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七公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浩然正气,如同在破旧礼堂和虚拟直播间里投下了一颗精神层面的震撼弹。在线人数在那一刻出现了小幅度的跃升,突破了五十人,并且罕见地没有立刻回落。弹幕里,关于“侠义”的讨论热度持续了好几分钟,甚至有人开始争论起现代社会中“侠”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
沈清言感受着怀中《文明纪行》传来的、稳定而持续的温热,心中笃定。他知道,仅仅展现光明与伟岸是不够的,一个真正鲜活、立体的江湖,必然充斥着光与影的交织,善与恶的纠缠,甚至还有那些游走于灰色地带、难以简单定义的灵魂。
他需要让听众明白,他所讲述的,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童话,而是一个充满人性复杂与命运纠葛的、真实(至少在他信念中真实)的世界。
于是,在让听众的情绪从洪七公的慷慨激昂中稍稍平复后,他的语调再次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明亮坦荡,逐渐转向一种低沉、幽邃,甚至带着几分诡谲与悲怮。
“列位看官,”他的声音仿佛蒙上了一层西域风沙的昏黄,“说完了北丐的侠义丹心,咱们再将目光,投向那万里黄沙之外,白驼山之上。那里,盘踞着另一位绝顶人物,其武功之高,心性之奇,手段之毒,堪称五绝之中,最为特立独行,也最为……复杂难言的一位。”
他刻意放缓了语速,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西毒——欧阳锋。”
这个名字一出,台下和线上的气氛明显为之一变。如果说洪七公代表的是阳光下的坦荡,那么“西毒”这个名号,本身就散发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阴冷与危险。
沈清言没有急于描绘欧阳锋的狠辣武功,而是先从他的执念入手。
“这欧阳锋,出身西域白驼山,天纵奇才,自创‘蛤蟆功’,威力奇大,更兼驱使毒蛇,诡异莫测。论武功,他足以与洪七公、黄药师等人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方面犹有过之。然而,他毕生所求,并非行侠仗义,亦非逍遥自在,更非慈悲度世……”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幽深,仿佛看到了那个执着于巅峰的孤独身影。
“他只求二字——‘第一’!”
“天下第一!武功天下第一!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不择手段,可以算计亲朋,可以摒弃一切世俗的道德与规范。这份执念,如同附骨之疽,深入他的骨髓,燃烧他的神魂,让他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武痴,或者说,武魔。”
沈清言的讲述,并没有简单地将欧阳锋贬低为一个十恶不赦的反派。他细致地刻画了欧阳锋为了追求武道巅峰所付出的非人努力,那份近乎偏执的专注与坚韧,甚至带着一种扭曲的、令人心悸的“纯粹”。
“他可以为了一招的破解,独坐荒山数月,与毒虫为伴;他可以为了窥探别派武学精要,放下宗师身段,行那鸡鸣狗盗之事;他甚至……可以为了战胜对手,逆转经脉,将自己逼入走火入魔的疯狂境地!”
“然而,”沈清言话锋一转,引入了更复杂的人性层面,“便是这样一位心狠手辣、行事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毒物’,心中却也并非全无挂碍,全无温情。”
他讲到了欧阳锋与他的侄子欧阳克。
“……那欧阳克,名义上是其侄,实则是他的私生子。欧阳锋对其,可谓倾注了所有不便言说的父爱。他纵容欧阳克的胡作非为,悉心传授其武功,将白驼山的基业寄托于其身。当欧阳克最终命丧他手之时(虽非直接所杀,却因他之故),这位一代宗师,这位心硬如铁的‘西毒’,亦是痛彻心扉,狂性大发!”
沈清言将欧阳锋那复杂、扭曲却又真实存在的父子之情,描绘得入木三分。那份深埋在狠毒与野心之下,不擅表达、甚至以错误方式呈现的关爱,让这个角色的形象瞬间丰满、立体了起来。
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恶”的符号,而是一个被自身执念所困,在追求力量的歧路上越走越远,却依旧无法完全割舍人伦情感的、可悲又可叹的复杂个体。
“他的一生,是追逐‘天下第一’的一生,是不断挑战自身与他人极限的一生。他卑鄙,他狠毒,他行事无所不用其极,但谁又能否认,他那份对武道的极致虔诚与执着,本身……亦是一种传奇?”
沈清言的总结,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没有简单的批判,更像是一种对复杂人性的揭示与慨叹。
台下,听众们陷入了沉思。就连那位为洪七公落泪的陈老师,此刻也蹙着眉头,似乎在消化这个与“侠之大者”截然相反,却同样拥有巨大能量和悲剧色彩的复杂形象。
而在舞台侧面,负责看守设备兼充当气氛组的侯小天,早已听得如痴如醉。当沈清言讲到欧阳锋施展“蛤蟆功”时,描述其“蹲伏在地,咕咕作响,周身气流鼓荡,犹如巨蟾蓄势,一击石破天惊”的时候,侯小天竟下意识地学着沈清言比划的动作,也蹲了下去,双手撑地,鼓起腮帮子,努力想发出“咕咕”的声音,样子看起来滑稽无比,却又透着一股子认真的憨劲。
旁边一个负责给大爷大妈添茶水的大妈看见,忍不住指着侯小天,压低声音对同伴笑道:“瞧那小猴子,学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线上直播间,弹幕的风向也变得更加多元和深入:
“这个欧阳锋……有点带感啊!坏得明明白白,但又坏得有原因,有坚持。”
“纯粹的恶人反而没意思,这种复杂型的才有嚼头。”
“为了目标不惜一切,某种程度上也是个狠人……”
“听到他为他儿子发狂那里,我居然有点同情他了?”
