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乡》的文档被陈序保存在电脑深处,像一个藏在衣柜角落的秘密。他没有立刻尝试 “激活” 这个故事 —— 或许是残存的理智在提醒他,或许是对 “无副作用” 的描述仍存一丝不确定,他只是反复打开文档,逐字逐句地品味那些关于 “无忧梦境” 的描写,仿佛文字本身就能带来安宁。
安全屋的电子钟显示已过清晨六点,窗外的天空泛起鱼肚白,街道上开始出现零星的行人。陈序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起身走到监测屏幕前 —— 这是 “天平” 组织留下的简易监测终端,能实时显示全球范围内与 “现实异常” 相关的基础数据,如情绪波动峰值、社会事件发生率、特殊物质出现频率等。
他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心跳不自觉地加快。按照以往 “故事改写现实” 的规律,《倾城之恋》发布后几小时就引发了审美潮流的初步变化,《紧急拯救》更是在几分钟内造成了网络舆论的剧烈反转。可现在,《无忧乡》已经发布超过三小时,监测终端上的数据却毫无异常 —— 情绪波动曲线平稳得像一条直线,社会事件发生率维持在正常水平,特殊物质列表里也没有出现 “无忧口香糖” 的相关记录。
“怎么会这样?” 陈序皱起眉头,手指在屏幕上反复滑动,试图找到一丝被遗漏的异常。难道是自己的能力减弱了?还是《无忧乡》的描写不够具体,无法引发现实改写?或是…… 那个未知存在的威胁,影响了自己的能力?
一连串的疑问涌上心头,之前被 “无忧梦境” 暂时压制的焦虑,再次开始蔓延。他回到书桌前,打开《无忧乡》的文档,逐字逐句地检查 —— 从 “浅薄荷绿的半透明胶体” 到 “薰衣草与檀香混合的香气”,从 “安神因子的释放节奏” 到 “无忧梦境的具体感受”,每一个细节都描写得足够清晰,足够有 “情感导向”,完全符合以往引发现实改写的条件。
就在他陷入困惑与不安时,安全屋的门被推开,叶晴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报告,脸色比往常严肃几分。她看到陈序盯着监测屏幕的样子,便知道他已经发现了异常。
“你在看监测数据?” 叶晴走到他身边,将报告放在桌上,“总部的监测系统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无忧乡》引发的‘现实波动’几乎为零,这和我们之前的预判完全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 陈序急忙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急切,“是我的能力出问题了吗?还是这个故事本身有问题?”
叶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打开桌上的报告,指着其中一段分析说道:“‘天平’组织的专家团队研究了《无忧乡》的内容,结合以往‘现实异常’的案例,得出了一个结论 —— 你这次创作的《无忧乡》,与之前的故事有着本质区别。之前的《倾城之恋》《紧急拯救》,都是基于‘规则改写’或‘情绪引导’的现实干预,比如改变人们对审美的认知、影响舆论的走向,这类干预不需要实体载体,能通过信息传播直接作用于人的意识,所以起效快、效果明显。”
她顿了顿,指着报告里的另一段文字,继续解释:“但《无忧乡》不同,它的核心是‘创造一种具体的物质’——‘无忧口香糖’,这属于‘物质创造类’的现实改写。这类改写的实现方式,往往比‘规则改写’更隐蔽,也更复杂,它需要一个‘实物锚定’的过程。”
“实物锚定?” 陈序疑惑地重复道,“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概念先行,实物落地’。” 叶晴拿起桌上的一支笔,举例说道,“你在故事里创造了‘无忧口香糖’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会先以‘信息’的形式在现实中传播,比如出现在某个人的灵感里、某个研发团队的项目方案中、某个企业家的商业计划里。当有人根据这个‘概念’,真正制造出‘无忧口香糖’这种实物时,故事的‘现实改写’效果才会真正激活 —— 实物就是‘锚点’,能将故事里的‘概念’与现实世界牢牢绑定,让‘无忧梦境’的效果在现实中显现。”
陈序恍然大悟,之前的困惑瞬间解开。他之前的故事都是直接作用于 “无形的规则或情绪”,而《无忧乡》是创造 “有形的物质”,两者的实现路径完全不同。就像盖房子,前者是直接改变房子的布局(规则),后者则是先设计出房子的图纸(概念),再等待有人按照图纸造出房子(实物锚定),房子造好后,才能真正发挥居住的功能(故事效果)。
“也就是说,现在‘无忧口香糖’的概念已经进入现实,只是还没有实物作为‘锚点’,所以监测系统才没有发现异常?” 陈序问道。
