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协议的达成,意味着超常态势评估与响应中心(ASARc)的建立进入了快车道。官方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一周之内,位于市郊一处看似普通科技园区内的独立建筑被迅速改造完毕,挂上了生物信息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的牌子作为掩护。
内部则是另一番景象。最高规格的电磁屏蔽层,独立供电和网络系统,以及由安墨和诺斯联合设计的、能够一定程度上稳定局部现实结构的环境控制系统。核心区域是一个圆形的指挥大厅,环绕着巨大的全息投影屏,能够实时显示由维度协奏曲网络和诺斯数据监控结合生成的全市超常活动态势图。
李将军和周晴作为官方代表常驻,同时还有一批经过严格筛选和心理评估的技术人员、分析师以及一支小规模的特勤队,负责外围安保和常规支援。
杂货店团队搬入了中心,这里成为了新的据点。陈默的办公室紧邻指挥大厅,里面依然摆放着他从杂货店带来的那套茶具和一些草药,算是保留了一点过去的影子。
中心的首次正式会议,气氛微妙而正式。
首先,我代表国家安全委员会,欢迎各位正式加入ASARc这个大家庭。李将军主持开场,语气比之前缓和了不少,但依然带着军人的干脆利落,我们的目标一致:预防、评估、应对一切可能威胁国家与社会稳定的超常事件。现在,请陈主任介绍中心的核心运作机制。
陈默走到主控台前,示意安墨启动系统。巨大的全息屏亮起,呈现出复杂的城市能量流和数据监控网络。
ASARc的核心是三大支柱。陈默开始阐述,第一,预警网络。由诺斯负责深度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结合‘维度协奏曲’对现实稳定性的监控,对潜在的‘遗产’苏醒或其他维度异常进行早期预警。安墨作为总控,协调信息流。
屏幕上显示出诺斯实时处理的数据洪流,以及几个被标记为观察中的潜在风险点。
第二,评估系统。陈默继续道,一旦预警触发,将由我、苏晓以及中心的分析师团队进行快速风险评估,确定事件性质、威胁等级和最佳应对策略。诺斯将提供相关的历史数据支持和逻辑推演。
全息屏上模拟了一次假设的异常事件,展示了从预警到评估的快速流程。
第三,响应力量。陈默看向张弛和周晴,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行动。可能是由我们核心团队进行的精准介入,也可能是由周顾问协调的官方力量进行封锁、疏散或后续处理。张弛负责现场指挥和特勤队的协同。
张弛挺直了腰板,这个新角色让他感觉责任重大。
所有行动,必须遵循我们在协议中共同商定的《超常事件应对伦理准则》。陈默强调,最小干预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暴露,优先保护平民安全和现实稳定。
李将军点了点头:机制很清晰。现在,我们需要验证它的有效性。诺斯先生,他转向主控台,那里虽然没有实体,但代表了诺斯的存在,根据你目前的数据分析,下一个最可能苏醒的‘遗产’是什么?我们需要提前准备。
诺斯的声音通过高质量的音响系统响起,少了些许电子杂音,更显清晰:基于现有模型计算,概率最高的潜在激活目标是代号‘观测者’的遗产。其历史活动痕迹与城市地下水文监测系统的异常数据存在73%的关联度。推测其功能可能与监控星球生态或文明发展进程相关。
屏幕上立刻调出了相关区域的地图和数据。
‘观测者’...苏晓轻声重复,她的共情能力让她对名字背后的含义格外敏感,听起来不像‘终焉之歌’或‘播种者’那样具有直接的攻击性或破坏性。
风险在于其‘监控’行为本身可能带来的影响。陈默分析道,无孔不入的观察可能侵犯隐私,甚至可能因其观察行为而间接引发社会结构的改变。我们需要提前制定接触预案。
会议转向了对观测者的详细分析和预案制定。官方的分析师们第一次如此深入地接触到这些超越常识的概念,他们既感到震惊,也表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很快投入到数据分析和方案设计中。
会议结束后,陈默站在指挥大厅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这里不再是那条熟悉的、充满烟火气的小街,而是更广阔的城市全景。
苏晓走到他身边,轻声说:感觉一切都变了,又好像没变。我们还是在做同样的事,只是...舞台更大了,观众也更多了。
是啊,陈默微微颔首,但核心没变。守护的初心没变,只是我们需要学习在新的规则下,更有效、更智慧地去履行我们的职责。
ASARc的建立,是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守望者们从隐秘的独行者,转变为与官方力量协同的守护基石。前路依然充满未知,但至少,他们不再孤独前行。而如何让这块基石在复杂的权力结构和迫在眉睫的遗产威胁中稳稳立足,将是他们接下来必须面对的持续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