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田沁为敬妃,晋咸福宫尚书。”
雍熙帝当即颁下三道圣旨。
大乾沿用明制,后宫品阶共分九等:皇后、贵妃、妃、嫔、昭仪、婕妤、才人、选侍、淑女。
其中皇后唯一,贵妃设两位,妃位四人,嫔位八人,昭仪十六人,才人三十二人,选侍六十四人,淑女一百二十八人。
妃位封号亦有高低,依次为贤、淑、庄、敬、惠、顺、康、宁。
雍熙帝潜邸旧人仅有皇后与两位贵妃,因此妃位尚有空缺。
贾元春获封贤德妃,“贤”为妃位之首,“德”则是雍熙帝生母的封号,二者叠加,足见恩宠。
吴氏同为勋贵之女,吴家更是元丛勋贵中仅存的两座侯府之一,故封淑妃,位次仅次于贾元春。
田沁出身文官之家,其父仅为三品侍郎,因此封敬妃,位列第三。
“另。”
“加恩贤德妃之父,擢升工部郎中,正五品。”
雍熙帝又补充了一道恩旨。
乾清宫内相苏培盛并未立即领命,而是面露难色,躬身禀道:“陛下。”
“今日贾政已辞去工部员外郎一职,如今闲居在家。”
“听闻他正与前工部营缮郎秦业、前国子监正李守中于西山选址,欲筹建书院。”
话音方落——
雍熙帝神色一滞,摇头叹道:“这贾玚行事当真周密,竟将朕的打算悉数堵死。”
邬思道在一旁轻声提议:“陛下可加封贤德妃之母。”
雍熙帝当即下旨:“加封贤德妃之母王氏为正四品恭人。”
“另,加封淑妃之母为从四品恭人,敬妃之母为从四品恭人。”
苏培盛领命,匆匆退下安排宣旨事宜。
……
申时一刻,荣国府内。
贾母正与众人商议闭府后的琐事,忽有小厮慌慌张张奔入厅内,高声道:“老祖宗!大老爷、二老爷、琏二爷……”
“宫中有内监前来宣旨!”
众人闻言皆惊,面面相觑。
贾赦率先回神,厉声吩咐:“速开中门,迎天使入府!”
不多时,荣国府中门洞开。
苏培盛携数名小太监含笑而入,一名小太监手捧覆着红布的托盘紧随其后。
“咱家给老太君道喜了。”苏培盛朝贾母拱手。
贾母虽不明就里,仍从容应道:“劳内相亲临,实乃贾家之幸。”
“天使既至,还请先宣旨意。”
她侧身引苏培盛至香案前,贾赦、贾政、贾琏等人皆露困惑之色。
苏培盛立于香案前,朗声道:“请贾府王夫人接旨。”
此言一出,满堂愕然。
“鸳鸯,去请夫人过来。”
贾母最先回过神来,吩咐鸳鸯道。
“是。”
鸳鸯连忙去后院请来了王夫人。
王夫人恭敬地站在香案前,眼中隐约透着阴郁。
仅仅被贾政下令关了几个时辰,她心中的愤懑就已难以抑制。
若真要被关上数月乃至数年,只怕真要发疯。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贾氏女元春,贤良淑德,才貌双全,特封贤德妃,进凤藻宫尚书。”
“贤德妃之母,赐诰命,封四品恭人。”
“王恭人,请接旨!”
苏培盛高声宣读完毕,将圣旨和诰命册递给了王夫人。
王夫人一把接过,朗声道:“王氏谢陛下隆恩!”
“这……”
听完圣旨,贾府众人皆是一愣。
元春封妃之事尚在意料之中,可王夫人被封四品恭人,却犹如平地惊雷。
如今贾政已辞官,品级反低于王夫人,又如何能将她禁足内院?
这下贾府怕是又要起 ** 了。
“元春封妃了?”
听闻女儿被封妃,贾政同样难以置信。
此时贾母开口道:“府中正要闭门自省,我看淑珍近来也乏了,还是继续回房歇着吧。”
“什么?!”
