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真实社会的第一课,往往不是技能的比拼,而是尊严与生存的权衡。在生活的重压下,清高是第一个被碾碎的奢侈品。
布告栏上那张家教招聘的纸条,被昭阳小心翼翼抚平,夹进了笔记本里。联系方式是一个姓王的女士,家住学校附近一个听起来很高档的小区——“橡树湾”。
第一次联系,电话那端的王女士语气带着审视:
“x大的?大几了?什么专业?”
“高考数学多少分?有家教经验吗?”
“我们要求很高的,主要是辅导我女儿初三数学,她成绩不太理想。”
昭阳一一作答,手心微微出汗。她报出自己接近满分的数学成绩时,能感觉到电话那头停顿了一下。
“行吧,你先来试讲一次。课时费按市场价,一小时三十。如果效果不好,我们随时换人。”王女士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感。
三十块。昭阳在心里快速计算,一周两次,一个月就是二百四,差不多够她大半个月的伙食费了。她紧紧攥着电话,仿佛攥住了救命的稻草。
第一次去王家,她穿着自己最整洁的一套衣服——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一件素色衬衫。橡树湾小区门禁森严,穿着笔挺制服的保安用对讲机确认了很久才放行。小区里绿树成荫,一栋栋漂亮的楼房排列整齐,安静得能听到鸟叫。这与她居住的、嘈杂拥挤的学生宿舍区仿佛是两个世界。
开门的是一个穿着真丝家居服、妆容精致的中年女人,就是王女士。她上下打量了昭阳一番,目光在她那双略显陈旧的帆布鞋上停留了一瞬,才侧身让她进去。
房子很大,装修豪华,光洁的地板映得出人影。空气里有淡淡的香薰味道。昭阳局促地站在玄关,不敢轻易挪步。
“拖鞋在那边,换上。”王女士指了指鞋柜旁一双看起来是给客人准备的塑料拖鞋。
辅导的女孩叫雯雯,穿着漂亮的连衣裙,正窝在沙发里玩手机,看到昭阳,只是懒懒地抬了抬眼皮,不太情愿地叫了一声“老师”。
试讲还算顺利。雯雯基础确实薄弱,但昭阳讲题思路清晰,耐心也好。王女士坐在旁边听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那就先试试看吧。每周三、周五晚上七点到九点,不要迟到。”
就这样,昭阳开始了她的家教生涯。
起初还算平静。她尽心尽力,提前备课,认真讲解。雯雯的成绩有了一点起色,王女士的脸色也好看了一些。
但渐渐地,情况开始变化。
王女士开始提出各种额外要求。
“昭老师,你来得早,顺便帮雯雯把今天的错题整理一下吧,她自己弄不好。”
“昭老师,这份卷子你拿回去,帮她分析一下失分原因,写个总结下次带来。”
“昭老师,雯雯说你们学校发的那个物理竞赛资料挺好的,你下次带过来给她看看。”
这些“顺便”的工作,占据了昭阳大量的课余时间,却没有一分钱报酬。她犹豫过,但想到那份稳定的收入,还是忍了下来。
真正的冲突发生在一个周五晚上。
那天昭阳感冒了,头重脚轻,但还是准时赶到王家。讲课的时候,她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王女士立刻皱起了眉头:“昭老师,你生病了?会不会传染给雯雯啊?她现在可是关键时期。”
昭阳连忙道歉:“对不起,王阿姨,我尽量注意。”
课上到一半,雯雯有一道几何题始终听不懂,昭阳耐心讲了三四遍,她依然摇头。昭阳感觉额头有些发烫,思路也不如平时清晰,便说:“雯雯,这道题我们标记一下,下次我再换个方法给你讲,好吗?”
没想到雯雯把笔一扔,嘟着嘴:“什么嘛,根本就讲不清楚。”
这时,王女士端着一盘水果走进来,正好听到女儿的话。她把果盘重重放在桌上,脸色沉了下来:“昭老师,我们花钱是请你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把问题留到下一次的。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就敷衍了事?”
昭阳的脸一下子涨红了,想解释,却觉得喉咙像是被堵住,只能低声说:“我没有敷衍……”
“没有?”王女士声音扬了起来,“雯雯都说你讲不清楚了!我看你就是态度有问题!早知道当初就不该找你们这些没经验的学生!”
刻薄的话语像鞭子一样抽过来。昭阳低着头,看着光洁地板上自己模糊的倒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拼命忍着。她想起外婆攒的那些皱巴巴的钞票,想起下个月就要见底的生活费。
最终,那天的课在不愉快的气氛中提前结束了。
到了结算工资的日子,昭阳收到王女士的转账,却发现金额不对。原本应该结算四次课,一百二十元,却只收到了八十。
她鼓起勇气发短信询问。
王女士很快回复,语气理所当然:“上次你提前下课,算半次。还有,你打碎了我们家一个茶杯,忘了?我没让你赔就不错了。”
昭阳愣住了。她记得那天是自己咳嗽时,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水杯,但那个杯子只是掉在地毯上,根本没有碎!她当时还赶紧用纸巾擦干了。
她想争辩,打字的手指都在颤抖。可打出来的字,删了又写,写了又删。
她想起王女士那双审视的眼睛,想起那套豪华却冰冷的房子,想起自己卑微的处境。
最终,她只回了一个字:“好。”
放下手机,巨大的委屈和无力感将她吞没。她不是为了那四十块钱,而是为了那份被轻易践踏的尊严和劳动。她那么努力,那么小心翼翼,换来的却是指责和克扣。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社会的另一面——不是校园里相对纯粹的分数竞争,而是一种基于权力和金钱的、赤裸裸的不公。在这里,她这样的穷学生,似乎天生就矮人一截,可以被随意对待。
当付出被轻易否定,当诚实遭遇蛮横,我才明白,社会这堂课教给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尊严在生存面前,往往脆弱得不堪一击。
她走在回校的路上,初冬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口袋里那八十块钱,沉甸甸地硌着她。她抬头望着城市霓虹闪烁的夜空,感觉自己和这个繁华的世界之间,隔着一层厚厚的、冰冷的玻璃。就在校门口熙攘的人流中,一个穿着朴素的老人默默地向过往行人递着什么东西,几乎无人理会。当那老人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到她面前时,她下意识地接了过来,封面上印着几个字——《金刚经》。瞬间感觉散发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