“主播牛逼!能把反派塑造得这么立体,功底深厚!”
“比那些脸谱化的反派高级太多了!”
也正是在这种深入、多元的讨论氛围中,一些新的变化开始悄然出现。
当又有李博士的水军试图刷屏“洗白反派”、“三观不正”时,没等房管侯小天动手,几条弹幕立刻怼了回去:
“Id‘爱听书的苏小妹’:听不懂复杂人性可以不听,没人逼你。”
“Id‘江湖百晓生’:欧阳锋本就是亦正亦邪的角色,主播刻画得非常符合原着(如果存在的话)精髓,不懂别瞎喷。”
“Id‘蓉儿后援会会长’:就是!我们爱听!不喜欢就滚出去!”
不仅如此,屏幕上开始零星地出现了一些打赏提示:
【爱听书的苏小妹 打赏了 鲜花 x1】
【江湖百晓生 打赏了 掌声 x10】
【路过的小透明 打赏了 能量饮料 x1】
打赏的金额都非常小,鲜花、掌声是平台免费的礼物,能量饮料也只需几个信用点。但这份心意,却如同寒冬里的炭火,弥足珍贵。这代表着,有听众不仅仅是在被动地听,而是在主动地认同、支持,甚至愿意为之付出(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资源。
那个Id为“爱听书的苏小妹”的,自然是伪装后的特工苏晚。她一边冷静地记录着沈清言对欧阳锋的刻画,评估其叙事能力和潜在影响力,一边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故事本身,以及讲述者的功力,确实有其独到之处。那份打赏,与其说是支持,不如说是一种……不引人怀疑的观察投入。
而“江湖百晓生”之类的Id,则是真正被故事吸引,开始产生归属感和维护欲的第一批“铁粉”雏形。
时间在沈清言娓娓的讲述中流逝。当他最终为今天的“华山论剑”专场画上句号时,窗外已是夜深人静。
他站在台上,微微欠身:“今日‘五绝’之风姿,暂且说到此处。江湖路远,山水有相逢。诸位看官,若觉尚可入耳,他日有缘,你我再会于此,共话江湖。”
没有过多的挽留,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有一份从容与期待。
直播画面暗下,在线人数的数字,最终定格在——
305。
从开播时挣扎在两位数的边缘,到结束时突破三百人!虽然对于庞大的网络世界而言,这依旧是微不足道的数字,但对于沈清言,对于这间破旧的礼堂,对于“老沈故事汇”来说,这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
这三百多人,刨去可能的水军和无效账号,代表着至少有上百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在这个夜晚,选择留了下来,听完了这场关于“伪史”的讲述!
台下的大爷大妈们心满意足地陆续离场,还在讨论着洪七公的叫花鸡和欧阳锋的蛤蟆功。侯小天兴奋地跑过来,激动得语无伦次:“沈哥!三百多人!还有打赏!我们……我们是不是要火了?!”
沈清言看着侯小天那因为激动而泛红的脸,看着空旷但仿佛还残留着听众气息的礼堂,脸上露出了一个疲惫却发自内心的、如同春风拂过冰面的温暖笑容。
就在这时,脑海中,太初那带着一丝满意(或许?)语调的声音响起:
“阶段性信力结算完成。本次直播共计收获有效信力源107个,其中高质量信力源1个(陈明远),稳定信力源41个,普通信力源65个。”
“得益于持续稳定的信力注入,尤其是后半段对复杂人性刻画所引发的深度思考与共鸣,当前信力储备总量已达到预设临界点。”
“提示:宿主目前已具备启动一次‘小型区域具现’的基础能量。可尝试具现范围:限于礼堂内部。可具现目标:与已讲述故事强相关、概念清晰、能量需求低的‘氛围’或‘微小现象’。”
“具体权限及操作指南,待宿主状态稳定后传输。”
信力储备……达到临界点了!
可以启动小型区域具现了!
虽然只是局限于这破礼堂内部,虽然只能具现“氛围”或“微小现象”,但这意味着,“言灵具现”系统,终于不再只是一个概念和一次性的新手礼包,而是真正成为了可以持续运用、与现实交互的力量!
种子,已经播下。
虽然只是深埋在冻土之下的、微不足道的几颗,但它们确实存在,并且,在无人看见的黑暗深处,已然开始汲取养分,孕育着破土而出的力量。
沈清言抬头,望向礼堂破旧穹顶上那漏进来的、清冷的星光,眼中的火焰,燃烧得愈发沉静而悠远。
路,还很长。
但第一步,已然稳稳踏出。而这三百零五个数字,以及那达到临界点的信力,便是这第一步,最坚实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