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整个棉纺厂基地仿佛一台开足马力的战争机器,在金钱的疯狂燃烧下高速运转。
唐浩转入红土矿业那十个亿的资金,如同打开了泄洪闸,超过一半的巨额款项通过各种渠道兑换成美金,然后化作了堆积如山的军火。
自动步枪、轻机枪、通用机枪、狙击步枪、火箭筒、迫击炮、成箱的手雷、炸药、子弹……采购的规模之大,几乎足以武装一个千人规模的加强营。
仓库早已堆满,后来者只能暂时存放在经过加固的厂房里。
与此同时,赵刚从土挝红土矿业带来的二百四十名队员也全员加入,与原有的一百名精锐以及部分表现优异的新人,共计三百四十名龙国核心队员,一同投入了地狱般的强化训练。
训练重点从单兵技能转向多兵种协同作战,尤其是针对园区攻坚的战术配合。
而那二十台经由刘伟采购、随勘探队秘密运抵的“农业无人机”,更是成为了训练的重中之重。
那二十名精选出来的小伙子,在王强找来的前侦察兵指导下,日夜不休地进行操控训练。
超视距飞行、复杂环境悬停、夜间红外拍摄、多机协同侦察、以及最关键的——将高清实时画面通过那二十台配备了天量流量的5G手机,稳定传输到后方指挥中心的屏幕上。
唐浩要求,这支无人机分队必须成为部队的“千里眼”,确保在未来的战斗中,能将敌情洞察秋毫,将己方伤亡降到最低,理想状态甚至是“无伤”拿下第一个目标。
时间来到三月底。
唐浩麾下可战之兵已达四百五十人。
其中,他绝对信任的龙国核心队员三百四十人;
梭温旧部五十人;
吴奈温旧部六十人。
对于那110名收编的土缅籍士兵,唐浩采取了极其谨慎的措施。
他没有让他们保持原有编制,而是全部打散,以“插花”的形式,分散编入以龙国队员为骨干的各个班排之中。
几乎是每3-4名龙国队员,中间就插入一名土缅籍士兵。
如此一来,在语言不通、且被分割孤立的情况下,这些土缅籍士兵即便心有异志,也绝难形成有效的反抗力量,更能在无形中被龙国队员同化和监督。
三月二十五日,黎明。
唐浩留下王强率领一百人驻守迈扎央基地,确保后路无忧。
他自己则亲率三百五十名精锐,乘坐二十辆中巴车,由那三辆满载重武器和弹药的军卡押后,如同一条钢铁长龙,浩浩荡荡地驶出棉纺厂,朝着北方——帕敢地区的方向进发。
队伍很快进入果敢地区的地界。
果敢同样军阀林立,关卡众多。
在通过一处重要隘口时,他们被一队当地军阀士兵拦了下来。
带队的小军头看着这支装备精良、杀气腾腾的队伍,心里直打鼓,硬着头皮上前盘问:“你们是哪个部的?
这么多人,这么多车,要去哪里?”
这时,梭温和吴奈温这两个“傀儡”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两人按照事先排练好的,摆出地方军阀头目特有的倨傲神态,越众而出。
梭温冷哼一声,用土缅语喝道:“瞎了你的狗眼。
我们是迈扎央的梭温和吴奈温。
怎么,老子在自己的地界上调兵,还要跟你汇报?”
吴奈温则在一旁,故作怒气冲冲地补充道:“告诉你们头儿,我们这次是去找帕敢tt园区的吴哥算账。
那个王八蛋,在老子的赌场输了一百亿(土缅币)。
居然敢赖账,还仗着带了几条破枪强行闯关跑了。
真当我吴奈温是泥捏的?
这次不把他tt园区掀了,老子跟他姓。”
一百亿土缅币(折算下来也是巨款)的赌债纠纷。
这个借口既充分展现了出兵的理由(讨债),又符合地方武装之间常见的冲突模式,更巧妙地掩盖了唐浩队伍的真实身份和目的。
那军头一听,头都大了,涉及这种巨额纠纷和两个地方势力的火拼,根本不是他能做主的。
他连忙点头哈腰,一边稳住梭温等人,一边火速用无线电向上级汇报。
果敢的军阀头目接到报告,一听是tt园区的吴哥惹了麻烦,对方是来“讨债”的,非但没有阻止,反而乐见其成。
tt园区在帕敢势力不小,如果能和迈扎央来的这帮人拼个两败俱伤,他正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放行,让他们过去。
别拦着人家去‘讨债’。”上头很快下达了指令。
得到放行命令的军头如释重负,赶紧示意手下搬开路障,脸上堆起笑容:“原来是梭温头领和吴奈温头领,误会,都是误会。
您二位请。
祝您二位马到成功。”
唐浩的部队,就这样借着“赌债纠纷”的完美幌子,大摇大摆地穿过了果敢地区,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的阻挠,顺利抵达了帕敢地区的边缘地带。
真正的目标——tt园区,已经遥遥在望。
复仇的火焰,即将点燃帕敢这片罪恶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