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书在秘密疗伤处焦急地等待着亲信的消息,屋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仿佛他此刻起伏不定的心情。自亲信上次汇报后,旧势力残余内部虽已如同一锅煮沸的开水,混乱不堪,但关键情报却始终如石沉大海,不见踪影。
终于,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洪书立刻警觉起来,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佩剑。“大人,是我。”亲信那熟悉的声音传来,洪书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示意他进来。
亲信推门而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大人,成了!我们成功从一名动摇的旧势力成员口中套出了关键情报。”洪书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连忙问道:“快说,是什么情报?”
亲信深吸一口气,说道:“外敌计划在半月后的月圆之夜发动进攻,届时旧势力残余将在京城内制造混乱,作为里应外合的信号。他们在京城的东、南、西三门都安排了内应,准备在敌军攻城时打开城门,放敌军入城。而且,他们还打算在皇宫附近制造骚乱,分散朝廷的兵力。”
洪书听后,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半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要筹备应对如此复杂的阴谋,时间实在紧迫。他心中暗自思忖,必须尽快将情报告知负责筹备抵御外敌的将领们,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洪书不顾自己伤势未愈,起身便要离开。亲信见状,面露担忧:“大人,您的伤势还未完全恢复,这一路奔波,恐对您身体不利。不如让我去将情报告知各位将领,您在此安心养伤。”
洪书摆了摆手,坚定地说:“此事关乎重大,我必须亲自前往。只有我在场,才能确保将领们完全明白局势的严峻,我们没有时间浪费在传达上的误解。”亲信见洪书主意已定,也不再劝阻,只是默默跟在他身后。
两人出了秘密联络点,踏上了前往筹备场所的道路。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天空中繁星点点,却被厚重的乌云时不时遮挡,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机。道路崎岖不平,两旁是茂密的树林,偶尔传来几声夜枭的叫声,更添几分阴森。
洪书和亲信小心翼翼地前行,洪书的伤口虽已结痂,但每走一步,仍能感觉到隐隐的疼痛。但他咬紧牙关,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加快脚步。亲信则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手中紧紧握着武器,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突然,洪书听到一阵轻微的沙沙声从树林中传来,他心中一紧,示意亲信停下。两人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片刻后,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洪书和亲信对视一眼,微微松了口气。但他们知道,不能因此放松警惕,旧势力残余很可能就在附近。
随着他们不断深入,空气似乎也变得愈发凝重。洪书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不知是因为伤势,还是即将面临的未知危险。就在这时,前方的道路上突然出现了几个黑影,洪书定睛一看,正是旧势力残余的成员。
“哼,洪书,没想到你居然敢自己送上门来。”为首的一名旧势力残余成员冷笑道。洪书心中暗叫不好,但他表面上却镇定自若:“你们以为这样就能拦住我?”
“今天就是你的死期!”对方一声令下,众人便挥舞着武器朝洪书和亲信扑来。洪书抽出佩剑,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尽管他伤势未愈,动作略显迟缓,但多年的宫廷经历让他练就了一身不凡的武艺,每一招每一式都凌厉无比。
亲信也不甘示弱,与洪书并肩作战。一时间,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洪书的伤口在激烈的战斗中再次裂开,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但他却浑然不觉,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突破重围,将关键情报送达。
敌人越来越多,洪书和亲信渐渐有些力不从心。洪书深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尽快想办法脱身。他瞅准一个破绽,猛地冲向敌人的包围圈,秦信心领神会,紧跟其后。两人拼尽全力,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继续朝着筹备场所奔去。
身后,旧势力残余的成员紧追不舍,洪书能听到他们急促的脚步声和叫骂声。但他没有回头,只是一味地向前跑,仿佛只要他跑得够快,就能摆脱身后的危险,将关键情报及时送达。
夜色中,洪书和亲信的身影在崎岖的道路上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他们能否顺利摆脱追兵,将关键情报送到将领手中?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洪书,只能拼尽全力,为了他的“明君”梦想,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