“没错。” 叶晴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这种‘物质创造类’的现实改写,最大的风险在于‘不可控性’。‘概念’传播的路径是随机的,可能会被善良的研发团队获得,制造出安全的‘无忧口香糖’;也可能被追求利益的商家利用,为了效果而添加有害成分;甚至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改造,将‘无忧’变成‘控制’的工具。而且,一旦实物被制造出来,‘故事效果’就会通过实物扩散,影响范围和强度都难以预测,比之前的‘规则改写’更难管控。”
陈序的心脏猛地一沉,他之前只想着通过 “无忧口香糖” 获得精神宁静,却从未考虑过 “实物锚定” 带来的不可控风险。如果 “无忧口香糖” 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 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精神依赖,可能会被用来控制他人,甚至可能成为比网络暴力更可怕的 “精神武器”。
“那我们现在能做什么?” 陈序急忙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恐慌,“能阻止‘概念’的传播吗?能提前找到可能制造‘无忧口香糖’的人吗?”
“很难。” 叶晴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概念’一旦进入现实,就像投入水中的墨水,会迅速扩散,无法彻底清除。我们能做的,只有加强监测 —— 一方面追踪‘无忧口香糖’相关的研发信息、商业计划,一旦发现有人试图制造实物,就及时介入,评估风险;另一方面,加强对特殊物质的管控,一旦‘无忧口香糖’出现,就第一时间控制流向,避免大规模扩散。”
她顿了顿,看向陈序,眼神里带着一丝郑重:“还有一点,你需要做好准备。‘无忧口香糖’的概念是你创造的,它与你的‘共振源’属性有着特殊的联系。一旦实物被制造出来,你很可能会成为‘效果放大器’—— 你的情绪波动、精神状态,都可能影响‘无忧口香糖’的效果强度和范围。所以,你必须尽快调整状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被焦虑和逃避左右。”
陈序沉默了,他看着桌上的《无忧乡》文档,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原本想创造一种 “无害的精神慰藉”,却没想到,这种慰藉背后,隐藏着如此巨大的不可控风险。“实物锚定” 像一把双刃剑,既可能让 “无忧梦境” 成为帮助人们缓解痛苦的工具,也可能让它变成引发新灾难的 “精神毒药”。
“我知道了。” 陈序深吸一口气,眼神里的迷茫渐渐被坚定取代,“我会配合总部的监测工作,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不再逃避。如果‘无忧口香糖’真的出现,我会尽我所能,控制它的效果,避免造成新的伤害。”
叶晴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语气里露出一丝欣慰:“这就对了。‘概念’已经降临,我们无法阻止它的传播,只能做好应对的准备。记住,无论未来发生什么,你都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天平’组织会一直和你站在一起。”
叶晴离开后,陈序再次看向监测屏幕。虽然数据依旧平稳,但他知道,一场看不见的 “概念传播” 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展开,“无忧口香糖” 的实物 “锚点”,或许正在某个实验室、某个研发中心、某个人的脑海里,慢慢成型。
他回到书桌前,关闭了《无忧乡》的文档,不再沉浸于 “无忧梦境” 的虚幻。他知道,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直面风险,做好准备,才能在 “概念” 真正落地时,守护好现实,不让 “无忧” 变成新的 “灾难”。
窗外的阳光越来越明亮,街道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城市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陈序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景象,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这一次,他绝不会再让自己的 “故事” 失控,绝不会再让 “美好” 的初衷,变成伤害他人的工具。他会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好这个充满烟火气的现实世界,等待着 “概念降临” 的那一天,做好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