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 风险评估室的全息投影台再次亮起,却不再是刺眼的红色预警,而是一幅覆盖全球的 “文明技术发展态势图”。淡蓝色的光线编织出纵横交错的路径,像一张被反复折叠的地图 —— 而其中一条代表 “超导技术” 的红色路径,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像贪婪的藤蔓,缠绕并挤压着其他所有路径的生存空间。
海伦娜站在投影台前,指尖悬在半空,却迟迟没有落下。她的白大褂上还别着南非实验室赠送的 “碳晶体徽章”,那是姆巴佩博士用废弃样品打磨的,此刻在投影光下泛着微弱的光,像一颗被遗忘的星辰。“你看这里。” 她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指尖点向投影图上欧洲区域,“三个月前,这里还有三条并行的技术路径:超导、量子计算、新型储能。现在呢?”
随着她的指尖滑动,代表 “量子计算” 的蓝色路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浅,原本覆盖德国、瑞士的区域,只剩下慕尼黑某实验室的一个微小光点;“新型储能” 的绿色路径更惨,除了中国青海的一个示范项目,其余区域已完全被红色覆盖 —— 标注显示,这些项目的经费在过去两个月内,90% 被挪用至超导领域。“这不是发展,是坍缩。” 海伦娜的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疲惫,她调出 “文明发展模拟系统” 的历史数据,“我们模拟过 12 种技术爆发场景,只有‘单一技术垄断’的场景,会在 50 年内触发‘文明多样性崩溃’—— 就像一片只种玉米的农田,看似高产,一场病虫害就能让整个生态归零。”
陈序走近投影台,指尖穿过红色的超导路径光带,能清晰看到路径下方标注的 “隐藏风险”:东南亚区域的超级细菌感染数据正以每周 17% 的速度攀升,标注着 “抗生素研发停滞导致耐药性失控”;北极冰盖的模拟图上,一道黑色裂缝正缓慢蔓延,旁边的注释是 “气候建模经费削减 60%,预警精度下降至 30%”;甚至连之前被寄予希望的 “超导医疗应用”,在红色路径的末端也出现了分叉 —— 一条指向 “呼吸机轻量化” 的淡绿色支线,正被 “军用医疗舱” 的深灰色支线挤压得几乎消失。
“你给了我们一条捷径。” 海伦娜突然转头看向陈序,灰蓝色的眼睛里映着投影台上的红色路径,像两团燃烧的火焰,“常温超导的突破,本该是打开更多门的钥匙 —— 它能让量子计算机的冷却系统更高效,能让新型储能电池的能量密度翻倍,能让气候观测卫星的传感器更灵敏。可现在,它变成了一扇单向门,我们挤过这扇门后,身后的所有门都在被焊死。”
陈序的指尖落在 “呼吸机轻量化” 的绿色支线上,那里还标注着 “林溪适配型号” 的小字。他想起妹妹第一次用改装的超导呼吸机时,笑着说 “像抱着一团云” 的样子;想起肯尼亚实验室爆炸现场,那些散落的 “超导冷藏疫苗箱” 残骸 —— 那些本该被技术温暖的角落,此刻却在红色路径的阴影里,慢慢变冷。“我以为技术共享计划能平衡这一切。” 他的声音有些发涩,“我们给发展中国家送设备、传方案,至少能让他们守住‘医疗’‘民生’的支线……”
“不够。” 海伦娜打断他,调出 “文明崩溃模拟数据”,屏幕上跳出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若当前技术倾斜态势持续,10 年内全球抗生素耐药率将突破 95%,超级细菌引发的死亡人数将超过新冠疫情;20 年内,因气候建模滞后导致的 “极端灾害应对失误”,可能造成沿海城市 30% 的人口流离失所;而量子计算的停滞,将让人工智能的 “逻辑陷阱” 无法被修正 ——“你以为是在补支线,其实是在给一条正在通向悬崖的主干道,装了几个漂亮的路灯。”
投影台突然震动了一下,红色路径的末端出现了一片模糊的灰色区域,标注着 “未知风险区”。海伦娜的指尖触碰那里,屏幕立刻弹出一行警告:“单一技术依赖度超过 70% 时,文明系统抗干扰能力将降至临界值,任何技术瓶颈或灾难都可能引发连锁崩溃。”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就是我所说的‘死胡同’—— 我们为了走捷径,把文明的‘备用轮胎’全拆了,现在只要超导技术出一点问题,比如原料耗尽、或者出现无法解决的污染,整个文明的车轮都会陷进泥里。”
“危言耸听。” 霍兰德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手里拿着最新的 “超导武器订单汇总”,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洛克希德刚追加了 150 门电磁炮的订单,澳大利亚的钇矿开采量还能支撑 50 年,就算量子计算慢一点,人工智能滞后一点,又能怎么样?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抓住超导这波机遇,巩固我们的全球地位!”
