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宁的马车缓缓停在长公主府门前时,陆萱早已翘首以盼地站在台阶上。少女明亮的眸子急切地扫过车夫的位置,当发现赶车的不是那个戴着面具的神秘男子时,眼中期待的光芒瞬间黯淡下来。
看见萧宁下车,陆萱立即提起裙摆快步迎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萱儿见过太子妃嫂嫂。她脸上挂着天真烂漫的笑容,却掩饰不住眼中一闪而过的失落。
萧宁望着眼前这个无忧无虑的少女,心头泛起一丝苦涩的羡慕。曾几何时,她也像陆萱这般天真烂漫,可命运的无常早已将她推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太子妃嫂嫂,陆萱终于按捺不住,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急切,你的车夫沐宸怎么没来?
萧宁眼波微动,语气平静得如同在谈论今日的天气:沐宸不过是我在路上随手救下的路人,在东宫暂住几日权当车夫,如今已经离开了。
陆萱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来,那...嫂嫂可知道他去了哪里?
为了断了少女的念想,萧宁不得不编织一个善意的谎言:我也不清楚,也许...是去寻找他的妻儿了吧。
妻儿?陆萱猛地抬头,眼中写满难以置信,他已经成亲了?
或许吧,我只是猜测。萧宁轻描淡写地回答。
这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让陆萱紧绷的神情稍稍放松了些。
厅堂内,长公主依旧保持着皇族特有的雍容气度。萧宁恭敬地行过礼,将精心准备的礼物呈上。两人寒暄之际,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落,却驱散不了夏末的闷热。
萧宁不愿多留,便直入主题:殿下吩咐臣妾前来,是为大公主母女安排去处,不知她们现在何处?
长公主满意地点点头,作为长辈,她最乐见太子姐弟和睦相处。
去请媛儿收拾行装,随太子妃回东宫。她吩咐身旁的贴身侍女。
待侍女退下,萧宁才缓缓道出实情:皇姑姑误会了,臣妾此来并非接她们去东宫,而是在城东为她们准备了一处宅院。那里仆从齐备,还有武艺高强的护院看守。臣妾也会留下足够的银两,确保她们衣食无忧。
长公主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太子可知道这个安排?
来之前已经与殿下商议过了。萧宁如实回答。
长公主轻叹一声,语重心长地说道:也罢,就依你的安排吧。这两个孩子之间的恩怨,本宫多少知道些。当年媛儿年幼无知,说到底都是那些挑拨离间的小人作祟,让澈儿平白受了那么多委屈。如今媛儿早已悔悟,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本宫明白,这样确实委屈了澈儿。太子妃回去多劝劝他,毕竟是血脉相连的亲姐弟,让他放下心中的芥蒂。若一直耿耿于怀,反倒成了伤己的利刃。
“臣妾谨遵皇姑姑教诲。”
萧宁温顺地应答,她暗自思忖,长公主这番话确实公允,既没有偏袒任何一方,也体谅了太子的苦衷。作为长辈,想要两全其美的心情可以理解。
不多时,侍女便领着李景媛返回厅中,身后跟着一个约莫八九岁的女孩。
李景媛挎着一个小包裹缓步走来,萧宁注意到她比半月前更加憔悴了。
长公主府邸门前,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青石板上。
长公主缓步上前,轻轻握住李景媛略显冰凉的手,眼中满是慈爱。
媛儿,太子妃特意来接你们母女去城东的宅院。到了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若是缺什么少什么,尽管派人来告诉姑母,或是直接去东宫寻太子妃。
李景媛微微低头,眼角泛着泪光。
多谢姑姑这些时日的照拂。她转向萧宁,恭敬地行了一礼,劳烦太子妃了。
躲在母亲身后的菁菁怯生生地探出半个身子,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里写满了不安。她紧紧攥着母亲的衣角,像是抓住唯一的依靠。
菁菁,来见过舅母。李景媛温柔地将女儿拉到身前。
小姑娘局促地行了个礼,声音细若蚊呐:见过舅母。
也是第一次见外甥女,萧宁俯身递上一个绣着吉祥纹样的荷包,里面装着特意准备的红封。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李景媛的手腕,那里隐约可见几道淡去的伤痕,像是无声诉说着过往的苦难。
大公主不必客气。萧宁清了清嗓子,温声道,殿下特意嘱咐我来接你们。宅院已经收拾妥当,你们安心住下便是。
长公主轻轻拍了拍侄女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去吧,太子妃是个明白人,定不会亏待你们母女。这些年吃了这么多苦,往后要谨言慎行才是。
李景媛抿着嘴唇,郑重地点了点头。
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启程了。萧宁站起身来。
长公主亲自将她们送到府门外,目送母女俩登上东宫那辆装饰华贵的马车。
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渐行渐远,长公主站在原地久久未动。
车厢内,李景媛紧紧搂着女儿,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她几次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将女儿搂得更紧了些。
“菁菁你几岁了?可有读过书?”
小姑娘长相随了舅舅几分,生得清秀可人,眉眼间隐约可见几分皇家的气质,只是瘦弱的身形和不安的神情让人心疼。
她怯怯地回答:回舅母,菁菁七岁了。爹爹说...说我是赔钱货,不让读书。说到这里,她突然抬起小脸,眼中含着泪水,舅母,我们住的地方...会像姑祖母家那样,不让我们吃饱饭,丫鬟婆子偷偷掐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