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大半天的奔波,卡车“嘎吱”一声停在秀山屯大队部门口,扬起一片尘土。
陈卫东率先跳下车,看着闻讯赶来的乡亲们,脸上露出了笑容,暂时将路上沈家姐妹那点小情绪抛在脑后。
沈家姐妹也跟着下了车,乖巧的来到沈父沈母面前,说起了这次去省城拿到工作指标的事儿……
“卫东你可回来啦!”
“哎呀!这么多东西!好家伙……这是缝纫机?足足有五台!”
“居然还有五辆自行车!大伙快来看啊……”
社员们呼啦啦围了上来,看着车斗里崭新的缝纫机和自行车,眼睛都亮了!
大队长王振军和支书赵福贵拨开人群走过来,王振军捶了一下陈卫东的胸口,笑道:“行啊,卫东!你这趟省城没白跑,弄回来这么多硬货!哪来的这么多票?”
赵福贵则看着那五台亮锃锃的缝纫机,若有所思:“卫东,怎么搞来这么多?这得多少钱!你这是要……?”
陈卫东给赵福贵塞了一条烟,笑着说,“支书,这都是我用自己的钱买的,我师傅他老人家给的……就当我给咱们屯子干部们谋得福利!正好社员们都在,我就当着大家的面分下去?”
赵福贵和王振军知道陈卫东的脾气,也不再劝,笑着示意他去做!
陈卫东点点头,朗声对众人说:“乡亲们!静一下,都听我说!”
“这些缝纫机和自行车,是咱们屯子下一步发展的家伙事儿!”
“自行车,是我个人出资奖励给为屯子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和骨干的!”
“缝纫机,是用来成立咱们秀山屯自己的成衣作坊的!”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议论纷纷,兴奋不已,却没一个有反对意见。
“自行车?我的娘咧,咱屯子也要有自行车队了?以后娶媳妇那得多有排场……”
“成衣作坊?那以后咱是不是能穿自己做的衣裳了?”
很快,得到消息的周文韬、刘爱苗、宋志刚、秦雪,以及正在养鸡场帮忙的李向阳都赶了过来。
陈卫东看着他们,郑重地说:“文韬,爱苗,宋哥,秦雪,向阳,你们五个,每人一辆自行车!这是屯子里对你们工作的肯定!”
周文韬推了推眼镜,难得地有些激动:“卫东,这……这太贵重了。还是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陈卫东拍了拍他的肩膀,把自行车推到他手里。
刘爱苗也摸着崭新的车把,眼圈有点红:“谢谢卫东,谢谢屯子里信任!我以后一定更努力干活!为屯子采更多的山货……”
宋志刚话少,只是用力点了点头,拍了拍车座。
秦雪兴奋地脸都红了:“卫东哥,我……我也有份啊?谢谢!我以后天天骑着它去稻田那边!保证今年稻子和螃蟹给屯子挣到钱!”
李向阳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搓着手:“嘿嘿,东哥,这……这多不好意思,那我可就收下了!以后跑公社、去县里联系事儿就更方便了!”
分配完自行车,陈卫东转向王玉琴(韩婧母亲):“王阿姨,这五台缝纫机,就交给您了!咱们秀山屯成衣作坊,今天就正式成立!”
“以后……您来当这个负责人,宋援朝和周晓梅她们也学了日子不短了,再挑几个手巧心细的闺女、媳妇当学徒,先把摊子支起来!”
王玉琴这些日子在屯子里生活,心境开阔了许多,此刻更是激动:“卫东,你放心!阿姨一定把这事儿办好!绝不辜负你和屯里的信任!别的我不敢说,这裁剪缝纫的手艺,我还是有些心得的!”
陈卫东继续宣布,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在作坊干活的,一律按满工分算!王阿姨作为负责人,享受干事待遇!”
“宋援朝和周晓梅作为组长负责协助王阿姨也拿干事待遇!另外,作坊以后产生的利润,扣除成本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剩下的,全屯子按工分参与分红!”
这个分配方案一出,社员们更是欢声雷动。
“好!这个法子好!卫东安排的公平!”
“卫东想得周到!咱干活更有劲了!”
“以后咱屯子人也能穿上自己做的漂亮衣裳了!”
王振军和赵福贵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和振奋。
赵福贵提高声音道:“大家静一静!明天上午,咱们开全体社员大会!详细说分成衣作坊和接下来的工作!现在,都散了吧,让卫东他们也歇歇!”
陈卫东没有看见赵铁柱,问了一句。
“他啊!跟孙志强去县里办手续了,我给他俩放了两天假!”王振军笑着说道。
陈卫东点点头,“看看他们还缺啥,我给他准备,这也是咱们屯子的光荣!穿衣服去报道,不能太寒碜……”
“这还用你说,我们早就安排好了,这俩小子早就穿上新衣服了……”赵福贵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陈卫东也笑着摇了摇头……
人群渐渐散去,得到自行车的五人组爱不释手地推着车走了,王玉琴也开始张罗着找人搬缝纫机。
沈清如和沈玉茹这才磨磨蹭蹭地走过来,虽然还是不太搭理陈卫东,但看着屯子里热火朝天的景象,脸上的神色也缓和了不少……
陈卫东看着她们的样子,心里好笑,正想凑过去说两句软话,李向阳却一脸神秘地把他拉到一边:“东哥,你先别忙别的,赶紧回家看看吧!出怪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