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过了多久,北离沐宸回来了,进门就看到苏馨宁沉思的样子。他不忍心打扰,便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
苏馨宁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丝毫没察觉到北离沐宸的归来。过了好一会儿,她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一抬头就看见站在门口的北离沐宸。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叫我。”苏馨宁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北离沐宸嘴角含笑,步履轻盈地走上前去,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瞧你想得如此入神,我实在不忍心打断你的思绪。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你如此专注呢?”
苏馨宁闻声转过头来,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她轻轻地拉起北离沐宸的手,柔声说道:“我正在思考关于建立药品作坊和医学院的事宜呢。药品作坊主要是将各种草药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好,然后研磨成颗粒或者制成药丸;而医学院嘛,则是专门教授医术的学堂。”
“学习医术的?馨宝妹妹想法倒是特别,你知不知道,一般厉害的医术都被那些医药世家所掌握,几辈子祖传下来的医术,家门绝技,不外传,要么就是师门传承,同样不外传,甚至很多珍贵的医书也是被医药世家大族或者师门所珍藏,所以能真正掌握系统医学知识的人是少之又少。”
“那民间不是也有大夫吗?”苏馨宁疑惑的问道。
“是,民间也有医者,但是他们的医书多数是通过口口相传,或者通过自已的实践积累而来,事实上,这些民间大夫并未系统的学过医术知识。”北离沐宸耐心的解释道。
苏馨宁听了不由得惊讶了,前世的唐代就有正式的医学机构了——“太医署”,而且那时的管理体系比较接近于现代的医学院校,分为药工、教学、医疗、行政四大部分。“太医署”由药学部和医学部两大部门组成,类似于前世现代医学院校系别差异。医学部又划分为按摩科、针科、咒禁科和医科,类似于院系开设的一些不同专业。而且制度严格,学生除了入学考试之外还要参加规定的月考、季考和年考。在太医署学习九年仍未及格者会被取消学习资格,对于考试成绩优秀者,予以嘉奖。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个体系已经与前世现代的医学院很接近了。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世界竟然还在沿用那套迂腐不堪的制度!也难怪在这个世界里,即使只是看一个普通的感冒发烧,都要花费如此之多的银子,一般的普通老百姓甚至连病都看不起。
“宸哥哥,你看啊,我有一个小小的想法,你能不能帮我选两块地吖?用来建作坊和学院。”她眨着大眼睛,满含期待地看着他,“我想啊,医者不应该只局限于男人,女人同样也可以学习医术呀!而且呢,我觉得女人在某些方面甚至能够学得更好呢!比如说护理这一块,女人通常都比较细心、耐心,更适合去照顾病人。你说对不对呀?”
“馨宝妹妹的想法很特别,而且能给更多女性带来上工的机会,”北离沐宸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赞许,“我这就去办,选两块合适的地应该不难。只是馨宝妹妹,建作坊和学院所需的资金可不少,你可有打算?”
苏馨宁眼睛一亮,自信满满道:“资金的事我应该足够的,而且学院建成后,学生缴纳的学费也是一笔收入。”
“馨宝妹妹,可能那些家境好的贵女,家里一般不会让她们出来抛头露面上学堂的呢,家境不好的人家,估计也付不起学费,这个,馨宝妹妹应该怎么办呢?”
“家境不好的子女来学习,入学的时候可以先赊账,当然了,需要签订合同文书的,等学成毕业出来多少年把账还清。”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却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那些家境贫寒的孩子来说,接受教育可能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途径。然而,经济上的困难往往使得他们无法承担高昂的学费和其他费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先赊账学习,无疑是给了他们一个难得的机会。
当然,这种赊账学习的方式也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信任基础之上。具体怎么实施,还需要我再琢磨琢磨。
“上工的话,比如可以去我的药品作坊,也可以留在医学院当夫子,还可以在我开设的医馆上工,如果边关打仗,也可以受朝廷之邀去边关,等等这些都是上工的方式。”
“宸哥哥会不会觉得连为朝廷办事都要收银子有点不近人情?”
北离沐宸笑道:“馨宝妹妹考虑得很周全。只是若要吸引学生来学院学习,还得有厉害的夫子才行。”
“怎么会呢?医者也是这尘世中人,悬壶济世的前提是,医者护士们也需要吃饭穿衣睡觉,没有银子怎么支撑起这些呢?”
苏馨宁俏皮一笑,说道:“没想到宸哥哥想法如此超前。”
“另外,医学院夫子这事,难不倒我,我可以去拜访那些医术高明的民间大夫,许以丰厚报酬请他们来授课,或者请林老太医还是老大夫或者我师傅他们几个时不时讲一堂课,再加上我自己也能教不少东西呢。”
北离沐宸看着她坚定又充满憧憬的模样,心中满是欢喜,“好,那咱们一起,把这作坊和学院建起来。”
苏馨宁开心地抱住他的胳膊,“有宸哥哥帮忙,肯定能成!”
接下来的几日,苏馨宁便全心全意的画作坊和医学院的图纸,以及需要用到的一些器具的图纸,修改好,确认无误的图纸,苏馨宁会给北离沐宸去安排制作。
北离沐宸和苏馨宁谁有空闲,谁就去工地那边监督一下,不过多数还是苏馨宁亲自去,毕竟,建房工人有不懂的,需要问,她能很直观的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