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哲的画笔
午后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洒在李家老宅偏厅的地毯上,暖融融的。徐静婉正陪着李蓉喝茶,汇报着与华盛合作后续的一些细节安排。李蓉听着,偶尔颔首,神色虽谈不上热络,但已没了往日的锐利与审视,气氛是难得的平和。
小哲安静地坐在不远处的窗边,面前支着画架,正专注地涂抹着色彩。他的小世界似乎永远与周遭的成人议题隔着一层透明的薄膜,只有画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证明着他的存在。
徐静婉的汇报告一段落,李蓉端起茶杯,目光不经意地扫过窗边的小哲,随即微微顿住。
小哲似乎画完了,他放下画笔,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张画纸,没有像往常一样第一时间递给离他更近的徐静婉,而是赤着脚,踩着柔软的地毯,一步步走向李蓉。
他的动作有些迟疑,大眼睛里带着一丝怯生生的期待,将画纸举到李蓉面前。
李蓉有些意外,放下茶杯,接过了那张画。
画纸上,用的是浓烈而大胆的色彩。背景是深沉的蓝紫色,如同夜幕。画面的中心,是坐着的李蓉。她没有穿平日里那些线条硬朗的套装,而是被小哲画成穿着一件暖橙色的、线条柔软的长裙。她的脸上没有惯常的严肃,嘴角甚至被画出了一个微微上扬的、极其生涩却努力表达的弧度。最传神的是她的眼睛,小哲用了亮晶晶的黄色点缀瞳孔,让那双总是透着精明与冷静的眼睛,在画中竟显得有几分温和。她的膝上,放着一本摊开的书,书页是空白的,仿佛等待着填充。而在她的脚边,用稚嫩的笔触画了一只蜷缩着的、毛茸茸的橘色小猫。
这完全不是平日里那个威严、疏离的李家姑姑。这是一个被孩子的视角柔和了棱角,甚至透出几分孤独与寂寥,却又被暖色和那只想象中的小猫赋予了温度的形象。
李蓉拿着画纸,久久没有说话。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画纸的边缘,目光牢牢锁在画中那个陌生的自己身上。她看到了孩子笔下那份小心翼翼的亲近,也看到了自己被剥离了所有社会身份和防御外壳后,最本真的、或许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某一面。
徐静婉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没有打扰。她能感觉到李蓉周身那股常年不化的冰冷气息,似乎正随着目光在画作上的流连,一点点地消融。
过了好一会儿,李蓉才缓缓抬起头,看向依旧站在她面前,有些紧张地绞着手指的小哲。她的声音比往常低沉了许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画的是我?”
小哲用力地点了点头,大眼睛紧紧盯着她,似乎在等待评判。
李蓉的视线重新落回画上,看着那只橘猫,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最终,一个极其轻微、几乎算不上是笑容的弧度,在她唇边短暂地停留了一瞬。她抬起手,似乎想习惯性地拍拍小哲的头,但中途又顿住,最终只是轻轻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画得……很好。”她说,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温和,“谢谢小哲。”
小哲的眼睛瞬间亮了,像是落满了星星,他害羞地抿嘴笑了笑,转身跑回了自己的画架旁,重新拿起了画笔,周身都洋溢着被认可的快乐。
徐静婉适时地开口,声音轻柔:“小哲观察得很仔细。他说,姑姑看书的时候,这里,”她指了指画中李蓉眼角被点亮的黄色,“是暖的。”
李蓉闻言,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震。她再次看向那幅画,目光复杂。一个被所有人畏惧、疏远,甚至被自己亲生侄子都难以靠近的人,内心最深处的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暖意,竟然被这个敏感而封闭的孩子,用他最纯粹的方式捕捉并表达了出来。
她将画纸仔细地卷好,握在手中,仿佛那是什么珍贵的易碎品。她没有再看徐静婉,目光望着窗外,语气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但底下却似乎涌动着别样的情绪:“孩子的心,最是透亮。”
她站起身,拿着那幅画:“我还有些事,先上去了。”
徐静婉起身相送:“姑姑慢走。”
李蓉点了点头,拿着那幅画,步履比平时略显缓慢地离开了偏厅。
徐静婉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楼梯转角,心中一片澄明。她知道,小哲的这幅画,比任何言语的辩解、任何商业上的成就,都更具力量。它像一把无形的钥匙,不经意间,叩开了李蓉心中那扇紧闭已久的心门。
冰层的裂痕已然出现,温暖的阳光,正悄然渗入。而这一切,始于一个孩子最真诚的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