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心中一惊,他没想到皇帝会突然下这样的旨意。但君命难违,他只好领旨谢恩。
众将士听闻此令,皆面露不满之色,他们对王旭忠心耿耿,不愿被他人统领。
王旭安抚将士道:“诸位莫急,此乃圣意,我等当遵旨行事。待我回京面圣,定当为大家争取应得之利。”随后,他将军队事务与杜文彬交接。
杜文彬表面客气,眼中却闪过一丝得意。王旭带着几个亲随,踏上回京之路,他心中隐隐觉得,此次京城之行,定会发生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周仁宗先是召回了王旭,然后以各种理由削减了他的兵权,同时对他的部下进行了分散和打压,调遣,全部散落到各个军队之中,随后又给王旭封了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侯爷——武安侯。
虽然这是个架空世界,历史在唐朝末年发生了偏转,但是在唐朝以前可是一样的。所以苏秦、白起、李牧、刘邦、?田蚡、曹爽等等这些人都是有的,他们的下场好似就是在昭示着王旭的明天。
王旭对这一切感到十分困惑和不满,他不明白自己为何会突然遭到如此对待,难道是功高震主吗?他可是陪着太子一起长大的,难道周仁宗和太子连他都信不过吗?
他也算穿越了几个世界了,但是还真没有穿越过古代世界,也只是在电视剧中看到过皇帝,知道流行一句“最是无情帝王家”,难道他为大周做了这么多,竟然还是躲不过猜忌吗?
皇权果然是天底下最有影响力的东西,不管是多么深厚的情谊,在皇权面前,都得为它让路。
王旭有些伤心,他试图向周仁宗解释,但周仁宗却对他避而不见。他也试着找过太子,但太子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王旭也察觉到了朝廷中的一些变化。他发现一些原本与他交好的大臣也开始对他疏远,甚至有人在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王旭感觉他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困境之中,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开始思考他的未来,是否要继续为大周效力,还是要黄袍加身?
毕竟他如今羽翼已经丰满了,如果周仁宗和太子不仁,那他自然也不会向那些愚忠之人一样,讲究什么“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而是会奋起反抗,让他们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不过王旭毕竟是一个重情之人,他不会主动动手,而且也需要做好更多的准备。但是如果周仁宗和太子对他动手,那他也只好改朝换代了。
与此同时,辽国对大周的局势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当他们察觉到周帝对王旭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时,心中不禁暗自窃喜。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削弱大周实力的绝佳契机。
于是,辽国开始在边境地区蠢蠢欲动,展示出一种挑衅的姿态。然而,他们对王旭心存忌惮,深知其厉害,不敢轻易主动挑起战争。因为他们害怕一旦引发战火,周仁宗可能会再次释放出王旭这头猛虎,给辽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因此,辽国的行动更多的是一种示威,旨在给周仁宗施加压力,迫使他恢复之前给予辽国的朝贡。
当周仁宗再次接见来自辽国的使者时,面对使者所转达的辽帝的条件,他并没有直接断然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