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不敢耽搁,让李春梅她们先在院里等着,自己开车直奔县委大院。
他以为是商量白河公社搬迁的具体事宜,没想到一进李书记办公室,李书记就笑眯眯地递给他一个牛皮纸信封。
“卫东啊,看看这个!”
“李书记!是什么好东西啊!您这么神神秘秘的!”
陈卫东疑惑地打开,抽出一张印制精美的纸张,上面赫然写着——“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
专业是机械设计与制造,特别备注:代军方委培生,成绩优异者可申请灵活授课方式。
“这……李书记,这是……”陈卫东又惊又喜。
李书记哈哈大笑:“为了你这大学资格,杨司令可是亲自给学校领导和国防科工委的老战友打了电话!”
“哈工大那边看了你的成绩和履历,尤其是你在基层搞的这些机械改良和民兵建设,非常欣赏,这才破格录取,还给了这么宽松的条件!你小子,可要珍惜啊!”
“是是是!感谢组织!感谢杨司令!感谢李书记!我一定珍惜这个机会,绝不辜负期望!”陈卫东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哈工大!这可是顶尖的工科圣殿!
然而,李书记又拿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信封,拍在桌上,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麻烦就麻烦在这里,你也看看这个!”
陈卫东打开一看,更是傻眼——吉省大学录取通知书!专业是经济管理。
“怎么……怎么会有两个?”他彻底懵了。
李书记无奈地摊摊手:“我这边也托了省教育厅和老同学的关系,想着吉大是本省龙头,各方面也方便……”
“只是……没想到两边都这么给力,通知书几乎是同时到的!”
“这下可好,你自己选吧,去哪边?”
陈卫东拿着两份沉甸甸的通知书,陷入了沉思……
吉大,离家近,专业对口他目前搞的经济管理,未来对秀山屯、白河公社的发展有直接帮助!
哈工大,顶级学府,军工背景,机械专业正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石,而且有军方委培的背景,未来可能接触到更高层面的技术和资源……
他深思良久,脑海中闪过国家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轨迹,尤其是重工业和高科技领域的奋起直追!
他抬起头,眼神慢慢变得坚定起来:
“李书记,我选哈工大。”
“哦?说说理由!”李书记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首先,感谢您和吉大的厚爱!”
“但我觉得,咱们国家要实现真正的富强,光会管理还不够,必须要有扎实的工业基础,尤其是高精尖的制造技术!”
“哈工大在这方面……是权威!”
陈卫东条理清晰地分析,“其次,我是军人出身(县武装部职务),对部队有感情,也希望能为国家国防建设尽一份力。”
“哈工大的军工背景和这个委培生身份,对我来说是更好的平台!”
“最后,我相信,学好扎实的工科技术,未来无论是对咱们秀山屯的农机改造、产业升级,还是对探索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制造,都会有更深远的帮助。”
“我想为国家,也为我们脚下的土地,做点更基础、更实在的事情!”
李书记听完,眼中赞赏之色更浓,他用力拍了拍陈卫东的肩膀:“好!有志气!有格局!我没看错人!那就这么定了,去哈工大!吉大这边,我去解释!”
揣着哈工大的录取通知书,陈卫东心情澎湃地回到了秀山屯。
屯子里虽然走了大批知青,但并没有显得冷清。
空出来的房子和教室被迅速利用起来,挂上了“秀山屯幼儿园”、“秀山屯小学”、“秀山屯中学”的牌子,还有几排房子改成了职工宿舍和临时招待所……
那些暂时还没收到通知书或者决定留下的知青,住宿条件改善了不少,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要么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要么热火朝天地商量着明年屯子里各个岗位的工作安排,充满了对新一年的期待。
大年二十七,最后一批录取通知书终于姗姗来迟,所有过线的考生都如愿以偿地拿到了通往大学的“通行证”。
晒谷场上再次上演了激动人心的相拥而泣,屯子里杀猪宰羊,为这最后一批即将远行的学子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
热闹过后,屯子终于彻底安静下来,虽然为大家的前程高兴,但看着突然空荡不少的知青点和熟悉的面孔离开,社员们心里都弥漫着浓浓的不舍……
大年二十八,陈卫东的家里却温暖如春。
沈清如、沈玉茹、韩婧、李春梅、小石头、妞妞都聚在一起,忙着扫尘、贴窗花、准备过年的吃食。
黑子和小白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弄得雪花飞溅。
小玉则悠闲地蹲在房檐下,眯着眼睛打盹,偶尔瞥一眼院子里撒欢的狗儿子,一副“不与傻狗一般见识”的高傲模样。
厨房里飘出炖肉的浓香,欢声笑语不断,一片温馨祥和。
陈卫东看着正在和面的沈清如和剁饺子馅的沈玉茹,忍不住问:“清如,玉茹,这都快过年了,你们……今年怎么打算的?要不要回金陵陪叔叔阿姨?可别耽误了团圆。”
沈玉茹立刻撅起嘴,挥舞着沾满面粉的手:“哼!卫东哥哥你这是要赶我们走吗?就不走!我们就在这儿过年!”
沈清如也抿嘴笑道:“放心吧,我们跟爸妈说好了。”
陈卫东心里暖暖的,却还是有些过意不去:“我不是赶你们,是怕叔叔阿姨担心……”
他的话音未落,院门外突然传来了拖拉机的“突突”声,紧接着,一个熟悉而慈祥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们有啥好担心的!她俩在哪,我们就在哪过年!”
只见沈柏儒和苏宛贞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笑吟吟地走了进来!
“爸!妈!你们不是三十才能到吗?也不提前说一声,我跟卫东哥哥去接你们……”沈家姐妹惊喜地叫出声,抱着母亲撒娇起来。
还没等陈卫东反应过来,门口又涌进来一群人!
“还有我们!”
陈卫东定睛一看,竟然是顾翰霖、吴曼青、楚建国、宋志刚(他选择留下)以及他们的家人!他们竟然都没留在省城过年,全都回到了秀山屯这个他们视为第二故乡的地方!
“顾工!吴教授!楚工!宋哥!你们……你们都回来了?!”陈卫东又惊又喜,声音都有些哽咽。
顾翰霖爽朗地大笑:“是啊!卫东,秀山屯以后就是我们的家,过年当然要回家过!”
吴曼青也温柔地笑着:“在外面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还是回到这里,心里才踏实!”
看着满屋子熟悉而亲切的面孔,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和更深的情谊,陈卫东的眼眶湿润了……
这个年,注定是一个真正团圆、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年!
秀山屯,用它的包容和活力,将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人,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