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儿那句“包场了”的话音刚落,楼梯口又传来一阵急促而略显慌乱的脚步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刚才那名被黄莺儿一个眼神吓退的锦衣卫小旗官,此刻正领着一位身着青色官袍、腰系银牌、气度明显更为沉稳的中年锦衣卫官员快步走了上来。那小旗官惶恐地指了指张绥之他们这一桌,尤其是端坐主位的黄莺儿。
那锦衣卫百户模样的官员只朝这边扫了一眼,脸色立刻一变,低声对那小旗官呵斥道:“混账东西!有眼无珠的东西!滚下去!”声音虽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那小旗官如蒙大赦,连忙躬身退下,不敢再多留一刻。
那锦衣卫百户随即换上一副极其恭敬甚至带着几分谄媚的笑容,快步走到黄莺儿桌旁,微微弯腰,低声下气地说道:“黄小姐,打扰您雅兴了,实在是罪过。只是……楼下那位琉球国的正使大人,听闻东家您在此,非要亲自上来敬一杯酒,以表对贵酒楼款待的谢意。您看这……”
黄莺儿慵懒地靠在椅背上,用手中精致的银匙轻轻拨弄着碟中的点心,眼皮都没抬一下,淡淡道:“哦?使臣要敬酒?那就让他上来呗。不过……”她终于抬起眼,目光平静却带着一丝无形的压力扫过那百户,“我这几位朋友在边上,都是斯文人,不喜喧闹。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你们……应该都清楚吧?”
那锦衣卫百户闻言,腰弯得更低了,连连点头,如同小鸡啄米:“清楚!清楚!黄小姐放心!下官早已和琉球使臣再三交代过规矩,绝不敢惊扰了小姐和您的贵客!他们就是单纯敬杯酒,表个心意,立刻就走!”
“嗯,那便去吧。”黄莺儿随意地挥了挥手,仿佛在打发一个无关紧要的仆人。
那百户如释重负,连忙躬身退下。不多时,楼梯再次响起脚步声,这次上来的只有三人。为首一位约莫四十多岁,面容和善,穿着琉球国特色的华丽官袍,头戴纱帽,正是琉球国的正使。他身后跟着一名捧着酒壶和酒杯的年轻随从,以及一名穿着汉服、作翻译打扮的中年文人。
见到使臣上来,张绥之、李元朗、王敬之等人出于礼节,纷纷站起身。唯有黄莺儿,依旧安然坐着,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姿态从容至极,仿佛对方才是前来拜见的客人。
那琉球使臣脸上堆满热情的笑容,通过翻译说道(翻译逐字转述):“尊贵的酒楼东家小姐,各位大明官员,在下琉球国使臣尚真,冒昧打扰。贵酒楼环境雅致,菜肴精美,服务周到,令人宾至如归。在下特备薄酒一杯,聊表谢意,敬诸位一杯!”
说着,他身后的随从便上前,为在座几人斟酒。当斟到李元朗面前时,发现他杯中之酒方才已尽,那随从竟十分贴心且自然地拿起酒壶,为他重新满上,动作流畅,毫无滞涩。
使臣举杯,众人也纷纷举杯相应。黄莺儿这才优雅地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杯,以茶代酒,浅浅抿了一口。使臣也不以为意,笑容满面地一饮而尽。
敬酒之后,使臣并未立刻离开,反而通过翻译继续说道,语气带着几分自豪与神秘:“此次前来天朝上国朝贡,敝国国主特意命工匠,以一块天外陨铁为底座,精心雕琢,其上镶嵌了一颗我国渔民从万丈深海之中偶然获得的稀世黑宝石,准备进献给大明皇帝陛下。此物堪称国宝,光华内蕴,颇为神奇。今日与诸位有缘,若蒙不弃,可否请诸位移步至在下房中,一同观赏品鉴一番?”
