不能打扰剧情,不能改变主线。
虞千秋略一思索,并指如剑,一缕极其精微、几乎不可察觉的魔元混合着轮回珠的牵引力,隔空点向那枚胸针。魔元并非攻击,而是如同最灵巧的手指,在剧情进行的某个瞬间——当朱丽叶因罗密欧的告白而心神激荡、微微侧身时——轻轻“拨动”了胸针上某个极其细微的卡扣。
“啪嗒。”
一声轻不可闻的脆响,那枚蕴含着碎片的胸针从朱丽叶的衣襟上滑落,掉入了下方茂盛的玫瑰花丛中,并未引起沉浸于爱情中的两人的注意。
虞千秋手一招,那点白光便从花丛中飞出,悄无声息地落入她的掌心,融入识海。
第一块文学碎片,“情感”,回收成功。过程顺利得出乎意料。
离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舞台,他们稍作调整,选择了下一个共鸣强烈的光门——《哈姆雷特》。
阴郁的艾尔西诺城堡,空气中弥漫着阴谋、复仇与犹豫不决的气息。他们如同幽灵般游荡在走廊与大厅,看着那位丹麦王子穿着黑色的丧服,时而痛苦地独白,时而与鬼魂对话,时而用戏剧试探国王,整个人都笼罩在巨大的精神折磨与延宕的犹豫之中。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哈姆雷特那充满哲学思辨与内心挣扎的独白在空旷的大厅回荡。
虞千秋听着那冗长而充满矛盾的独白,看着哈姆雷特那迟迟不肯付诸行动的样子,眉头越皱越紧。在她看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既有证据,又有能力,为何要如此婆婆妈妈、瞻前顾后?这简直是修士大忌,心魔丛生之兆!
当哈姆雷特再次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顾虑(是否会在复仇时误伤他人)而放弃刺杀正在祈祷的克劳狄斯时,虞千秋终于忍不住了。
“优柔寡断,岂是成事之辈!”她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仇敌便在眼前,毫无防备,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待其警觉,布下天罗地网,尔便是有通天之能,亦难成事!”
她身上那属于魔尊的杀伐果断之气微微泄露,一股无形的压力瞬间笼罩了那片区域。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员(或者是某种规则具象)动作猛地一僵,独白卡在了喉咙里,脸上露出了真实的、并非剧情安排的惊恐之色,仿佛被一头史前凶兽盯上!
“虞姑娘!冷静!”谢临川吓了一跳,连忙死死拉住她的胳膊,传音疾呼,“不能干预剧情!否则碎片可能会消失,甚至触发惩罚!”
虞千秋被他拉住,周身气息一滞,看着那个被吓傻的“哈姆雷特”,不爽地啧了一声:“如此心性,难怪国破家亡。” 但她终究还是压下了直接帮对方“快意恩仇”的冲动。
谢临川松了口气,冷汗都下来了。他赶紧集中精神,凭借对剧情的了解和对情感节点的把握,引导虞千秋感知碎片的位置。最终,他们在哈姆雷特那柄着名的、涂有剧毒的长剑的剑格宝石中,找到了隐藏的、代表着“延宕犹豫”与“命运抉择”概念的第二块文学碎片。这次由谢临川小心翼翼地用空间异能进行微操,在不影响剧情的情况下将其取出。
第二块碎片,“命运”,回收成功。过程堪称惊险。
接着,他们又进入了《唐吉坷德》的世界,从那位疯狂骑士那颠倒是非、却充满理想主义的“头盔”(实际是个理发师的铜盆)上,提取了代表着“荒诞理想”与“执着坚守”的碎片;在《悲惨世界》的街垒旁,从战死的少年伽弗洛什那依旧带着一丝微笑的嘴角,提取了代表着“悲悯同情”与“反抗精神”的碎片。
每一次进入,都是一次对文学经典的重温与解构。虞千秋依旧闹出不少笑话(认为冉阿让的自我救赎是“种下心魔、自寻烦恼”,认为桑丘的务实是“大道至简、大智若愚”),但在谢临川连比划带传音的“紧急文学补习”下,她也逐渐开始理解这些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属于人类共通的情感与哲学思考,虽然她依旧会用魔尊的价值观进行一番犀利的点评。
随着一块块承载着不同情感与命运概念的文学碎片被收集,虞千秋识海内的共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四块碎片(镜像、历史、数学、以及多块文学碎片融合成的“情感命运”集合体)彼此呼应,光芒流转,仿佛一个微缩的、正在逐渐补完的宇宙图景。
当他们带着最后一块从《李尔王》的暴风雨场景中提取的、代表着“人性癫狂”与“自然之力”的碎片,踏出文学幻境的最后一扇光门时,异变发生了。
并没有预想中的攻击或陷阱。
整个文学幻境,所有悬浮的光门,所有的经典场景,所有的文学角色——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唐吉坷德、冉阿让、李尔王、奥菲莉娅、桑丘……无论他们身处何种剧情,无论他们正在欢笑还是哭泣,都在这一刻,齐刷刷地停了下来。
他们转过身,面向虞千秋和谢临川的方向,脸上失去了所有剧情赋予的表情,只剩下一种统一的、空茫的、仿佛承载了无数故事本身的悲悯。
然后,所有角色,用一种跨越了语言和时空的、直接在灵魂层面响起的和声,齐声吟诵起一段庄严肃穆的悼词:
“文字终将褪色,故事难免终结。”
“情感如潮起落,命运似轮旋转。”
“当那纯粹的‘空白’降临,”
“所有的诗篇都将暗哑,所有的传奇皆成虚无。”
“哀悼吧,为即将被吞噬的‘永恒’,”
“哀悼吧,为终将归于寂静的……‘篇章’。”
这悼词,并非攻击,而是一种预警,一种悲鸣,一种来自所有文学概念本身的对那终极“虚无”——“空白之书”的恐惧与哀悼!
吟诵声在文学幻境中久久回荡,然后缓缓平息。所有文学角色恢复了之前的动作,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继续演绎着他们各自的悲欢离合。
但那段悼词,却如同冰冷的烙印,深深烙在了虞千秋和谢临川的心头。
“空白之书……”谢临川脸色凝重,“它已经快要完成对《永恒之章》的狩猎了吗?还是说……我们的收集行动,本身就在加速这个过程?”
虞千秋感受着识海中那几块越发活跃、却也隐隐传递出一丝不安的碎片,眼神冰冷如刀。
“无论它来不来,”她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碎片必须集齐。若那‘空白’敢来,便让它尝尝,被‘存在’本身碾碎的滋味!”
文学幻境的探索结束了,带来的不仅是新的碎片,更是迫在眉睫的终极危机感。
下一站,将是最后一块已知碎片所在的【哲学思辨之崖】。而在那之后,与“空白之书”的正面碰撞,似乎已无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