王夫人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贾母。
她如今贵为贤妃之母,身负四品诰命,贾母竟还要将她关在内院。
贾政也回过神来,深知不能让王夫人出去兴风作浪,当即点头道:“来人。”
“送夫人回房休息。”
“是。”
几名丫鬟立即上前,搀着王夫人送回内院,重新锁上了房门。
目睹这一幕,贾赦等人险些笑出声来。这变故来得太快,他们还没反应过来。
“老二。”
“元春入宫多年,当今圣上又素来不重女色。”
“此时突然封妃,对贾家未必是福。”
“你可别被这虚喜冲昏头脑,做出糊涂事来。”
贾母深深看了贾政一眼,郑重告诫道。
什么贤德妃,什么四品诰命,在国朝虎贲侯面前,不过都是过眼云烟。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能真正光耀贾家门楣的,唯有贾玚一人。
“母亲放心,儿子明白,绝不会做出有负贾家之事。”
贾政正色应道。
贾赦等人面色骤变,神情凝重起来。
若非今日这番 ** ,贾府众人定会欢天喜地,将这道恩旨视作天降鸿福。
可眼下情形截然不同——贾玚方才在金殿上让天子颜面扫地,转眼皇帝就加封元春。这若不是另有所图,只怕当今天子有什么特殊癖好。
同一日傍晚,神京城内发生奇事:雍熙帝接连册封贾、吴、田三家嫡女为妃。尤其贾家大 ** 竟获封贤德妃,这个封号令满朝震动。
大明宫内,太上皇听完戴权禀报,冷笑道:老四那孤僻性子,断想不出这等毒计。定是他身边那个跛子献的策。聪明人从不自诩聪明,倒是愚人总觉得自己聪慧过人。贾玚今日殿上所为,岂止是为父出气?老四竟只看到这层,愚不可及。
戴权垂首侍立,不敢接话。
贾府可有动静?太上皇突然问道。
回禀太上皇,贾母已将王夫人禁足后院。戴权连忙回禀。
太上皇闻言大笑:我这老嫂子倒有几分魄力。不像老四那般蠢钝,要拉拢贾玚,却连贾家内情都不清楚。把恩赏赐给与贾玚结仇的王氏,莫非他脑袋被门夹了?戴权,你亲自去玄真观,把周围的血滴子都处理干净。
当夜,玄真观外官道惊现十二具血衣尸首。
雍熙帝闻讯沉默良久,他确实疏忽了撤走眼线这步棋。
此刻神京东郊官道上,一支玄甲铁骑正星夜疾驰。从神京到辽东前线足有千里之遥,即便霸王铁骑昼夜兼程也需整日工夫。为驰援边关,贾玚亲率三千铁骑先行,年羹尧则统领三万征东军骑兵紧随其后。
辽东七万步卒在蒋子宁、戚建辉、卫俊等人率领下,正快速向关外推进。
令人意外的是,新任辽东镇副总兵王子腾主动请缨,随年羹尧率领第二梯队奔赴前线。
主公!霸王铁骑统领项阙禀报,前方就是塔山,天色已晚,是否让将士们进城休整?
夕阳西沉,暮色渐浓。三千霸王铁骑已疾驰千里,每人配备三匹战马轮换,以百里时速连续行军五个时辰抵达塔山。
不必。贾玚目光锐利,传令全军加速,务必在天黑前赶到锦州。
据黑冰台密报,辽东镇仅存的副总兵章恪乃义忠亲王心腹。义忠亲王设计害死总兵熊茂森及万余骑兵,意在掌控辽东镇。如今计划受挫,难保他不会狗急跳墙,纵容章恪投敌。
前明时期,辽东镇辖境绵延五千里,总兵府设在辽阳。但前明末年丢失大凌河以东疆域后,虽经乾太祖收复部分失地,总兵府仍只能驻于锦州。
遵命!项阙肃然传令。三千铁骑再度提速,如黑色蛟龙般撕裂暮色,直扑锦州。
戌时三刻,夜幕笼罩大地。
主公,大军已至锦州城下,城门紧闭,是否叫城?项阙低声请示。
贾玚凝视城墙,眼中寒光乍现:城中密探来报,章恪已掌控城防,绝不会放我们进城。传令——准备攻城。
项阙领命而去。今夜,必须拿下锦州,擒获义忠亲王党羽。
三千霸王铁骑虽已疾驰六个时辰,人马俱疲,却仍保有七分战力。这支铁骑马上能横扫千军,下马亦可摧城拔寨。
锦州城头的守卒正被初秋的倦意侵袭,眼皮沉沉欲坠。
尖锐的破空声骤然撕裂夜幕。
刹那间,密集的弩箭如暴雨倾泻。
守城士卒未及呼喊,便化作城墙上一具具钉死的尸骸。暗处隐约可见特制攀城索在墙头晃动,那是用机括发射的攻城利器。
项阙抓过绳索,猿猴般敏捷攀援而上。数百铁骑紧随其后,口中衔着短刃,在城墙上留下道道残影。
嚓!嚓!嚓!
黑影接连跃上城头,幸存的守卒接连被割开咽喉。项阙率众直扑城门,沉重的门闩应声而落。
吱——呀——
刺耳的摩擦声中,锦州城门洞开,露出幽深的主街。
贾玚挺着天龙破城戟,胯下乌骓如电,率先冲入城内。两千五百铁骑轰然跟进,铁蹄声震碎辽东秋夜。
敌袭!
辽东守军仓皇持械,却见玄色火凤旗猎猎作响:虎贲侯奉旨驰援,各军勿惊!
三军传令声此起彼伏。待看清那面威震九边的战旗,守卒纷纷垂下了兵刃。自大同战后,玄凤旗所至之处,便是虎贲侯亲临。
唯总兵府前仍有冥顽之徒横戈相向。
贾玚挥戟令下,百张劲弩齐发。箭雨过后,铁骑挺矛冲锋,寒芒如林。
守军无法抵挡这凌厉攻势,鲜血浸透总兵府,遍地狼藉。
弃械跪降者,免死!
贾玚一声暴喝响彻夜空。
弃械跪降者,免死!
弃械跪降者,免死!
霸王铁骑齐声呼应,声浪震天。残余守军纷纷丢下兵器,伏地请降。
脚步声急促,贾玚目不斜视直入内院。
主公,辽东副总兵章恪带到。
几名铁骑押着衣冠不整的中年武将前来,显是从榻上擒获。
好得很。
私通外敌,出卖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