能亲眼见到进贡给皇帝的宝物?李元朗、王敬之等人闻言,顿时激动不已,眼中放光,纷纷看向黄莺儿和张绥之。这等开眼界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
黄莺儿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目光扫过众人期待的脸庞,最后落在张绥之身上,懒洋洋地说道:“宝物嘛,我倒是见得多了,无所谓。不过嘛……”她拖长了语调,“看在是我这几位朋友的面子上,去瞧瞧也无妨。”
说着,她优雅地伸出手,旁边侍立的两名伶俐的店伙计立刻上前,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搀扶她起身,动作娴熟,仿佛演练过无数次。这份排场,更显其身份非同一般。
张绥之等人见状,连忙道谢,激动地跟上。能随这位神秘的黄小姐一同观赏贡品,无疑是莫大的荣幸和难得的经历。
一行人随着琉球使臣向三楼走去。就在上楼转弯的间隙,李元朗忽然悄悄拉了一下张绥之的衣袖,脸色有些焦急,压低声音道:“安甫兄!糟了!我……我腰间挂着的那个铁牌子不见了!你……你刚才看到了吗?”
张绥之一愣,回想了一下,摇了摇头:“未曾注意。许是方才起身时,不小心掉在座位上了吧?”
李元朗急得跺脚:“那是我家传的一个小物件,虽不值钱,但……唉!”
张绥之安慰道:“文石兄莫急,二楼此刻已无旁人,宝物观赏完毕,我们立刻回去寻找便是,想必不会有人拿走。”
李元朗虽然心急,但也只好点头,暂时按下不安,随着众人上了三楼。
三楼果然更加清幽雅致,仅有“雪浪”、“云岫”两间大厅,廊道铺着厚厚的地毯,脚步声几不可闻。琉球使臣引着他们来到“云岫”厅旁的一间上等客房门前。使臣从怀中掏出一把黄铜钥匙,递给了身后那名一直捧着酒壶的随从。那随从恭敬地接过钥匙,上前插入锁孔,“咔哒”一声,打开了房门。
房门开启,一股淡淡的檀香混合着异域香料的气味飘了出来。房间宽敞明亮,陈设华丽,充满了异国情调。张绥之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被房间中央一张紫檀木八仙桌上摆放的一个制作极其精美的紫檀木嵌螺钿盒子吸引了。那盒子约一尺见方,盒盖上用细密的螺钿镶嵌出琉球群岛的海浪与凤凰图案,工艺精湛,一看便知是存放贵重物品的容器。
琉球使臣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指着那盒子,通过翻译说道:“诸位,进献给大明皇帝的宝物,便在此盒之中。”
众人屏息凝神,围拢过去。使臣对那名随从示意了一下。那随从上前,双手小心翼翼地将盒盖揭开。
然而,就在盒盖掀开的刹那,那随从的脸色骤然剧变,发出了一声短促而惊恐的低呼:“啊——!”
众人急忙探头望去——只见那华贵的紫檀木盒内,铺着柔软的明黄色绸缎,然而绸缎之上,竟是空空如也!哪里有什么陨铁底座、深海黑宝石?!
刹那间,房间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琉球使臣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转为难以置信的震惊和恐慌,他猛地扑到盒子前,双手颤抖地翻看着空荡荡的盒子,用琉球语激动地叫喊着什么,显然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
他身后的翻译也吓得面无人色,结结巴巴地试图解释:“这……这不可能!宝物一直……一直锁在房内……怎么会……”
张绥之看着眼前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心中猛地一沉,一股熟悉的、令人头疼的感觉涌上心头。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黄莺儿,只见她依旧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慵懒模样,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令人难以捉摸的笑意。
张绥之心里暗暗叫苦:“不会吧……难道我又要……被卷进一桩莫名其妙的失窃案里了?”
这帝都的繁华之下,果然处处是陷阱,步步有玄机。刚刚还在欣赏美人、品尝佳肴,转眼之间,他又要开始面对一个棘手的谜团了。而这一次,牵扯到的还是进贡给皇帝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