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和氏璧!”贺奔笑着点点头,“和氏璧后来被楚国人搞丢了,楚人张仪被怀疑是偷玉之人,因此被逐出楚国。后来张仪做了秦相,没少坑楚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再后来,和氏璧在赵国出现,秦王派人去找赵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
“完璧归赵!”曹操再次抢答。
“对,就是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贺奔放下刚举起来的茶杯,看向曹操。
曹操已经猜到贺奔要说什么了,便捋着胡须说道:“秦王灭赵之后,从赵王宫中重新找到了和氏璧,然后秦王效仿当年周天子琢‘砥厄’为玺的典故,将和氏璧雕琢成秦国的国玺……也就是……”
曹操的目光转向自己面前桌子上的传国玉玺。
“……也就是这枚传国玉玺。贤弟,我说的可对?”
贺奔点点头:“主公啊,奔有一问。”
“贤弟请讲!”
“周天子若没有那枚‘周天子印,以德配之’的印玺,他就灭不了殷商,建立不了八百年大周天下了么?”
曹操愕然,沉默了许久之后,缓缓摇头。
“秦王没了和氏璧雕琢成的传国玉玺,他就灭不了六国了么?”
曹操继续摇头。
“我高祖皇帝没了这玉玺,就不能斩白蛇起义,击败项羽,建立我大汉江山了么?”
曹操叹气,继续摇头。
贺奔看着曹操,语气平和继续问道:“主公再想想,那董卓把持朝纲,劫掠天子,这传国玉玺想必也是经了他的手。他……可曾因此就‘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了?”
曹操目光一凝,缓缓吐出两个字:“未曾。”
“所以嘛!”贺奔双手一摊,“所以,这玩意儿说到底,就是个‘信物’,是个‘象征’而已,你那么小心翼翼,又是为何呢?”
这一番话,在曹操心中轰然作响。
曹操这才反应过来,我刚才……是不是有些失态了?
想到这里,曹操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眼中最后一丝对玉玺本身的迷醉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比清明的锐利。
没等曹操说什么,贺奔看向站在原地发呆的孙策:“伯符,你是破军营主将,乱世之中,你为保家人平安,带着你的兄弟去接你的家人,合情合理,无需用任何东西抵押在主公这里。”
“你从豫州出发,进入扬州境内。主公会遣人至扬州的刘繇处送信,请他行个方便。你穿越庐江郡之后,便可抵达吴郡。吴郡吴景是你舅舅,等你到了吴郡境内,便请吴太守将你家人送到你军中。随后,你沿原路返回,许褚将军会在豫州汝南郡接应你。”
“至于此物……”贺奔指向曹操面前桌子上的玉玺,“毕竟是皇家之物,主公暂且替你保管。待主公剿灭乱臣、迎回天子之后,由你亲自将此物献给天子。”
贺奔这番话,既是对孙策说的,更是说给曹操听的。
他轻描淡写地就为孙策规划好了最安全稳妥的路线,点明了他舅舅吴景这层关键关系,还安排了许褚接应,彻底打消了孙策孤军深入的顾虑。
更重要的是,他给玉玺的归属定下了完美的基调——不是质押,是“代为保管”,最终要由孙策这个玉玺发现者的儿子“献给天子”。
这既全了孙坚和孙策父子的忠义之名,又给曹操预留了巨大的政治操作空间。
至于你孙策要率破军营南下去接家人,担心主公疑你一去不回……
主公从未疑你,你又何必自寻烦恼,多此一举?
孙策猛的抬头,看向曹操,只见曹操微微颔首,眼神中满是信任与鼓励。
他再看向贺奔,那位先生依旧懒散地靠在座位上,仿佛刚才只是说了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
这一刻,孙策胸中热血翻涌,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与愧疚交织在一起。
他之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竟以为需要献上玉玺才能取信,实在是……羞愧难当!
“主公!先生!”孙策声音有些哽咽,直接双膝跪地,这一次却是心悦诚服,“策……惭愧!策必早日迎回家眷,归来为主公效死力!”
曹操离开座位,上前一步,亲手将孙策扶起,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伯符,早去早回。我在昌邑,等你与和你的家人回来。”然后压低声音,“见到你母亲之后,记得替我向你母亲问安,然后问问你母亲,你与糜家小姐的婚事……呵呵……去吧!早去早回!”
“诺!”孙策重重抱拳,不再多言,转身大步离去,背影挺拔,再无半分犹疑。
至于孙策回去以后,将此事告知周瑜,被周瑜毫不留情的痛批一顿,甚至要押着孙策去曹操面前请罪,这是后话。
……
看着孙策离去,曹操回身,对贺奔感慨道:“贤弟啊,方才若非贤弟当头棒喝,为兄险些被这‘受命于天’四字迷了心窍。”他指着玉玺摇头苦笑,“经你一番剖析,方知此物终究只是死物。得之不足喜,失之不足悲。真正的天命,在兵马钱粮,在民心向背,岂在这一方玉石之上?”
他这番话发自肺腑。若非贺奔用历史典故层层剥开玉玺的神圣外衣,他此刻恐怕还沉浸在“天命所归”的狂热中。
如今想来,自己方才那个见到玉玺就小心翼翼、近乎虔诚的傻逼模样,确实有些可笑。
感慨完玉玺之事,曹操语气转为赞赏:“至于伯符之事,贤弟处置更是妥当。你既全了他的忠义之心,又安了他的顾虑之念,最后那句‘由他亲自献予天子’,呵呵……真是神来之笔。”
贺奔朝着还放在桌子上的玉玺努努嘴:“收起来吧,可千万要放好了,不然当心哪天你家那俩臭小子把这东西找出来,拿着去砸核桃。”
曹操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看着贺奔那副“这东西也就配砸核桃”的嫌弃表情,忍不住放声大笑:“哈哈哈!贤弟啊贤弟,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你敢如此作践这传国玉玺了!”
他一边笑,一边却真的小心翼翼的将玉玺捧起,放回到盒子里,唤来侍卫,低声嘱咐了几句。
那侍卫神色凛然,双手接过玉玺,如同捧着千钧重担,躬身退下,显然是去找一个万无一失的地方妥善收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