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来电,分享她运用“无住生心”的智慧,在关键并购案中放下执着,反而促成圆满协议的突破。昭阳欣慰见证修行智慧在纷繁商界的鲜活妙用。
溪边那抹破土而出的新绿,如同在昭阳心田投下的一颗充满生机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久久未散。她感到一种内在的、向上的力量正在悄然勃发,与世界初春的脉动同频共振。就在这份万物复苏的喜悦中,一个来自李女士的电话,带来了另一份令人振奋的春讯。
电话接通,李女士的声音传来,不再是上次那种被焦虑缠绕的沉重,而是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快和隐隐的、新生的力量。
“昭阳,谢谢你!”李女士开门见山,语气中充满真挚的感激,“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也想再次感谢你之前的点拨。”
昭阳握着手机,走到窗边,让春日的暖阳照在背上,微笑道:“李女士,听到您声音里的轻松,我就很高兴了。是并购案有进展了吗?”
“何止是进展!”李女士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丝不可思议的感慨,“可以说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你还记得你跟我提过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吗?”
“记得。”昭阳心中微微一动。
“那次和你通完电话,我试着按照你引导的,不再反复权衡那两个选项的利弊得失,而是努力让心安静下来,只是去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李女士回忆着,“我发现,我内心深处,既渴望能让自己从巨大压力中解脱出来,又实在难以割舍亲手创办的公司,那种感觉,就像要割舍自己的一部分骨血。”
她顿了顿,继续道:“然后我就想,既然两个选项都让我如此纠结,是不是说明它们都不是最契合我当下状态的答案?我能不能跳出这个‘要么A,要么b’的框架?我开始尝试运用你说的‘无住’——不把自己的心死死绑在任何一个预设的结果上。我告诉自己,无论最终如何,我都要能够安心。”
“奇妙的是,”李女士的语气变得兴奋起来,“当我真的开始放下‘必须如何’的执着,心态放松下来,头脑反而变得异常清晰。我重新审视了整个局面,主动联系了并购方,不再仅仅围绕价格和条款拉扯,而是坦诚地分享了我对这家公司如同对孩子般的情感,以及我对它未来发展的某些核心理念的坚持。”
“结果呢?”昭阳被她的叙述吸引,轻声问道。
“结果出乎意料!”李女士笑道,“对方负责人被我的真诚打动,他们其实也并非只想简单吞并一个品牌。经过几轮更加深入、也更坦诚的沟通,我们达成了一个全新的合作方案——不是完全并购,而是他们以战略投资和资源注入的方式入股,我保留一部分股权和主要管理权,同时引入职业经理人团队分担具体运营。这样,我既引入了资金和资源,减轻了压力,又能以新的角色继续陪伴公司成长,守护它的‘灵魂’。这个结果,比之前那两个选项都要好!”
昭阳听着,脸上露出了由衷的、欣慰的笑容。她能想象李女士在商海博弈中,放下得失心后所展现出的那种真诚与从容的力量。这不再是技巧的运用,而是心态转变后自然带来的格局提升和智慧流露。
“太好了,李女士!真为您高兴!”昭阳真诚地说,“这不是我的点拨,是您自己内心本自具足的智慧在起作用。‘无住生心’,当您不执着于任何一个固定的点(无所住),您的心才能灵活、清明,生起应对当下的真正智慧(生其心),从而看到第三条路,甚至更多的可能性。”
“是啊,”李女士深有感触,“过去在商场,总觉得要步步为营,寸土必争,心总是绷得紧紧的。这次经历让我看到,有时候,‘放下’比‘抓紧’更有力量。这种内心的安定和清晰,比任何谈判技巧都管用。昭阳,真的要谢谢你,让我体验到修行智慧在红尘中的妙用。”
挂断电话后,昭阳久久地站在窗边,心中充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与感动。
李女士的成功,不仅仅是个案的圆满,它更是一个有力的印证。它证明,佛法的智慧并非远离尘嚣的玄谈,而是可以在最现实、最激烈的商业战场上,转化为真实力量的活水源头。当一个人内心拥有定力与智慧,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找到从容应对、乃至转化困境的方法。
她看到自己分享出去的点点星火,正在不同的生命场域中被点燃,发出独特而温暖的光亮。小慧在学业选择中找到了内心的声音,父亲在笔墨间寻求宁静,母亲在茶道中安顿心神,如今李女士在商海中运用“无住生心”的智慧游刃有余……
她欣喜地见证,智慧如同春雨,无论落在山野、庭院还是都市的钢铁丛林,都能滋养出属于那片土地特有的生机与花果。
李女士在商界的成功突破,让昭阳对分享的价值有了更深的体认。
仿佛机缘巧合,不久后,一位偶然读到她在网络平台修行笔记的出版社编辑,主动发来了邮件,表达了为她出版成书的意愿。这个突如其来的邀请,将昭阳的分享带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维度。面对这个将个人体悟化为铅字的机会,她会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