“巩固地位?还是加速坠落?” 陈序猛地转身,指着投影图上那片灰色的 “未知风险区”,“你知道那里模拟的是什么吗?是当超导武器成为各国标配,当原料垄断引发第三次资源战争,当超级细菌在没有新药的世界里蔓延 —— 那不是地位,是坟墓!”
霍兰德被噎得脸色涨红,却依旧嘴硬:“没有捷径,文明怎么进步?难道还要像以前一样,花几十年时间慢慢研究量子计算、慢慢改进抗生素?现在有超导这条快车道,为什么不跑?”
“因为快车道的尽头是悬崖!” 海伦娜的声音突然提高,她调出 “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均衡指数”,曲线在 2025 年出现断崖式下跌,“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纺织机、铁路并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内燃机、化工同步突破 —— 文明的进步从来不是单条路径的冲刺,而是多条路径的协同支撑。你以为超导是快车道,其实是把文明的双腿绑在了一条腿上,跑得越快,摔得越惨。”
解密器突然震动,叶晴发来一条短视频:意大利安全屋的麦田里,林溪正推着改装的超导轮椅散步,手里拿着一支刚摘的麦穗。视频的背景音里,能听到医生的声音:“新型超导呼吸机的效果很好,但全球抗生素短缺,我们储备的青霉素只够再用一个月了。”
陈序盯着视频里妹妹的笑容,突然想起姆巴佩博士说的 “我们只想让疟疾患者用上稳定的冷藏疫苗”,想起印度官员说的 “我们只想让农村用上便宜的电”—— 这些朴素的愿望,本该是文明路径上最明亮的光点,此刻却在红色路径的挤压下,变得越来越暗。他伸手触碰投影图上的红色路径,光带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像灼烧皮肤的火焰 —— 那是知识的圣火,本该照亮文明的地图,此刻却在烧毁地图上所有其他的路径。
“我们还有机会调整吗?” 陈序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他看向海伦娜,“如果我们加大对量子计算、抗生素、气候建模的投入,如果我们推动超导技术向‘协同支撑’而非‘垄断替代’转型……”
海伦娜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机会还有,但不多了。” 她在投影图上划出一道白色的分界线,将红色的超导路径与其他路径隔开,“这道线就是‘文明岔路口’—— 左边是继续走超导捷径,赌 50 年内不会出现致命风险;右边是放慢脚步,重新培育多元技术生态,哪怕会失去短期的战略优势。” 她的指尖落在白色分界线上,“但你看,现在选择左边的国家和资本,已经超过了 70%—— 知识的圣火已经烧到了地图的边缘,我们再不做出选择,连岔路口的痕迹都会被烧光。”
投影台突然暗了一下,代表 “超导路径” 的红色区域又扩大了一圈,吞噬了德国慕尼黑最后一个量子计算实验室的光点。海伦娜叹了口气,关掉投影,评估室重新陷入昏暗,只剩下她胸前的碳晶体徽章还在泛着微光,像文明地图上最后一颗未被烧毁的星辰。
陈序走出评估室时,走廊的灯光正逐一熄灭,像在模拟文明路径的消失。他摸出胸口的解密器,视频里的林溪还在麦田里笑着,手里的麦穗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 那是他最初想要守护的美好,也是文明本该有的样子。他知道,在这个岔路口,他不能只做技术的守护者,更要做文明路径的 “补绘者”—— 哪怕圣火还在灼烧地图,哪怕红色路径还在蔓延,他也要用尽全力,在地图上重新画出那些被遗忘的支线,为文明留住走向未来的另一种可能。
窗外的虚拟街景切换成了星空,无数光点在黑暗中闪烁,像文明发展的无数条可能路径。而其中一颗代表 “超导” 的红色光点,正异常明亮,却也异常孤独 —— 陈序知道,这颗光点的未来,取决于此刻每个站在岔路口的人,选择举起圣火照亮更多路径,还是任由它烧毁所有其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