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盆地的地脉监测镜突然蒙上层灰雾时,张叙舟正用生物圈生脉仪扫描地表植被根系。
镜面中的银蓝色能量流像褪色的旧布 —— 植被退化引发的生物圈能量流动效率骤降 25%,让地脉失去了最关键的 “生机能量” 补给。灰败纹像贪婪的霉菌,顺着管道内壁疯狂蔓延,每扩张 1 厘米,沧江上游的能量转化效率就暴跌 3%,此刻已顽固地停留在 55%(正常值 100%)。护江力监测仪的数值从 x1.58 倍( 点)断崖式跌至 1.57 倍( 点),面板边缘泛着枯黄色的 “生机碎屑”,像被抽干汁液的树叶,而监测镜反射的地脉投影中,最粗的主干已出现 0.3 毫米的 “活性断层”,能量流通过时会发出细碎的断裂声。
“草原湿地的地脉快成‘枯骨’了!” 苏星潼的双域银簪在全息沙盘上震颤,簪尖投射的三维模型里,湿地地脉的银蓝光流已黯淡如残烛,土壤下的根系网络与地脉接口处凝结着层灰白色的 “灰败垢”,“刚收到的《全球生态监测年报》显示:这种‘地脉失活’正以每小时 4 公里的速度扩散,再这样下去,八天后雨林盆地的主干会像风化的枯木般崩裂!”
全球地脉节点的灰败危机如枯萎病般蔓延,所有异象均困于地球生物圈及地表:
三星堆青铜神树的西南枝突然枯黄,叶片上的脉络与地脉灰败纹完全重合,树底新出土的明代《农政全书》抄本突然显影,其中 “草木枯则脉衰,草木荣则脉盛” 的记载旁,手绘的 “生脉点分布图” 与生脉仪标出的森林 - 湿地交界带完全吻合,只是图中 “生机源” 被灰败纹覆盖,仅剩 “雨林”“草原” 两处字样还泛着淡绿光;
沧江上游的地脉接口处,能量流撞击灰败纹的 “沙沙” 声此起彼伏,监测站的转化仪显示,每传输 100 单位能量,就有 45 单位被灰败纹吞噬,江岸边的灌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露出的根系上,能量结晶因失活而剥落,像碎裂的指甲;
最棘手的是草原湿地 —— 地脉管道的透明投影中,灰败纹已织成封闭的网,银蓝色能量在网中挣扎成困在茧中的蝶,护江队员用生机液喷淋管道,液体接触灰败纹的瞬间就化作白雾,管道表面的温度从 48c骤降至 22c,比正常生机状态低 26c,湿地边缘的珍稀草木正成片倒伏。
“善念值从 52.5 亿掉到 52.3 亿了!” 老郑举着平板在生机碎屑中踉跄,屏幕上护江 App “生物圈失衡” 话题的恐慌视频占比升至 76%,置顶画面里,草原湿地的护江队员正用铁锹撬开地表,试图直接向地脉注入草木能量,却被反弹的枯败能量震得虎口开裂,锹尖接触的土壤竟泛起灰白色,“星穹研究院的直播弹幕全在刷‘活性丧失’,网友都在问‘地脉会不会变成死脉’……”
张叙舟突然将生物圈生脉仪按在《农政全书》的手绘地图上。仪器的生物能量线与古图的草木分布走向重叠的刹那,屏幕弹出组翠绿色坐标 —— 这是 “地脉 - 生物圈共生敏感区”,恰好落在全球 24 处森林 - 湿地交界带,其中雨林盆地的腐殖土区、草原湿地的根系密集区、沧江上游的灌木林带,正是当前灰败最严重的区域。他指尖抚过仪器边缘的雀纹,突然想起五年前在废品站收购的旧生态仪,仪盘残留的植被覆盖率刻度此刻与灰败纹的扩张轨迹形成完美嵌合,当时仪盘背面刻着的 “草活则脉生” 四个字,竟与生脉仪新生成的参数提示完全一致。
【触发符号:旧生态仪的植被刻度】【痛感层级:中度枯涩麻感】
那时他以为是普通的仪器磨损,直到此刻看着刻度与灰败纹共振,突然明白:生物圈能量失衡的本质,是人类忘了植被自带的 “生机密码”—— 就像生态仪能通过刻度预判植被健康,森林 - 湿地交界带的某些珍稀草木本就是滋养地脉的 “能量泉眼”,只是被植被退化引发的失活阻断了。
“青铜神雀显阵了!” 苏星潼的惊呼刺破沉闷的能量摩擦声。雨林盆地的上空,神雀群突然展开翅羽,在地表植被上方织出 “生物滋养符阵”,阵眼处的鎏金古篆显示:需注入 35% 的地表生态数据、30% 的地脉草木能量、35% 的善念值(约 23 亿)才能激活,“但现在善念值还差 2.7 亿,符阵的生机带只能覆盖 15% 的灰败区!”
