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闲下来两天,陈卫东就让老书记赵德顺叫走去县里开会了……
县里的年度总结大会,气氛热烈而隆重!
当念到“白河公社秀山屯大队”因经济发展成就特别突出,荣获“先进生产集体”红旗和奖状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陈卫东、赵福贵、王振军三人走上主席台,从县委李书记和王县长手中接过那面鲜红的锦旗和装着奖状的镜框。
赵福贵激动得手有些抖,王振军则是昂首挺胸,与有荣焉!
陈卫东面带微笑,从容不迫,但在接过奖状,与坐在主席台一侧的县革委会副主任于平泽目光短暂交汇时,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果然,在随后的发言环节,于平泽接过话筒,先是照例表扬了秀山屯的成绩,但话锋随即一转,语气变得意味深长:
“秀山屯的同志们,确实能干,敢闯敢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啊!这说明,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埋头苦干,就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不过嘛……”
他拖长了语调,目光扫过台下:“我们也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共同富裕!”
“一个大队富了不算富,整个公社、整个县都富起来,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我听说,秀山屯今年集体积累了不少资金?这很好嘛!有了家底,更要考虑‘顾全大局’!”
“比如……要想一想如何带动后进的兄弟大队,比如青山大队这样的,一起发展,实现‘先进带后进’,这才是一个先进集体应有的觉悟和担当啊!”
这番话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暗藏机锋,直接将秀山屯架在了火上!
台下不少干部的目光都投向了陈卫东他们,有羡慕,有同情,也有等着看戏的……
赵福贵和王振军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王振军更是气得拳头攥紧,恨不得站起来理论。
轮到陈卫东代表秀山屯发言时,他稳步走上讲台,神色平静,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县委书记和县长脸上,声音清朗而坚定:
“感谢县委、县政府的表彰,感谢于副主任的勉励和提醒!”
“秀山屯能取得一点成绩,首先归功于党的政策指引,归功于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更是我们秀山屯全体社员、知青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结果!这面红旗,这份荣誉,属于秀山屯的每一个人!”
他巧妙地将功劳归于集体和政策,避开了个人锋芒。
接着,他话锋一转:
“于副主任提到‘共同富裕’、‘先进带后进’,我们秀山屯完全赞同,并且一直在积极实践!”
“我们愿意,也将继续毫无保留地向各兄弟大队分享我们的种养殖经验、技术要领。”
“比如我们的生态稻田模式、果园嫁接技术,都可以免费提供指导和部分优质种苗,而且……我们也已经和各大队签署了帮扶协议,并承诺提供援助!”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诚恳而略带沉重:“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秀山屯本身也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底子还很薄……”
“我们规划中的机械化升级、饲料厂建设、山货加工厂、甚至未来的果品罐头厂,都需要持续不断的、巨大的资金投入!”
“我们那点集体积累,对于实现这些目标,让秀山屯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富裕路,还远远不够,甚至可说是杯水车薪。”
他看向县委书记和县长,掷地有声地承诺:“请县委、县政府放心!秀山屯绝不会满足于现状,更不会守着一点钱吃老本!”
“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在三年内,让我们白河公社的集体经济总收入,在现有的基础上,每年都能实现翻一番!”
“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当好这个排头兵,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整个白河公社共同前进!”
这番话,既表明了困难,堵住了直接要钱的口子,又描绘了宏伟蓝图,表达了进取心,更将格局提升到了整个公社的高度。
县委书记和县长听得频频点头,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县长更是直接表态:“卫东同志说得好!发展才是硬道理!秀山屯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精神值得肯定!”
“县委县政府支持你们大胆干!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向我们汇报!”
于平泽脸色有些难看,但见主要领导表了态,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勉强笑了笑……
会后回到秀山屯,陈卫东立刻召集核心班子开会,通报了县里的情况。
“他娘的!这不是明抢吗?”王振军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气得一拍桌子,“咱们辛辛苦苦挣的钱,凭啥要拿去填别人的无底洞?”
“就是!当初咱们困难的时候,谁帮过咱们?”李向阳也愤愤不平。
赵福贵吧嗒着旱烟,眉头紧锁:“卫东啊,这于副主任看来是盯上咱们了,以后怕是少不了麻烦。抽时间你跟老书记聊一下,让他给拖个底儿……”
陈卫东安抚众人:“大家别激动,生气解决不了问题!”
