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村民们都高高兴兴的去田地里摘辣椒,馨宝说了,摘红的,青色的很大个的也可以摘一部分,剩下的继续长。
还老贵收咧,馨宝说的统一3文钱一斤,这辣椒听馨宝说,能结很多的,摘了一茬又一茬的,天呐,当时听到这里的时候,大家不由得惊呼,那他们家有的种了有两亩多地的,那得赚多少银钱啊。
整个苏家村的田里就这么一幕:大家提着背篓挥汗如雨的摘着辣椒,谁也没空多说两句。
等到快傍晚的时候,村民们陆陆续续背着辣椒到作坊里,苏大根几人已经在等着了,苏大根和李氏打秤,苏老大记录,半个多时辰后,全村的辣椒都打好秤入库了,接着便是给大家付银子,每户人家都得到一笔不少的银钱,个个都笑呵呵的背起空背篓回家。
次日
先前说好的来作坊上工的几人已经在作坊门口等着了,苏馨宁带着一个丫鬟和小厮开锁让大家进去,里正也在。
“先和大家说下,这个任何吃食都是有步骤有方子的,大家正式上工前需要签一份合同文书。”
“文书大概是这样的,东家要做到合同文书承诺的事儿,比如一天工钱是15个铜板,包午饭,年节有年节礼,具体什么礼东家决定,还有就是在苏家作坊上工满35年,就可以退休,退休的意思就是说,不用来上工了,但是每个月仍然可以领300文钱,领到生老病死的那一天。”
“工人需要保证,不泄露作坊的任何事出去,包括做辣酱的步骤和方子,一旦发现,不仅要罚银子1万两,还要吃牢饭吃板子。”
“让里正来给大家念一下这份合同文书,觉得自己没问题的就签字盖手印,今天开始上工,不同意这份合同文书就回家去。”
“里正爷爷,麻烦您帮我念一下。”苏馨宁说完把合同文书递给里正,合同文书上已经盖上了属于她一品安国君主的印章。
里正也听明白了苏馨宁说的,拿过合同文书就慢慢的念起来,确保每个每个人都能听清楚听明白。
大家听了都没有异议,这个合同文书就是差不多拿来治那些心思不正的,像她们老老实实上工赚银子,不泄露任何一丁点关于作坊的事儿,就不会罚她们赔银子,还能每天拿工钱,过年过节东家还有礼品发,主要是做够那么多年,她们即使不上工了,也每个月有工钱拿。
这么好的东家,提着灯笼都找不到,不,扛着火把都找不到,傻子才会心思不正干坏事泄露秘密,不止要赔银子还要吃牢饭吃板子。
她们可不傻。
几人想明白了,就纷纷拿过一份合同文书盖手印,苏馨宁一份,工人一份,里正一份,到时再拿一份去县衙备案。
接着便分好几人各自的岗位和要做的事,几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听得很认真,就怕到时没做好,老苏家换人,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工作,一天15个铜板,还包午饭,退休了还能继续领工钱,她们可不能这个名额弄丢了。
苏馨宁分别把几人的分工说完,都确认了一遍大家有没听懂:“大家清楚自已要做的事儿了吗?有没哪里不懂的,不懂的及时问。”
“听明白了。”
“听明白了。”
“那好,那大家开始忙活吧,辣椒都在这边这个库房放着。”苏馨宁指着右手边的库房说道。
“好嘞,那我们去干活了。”几个村民说完就去库房扛辣椒。
苏馨宁看着几人去忙活了,她就带着自家小厮和丫鬟去最重要的那个上工间,拿出两个配方,让两人熟记,一人做一个,她准备先做出来两个:香辣剁椒酱和小米椒下饭酱。
看着两人背熟了,就把方子拿回来放小挎包里,这会第一批辣椒也清理好洗干净剁碎了,有红色的、有青色的,刚好她做一遍给两人看,然后再看看她们做两遍,没问题她才出去溜达两圈,其他工位的工人也没什么问题,她才回家去,就让自家老爹看着就行了。
“乖宝,回来了,来吃点豆腐花垫垫肚子,这是你刘婶刚拿过来没多久的,奶盖好了,放好了糖,还热乎的。”李氏看到苏馨宁回来就去灶屋端来一碗豆腐花。
“好哒,谢谢奶。”苏馨宁坐下就吃起来了,嗯,时不时吃一碗还真是美味。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作坊也到了下工时间,做好的辣椒酱苏老大已经按照苏馨宁说的方法保存起来了,留了一大罐,给每个人分了一些,剩下的苏老大就扛回家,装小瓶罐的,明天分给交好的人家尝尝味儿。
上工的几人拿到辣椒酱后,不由得惊喜了,没想到她们也能吃到这新鲜吃食,上工的时候,她们不断的闻着那边灶屋传来的香味,香得口水直咽。
几人兴高采烈的回到家,家里老人也做好了晚饭,几人的婆婆知道自家儿媳妇去作坊上工,一天15个铜板,还包午饭。
连忙保证以后的一日三餐她来做,儿媳妇只管每天准时去上工就行,早上起来直接吃早饭,下工回来就能吃晚饭。
所以几人回到家里,晚饭已经做好了,几人就拿出从作坊里带回来的辣椒酱拌饭吃。
大家夹了一筷子尝尝,天啊,没想到闻着香,这吃起来更香,香香辣辣的,特别下饭,用这个辣椒酱拌饭,不用菜都能吃掉两大碗。
“儿媳妇,这么好的东家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记住了,苏家三房肯用咱们,是看得上咱们,你可要好好干,别好那套偷奸耍滑的戏,作坊里的事儿也别往外说,知道吗?”
上工的几人回到家吃晚饭时,都发生这一幕。
“娘,您就放心吧,我省得,我可不做那等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别说往外说了,就是在咱自已家也不说,万一哪天娃子嘴巴没个把门的,把听到的往外说了,那岂不是对不住东家嘛?”
“知道就好,这么做是对的。”没想到婆母不生气她连家里都不说,居然还觉得她是对的,也是,现在村里谁不对苏家三房感恩的,只要是对苏馨宁家有坏处的事,她们都不兴去干。别说干了里正不放过,就是村民们估计都得合伙把她们赶出苏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