星穹研究院的实时数据同步弹出:全球生物圈观测站每小时能提供 2100 组地表生态数据,地脉草木能量可从草原湿地的珍稀草木中抽取,但善念值的缺口必须靠人类行动填补 —— 护江 App 紧急上线 “虚拟植被培育” 入口,用户通过调整手机屏幕上的符阵密度(模拟适配植被退化后的能量流动),每
万次有效操作就能为符阵补充 0.5% 的能量。
全球网友的响应如春雨般涌来:
雨林盆地的生态站在生脉坐标处埋下 “草木引导器”,器身的微生物涂层与腐殖土接触的瞬间,翠绿色生机带立即扩张 12%,主干的转化效率振幅缩小 20%;
印度的农业博物馆上传 16 世纪的 “草木旺脉图谱”,数据与符阵的古篆形成叠加,使草原湿地的地脉光流增亮 0.4 个明度,监测镜的灰雾开始消散;
肯尼亚的稀树草原,护江队员在根系密集区摆放 “生机石”(含高活性腐殖质的火山岩),石块排列的轨迹与生脉仪的生物能量线同步,每块石头都化作善念值光点,汇入符阵的淡绿光流。
当第 1.9 亿次操作完成时,青铜神雀的符阵突然爆发出环形光带,在 24 处森林 - 湿地交界带同时形成 “翠绿色生机带”。张叙舟盯着监测屏上的数字 —— 善念值恰好补足 23 亿,护江力虽未回升,却在
点稳住阵脚,12 处灰败地脉已有 5 处明显缓解,沧江上游的转化效率上升 18%,最细的支脉重新泛起银蓝色光晕。
“但灰败纹还在扩张。” 苏星潼的银簪指向沙盘右上角,那里的灰败覆盖率曲线正以每日 6% 的幅度上扬,“生脉仪预测:未来 25 天植被退化会持续加剧,192 小时内达不到生机平衡,雨林盆地的主干会先失去活性,能量停滞可能引发全球地脉连锁失活!”
话音未落,三星堆青铜神树突然抖落五片枯叶。叶片落地的瞬间,竟在地面拼出《农政全书》中缺失的 “生脉口诀”:“草茂则脉通,叶盛则能流”,树顶的枯黄枝丫向草原湿地倾斜 7 度,像在指引人类回归最朴素的生机智慧。
监测站外,雨林盆地的地表被翠绿色生机带映照成碧玉色。张叙舟知道,这只是生物圈脉生战的开始,那 23 亿善念值凝成的符阵此刻像层薄冰,而真正的考验,还在 192 小时后的灰败扩张峰值里。
护江 App 的直播画面中,星穹老院士举着《农政全书》复刻本对着镜头:“四百年前的农学家就说‘地脉如肌,草木如发’—— 他们早就在教我们,与生物圈共生的秘诀,从来不是强灌能量,而是让草木自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