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翠果给爹娘说了李娘子绣工了得的事,又把绣绷子拿给他们看,邱老汉沉默片刻,把酒葫芦拿起来嘬了一小口:“依我看这李娘子怕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娘子,也不知是遭了什么难带着孩子流落在外,既然咱们收留了她,就好生照应着,兴许将来能结个善缘。”
翠果越发喜欢李娘子,怎么看她都觉得漂亮、好看。梁蘅同她一起做女红,也指点她的绣工。两人亲亲热热就像两姐妹一般。
邱家来了一位会绣花的仙女,消息在小渔村里不胫而走。隔壁的、后街的姑娘、婶子们都跑到邱家来看,当真是美得不得了,唯一可惜的就是不会说话。
梁蘅没想到村子里的人这么热情,把邱家的小院热闹了好几天。一开始她担心见过她的人多了惹来麻烦,后来发现大家都只是好奇,对她和险哥儿也很亲切才慢慢愿意到院子里来露面。
当时一同在船上的水夫听说那个哑娘子像天上的仙女一般漂亮都不相信,那个浑身狼狈,战战兢兢的妇人怎么可能呢?有人到邱老汉家来送东西瞥见梁蘅抱着孩子进屋的侧影,当即就被惊到了,这莫不是换了个人吗?
一时间梁蘅在小渔村出了名,姑娘、媳妇们喜欢她倒无妨,可总有些男子装模作样地从邱家门口路过就不对头了。邱老汉和邱老太犯起了愁。
他们是好心收留梁蘅母子,又是个哑巴,来历是一概不知,万一在他们家出点儿什么事可就不好了。可她一个年轻妇人,无依无靠,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到该把她往哪里送才好。
渡安惦记着帮李娘子揽活儿却毫无门路,反倒是翠果没两天就在城里的绣庄揽到了生意。
翠果把梁蘅绣的帕子拿给绣庄老板看了,老板当即就拍板收了她的帕子,还给了一个绣枕头套子的活儿。
梁蘅早就想拿些银钱出来又怕不妥,这回好了,等交了绣品名正言顺地给邱家添些东西。
乡下人家夜里是尽量少点灯的,幸好翠果把险哥儿带得很好,梁蘅正好抓紧白天的时间赶工。花了五、六天的时间终于把枕头套子绣好了,梁蘅跟着翠果到绣庄去交货。
来了石滩村没两天,渡安就送了一个背娃娃的背篓给梁蘅,说是他弟妹小时候用过的。这背篓做得小巧玲珑,刚好能容下险哥儿小小的身子,他坐进去乖乖巧巧的,小手还能随意搭在边缘上,看着就舒服。背在背上更是省心,受力均匀不勒肩,老物件的扎实和贴心,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梁蘅把险哥儿背上和翠果一起去了绣庄。真州比不了扬州热闹,更比不了江宁府的繁华,但也因为偏远一些的原因,反而少了朝堂战乱的纷扰,街头巷尾都透着慢悠悠的烟火气,平淡有序。
“玲珑绣庄”不论规模还是绣艺都是城里首屈一指的。条件好些的小姐、夫人都会选它家的绣品,遇到嫁娶多的时侯,绣庄上下还要赶工才能交得出货。
掌柜的带着翠果和梁蘅进了绣庄工坊里,十几个绣娘都在埋头赶工。梁蘅把绣品放到桌面上,掌柜的眼前一亮,连番地夸赞:“李娘子好手艺!这鸳鸯戏水真叫你绣活了。”
玲珑绣庄的掌柜姓赵,是个三十出头的妇人。平常为人颇为严苛,很少见她这般夸人,绣娘们三三两两地聚拢了来,有夸赞的,也有不服气的。
梁蘅擅长苏绣。它以平针、套针为基础针法,虽然工艺复杂程度低于缂丝,但配色雅致、针脚细密,绣出的图案鲜活且有意境。一般人不懂只觉漂亮精致,行家一看便看出了绣娘的功底。
梁蘅虽不在意别人的点评,但因为这枕头套子绣得急,有些地方难免不那么精细,她还担心对方挑剔交不了货,没想到这样顺利,她也很高兴。
赵掌柜结了五百文的工钱给梁蘅,翠果眼睛都瞪大了,从来没有人能领到如此高的价钱。而且赵掌柜还预定了一个活儿给她们,有一家即将婚嫁的客人,不日就要来选花样子。
翠果欢喜坏了拉着梁蘅一张嘴巴就没停过,她现在更喜欢李娘子了,恨不得让她做自己的亲姐姐。
梁蘅想顺便给险哥买两身衣裳或是扯些布回去现做,翠果要带她到别家便宜点的布店去买。赵掌柜晓得了大方地送了险哥儿两身衣裳,穿着稍微大了些,却正适合长身体的孩子。梁蘅哪里好意思,掏出钱袋要付钱。
赵掌柜连忙推拒:“不过两套小儿衣裳,料子也不算顶好,值不了几个钱,你别嫌弃才好!”这李娘子的手艺,细腻灵动,连绣庄里的老绣娘都望尘莫及,赵掌柜早已在心里盘算着要把人留住,舍两套小儿衣裳笼络太划算了。
梁蘅当然晓得赵掌柜的心思,可她又不会在此地长留,平白受了人家的恩惠也不合适,还是坚持要把钱付了。一个坚持要付一个坚持不收,推辞来推辞去,僵持不下。
最后还是翠果伸手把梁蘅的钱袋子拿回来塞到她怀里:“姐姐你就领了掌柜的这份心意吧!往后咱们来往的机会还多着呢,不能拂了她的一番诚意。”
翠果巴不得今后多多拿绣活儿,瞧瞧今天结的工钱,赵掌柜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往后再多绣些岂不是要发财了!
话都说成这样了,梁蘅也只好把钱袋子揣了回去,又比划又行礼,向赵掌柜再三道了谢。她还要和翠果去买些东西,便辞别了赵掌柜,双方约定三天后来取新的绣活儿。
两人跨出绣庄大门时和一位年轻的夫人擦肩而过。那夫人带着丫鬟正要进去,却猛地顿住了脚步,目光牢牢锁在那渐行渐远的身影上,方才还平和的神色瞬间被惊愕填满,瞳孔微微睁大,嘴唇动了动,似是想喊出声来,却又不敢确定生生忍了回去。
这怎么可能呢?不是说她人没了吗?怎么还带着个孩子?一连串的问号从她的脑子里冒出来。
人走远了也不好再追,她走进绣庄问赵掌柜:“刚刚出去的那两个人是什么人?”
赵掌柜热络地迎了上来:“钱姨娘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您说刚刚出去的两位小娘子吗?她是绣庄新来的绣娘。”
“绣娘?几时来的?”钱姨娘似不相信。
“今日才头一回来交绣品,手艺真得极好!她......”赵掌柜正想好好地推荐一下李娘子,却被打断了话。
“可知她姓什么叫什么?”钱姨娘焦急地追问道。
赵掌柜莫名其妙:“那倒是不知,只晓得她夫家姓李,唤作李娘子。”
李娘子?是了,可不就是夫家姓李嘛!她竟然和李长晟孩子都这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