“越是有人眼红,咱们越要团结,越要把事情做得更扎实,让他们找不到把柄!”
他迅速部署:
“文韬、向阳,你们近期多往省城跑跑,眼瞅着又快过节了,跟军区赵政委、农科院那边的联系不能断,该走的礼数走到,把咱们的关系网维护好,这是咱们的‘护身符’!”
“振军哥,福贵叔,你们多跟老书记赵德顺沟通,公社这边的基本盘一定要稳住!”
“所有产业,账目必须清清楚楚,每一分钱的来龙去脉都要有据可查,随时准备接受检查!”
“同时,咱们答应分享的技术和种苗,要立刻落实,动静搞大点,显得咱们高风亮节!”
“但!资金投入,必须严格按照咱们自己的发展规划来,谁来说情都不行!”
众人见陈卫东思路清晰,应对得当,情绪也慢慢稳定下来,纷纷表示听从安排……
与此同时,高考备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距离考试还有不到一个月,夜校里灯火通明,学习气氛紧张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陈卫东看到大家既要复习,还要兼顾工作,实在辛苦,便向县里提议,让所有备考考生暂停手上工作,全力冲刺复习!
这个提议得到了县委书记的大力支持,很快在全县推行,考生们得知后都感动不已。
陈卫东还组织全县进行了三次全真模拟考试。
沈清如基础扎实,发挥稳定;沈玉茹则在陈卫东和姐姐的帮助下,疯狂突击自己的弱科数学;刘爱苗、周文韬等人也全力以赴!
陈卫东还把韩婧从羊城寄回的、同样优异的模拟考成绩告诉大家,还有一些羊城那边的学习资料供秀山屯这边参考学习,形成了南北呼应、互相激励的良好氛围……
深夜,陈卫东从大队部忙完回来,看到沈清如还趴在炕桌上,就着昏黄的灯光演算习题,单薄的身影让人心疼。
他轻轻走过去,将一件厚外衣披在她肩上。
沈清如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疲惫,看到是他,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你回来了,饿不饿?我去给你冲一杯麦乳精……”
“我不饿,你学习也别太累着了。”陈卫东低声说,伸手理了理她鬓边散落的发丝。
沈清如顺势靠进他怀里,汲取着他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轻声说:“没事,就快熬出头了。”
两人静静相拥,窗外是凛冽的寒风,屋内却弥漫着无声的温情。
这时,沈玉茹端着一个搪瓷盘走了进来,上面放着三杯冒着热气的麦乳精。
她看到相拥的两人,脚步顿了一下,眼神微微一黯,但很快又扬起笑容,俏皮地说:“喏,麦乳精到!革命同志也要注意身体嘛!姐,卫东哥哥,快趁热喝!”
沈清如有些不好意思地从陈卫东怀里直起身。
陈卫东接过杯子,看着沈玉茹明明在意却努力装作大度的样子,心里既感动又有些歉疚和心疼。
沈玉茹把杯子塞到姐姐手里,自己端起一杯,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然后满足地叹了口气:“啊!真好喝!一下就活过来了!”
姐妹俩相视一笑,某种默契在眼神中流淌。
看到陈卫东来了,沈母也走进屋来,送些点心,嘱咐他们仨要注意身体,尤其催促陈卫东也不能大意,工作要放一放,抓紧备考……
看书学习到深夜,姐妹俩便默契地一左一右,硬拉着陈卫东不让走。
“那边屋子冷死了,就在这儿将就嘛!”沈玉茹抱着他的胳膊撒娇。
沈清如虽不说话,但眼神里的期盼同样明显。
最终,陈卫东总是“无奈”地被她们按在炕中间,两人一人搂着他一条胳膊,像两只寻求温暖和安全的小兽,很快便发出均匀的呼吸声沉沉睡去。
留下陈卫东望着糊着旧报纸的顶棚,感受着左右传来的温热和少女馨香,身体僵硬,内心备受甜蜜的煎熬,只能苦笑着默念沈伯父的告诫,艰难地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