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郡的抵抗并非孤例,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旧势力潜伏的涟漪。零陵王府收到的密报越来越多,荆南、交广等地,都有士族豪强以各种方式,软硬兼施地抵制清丈田亩、选拔寒门等新政,暗流汹涌。
一、 零陵定计,刚柔并济
王府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徐庶、霍峻、祝融、大乔、蔡文姬等核心成员齐聚。
“桂阳之事,绝非个案。”徐庶指着地图上几处被标记的地点,“这些郡县,旧族势力根深蒂固,新政触及其根本利益,彼等绝不会坐以待毙。或阳奉阴违,或煽动民意,甚至可能勾结外敌。”
霍峻杀气腾腾:“主公,当以雷霆手段,效法处置陈氏旧事,派兵弹压,擒其首恶,以儆效尤!”
祝融摩挲着腰间的飞刀,眼神凌厉:“不错!我南中儿郎最擅剿灭这等盘踞山林的毒蛇!夫君下令,我亲自带兵去平了桂阳!”
大乔却微微蹙眉:“军事镇压虽快,然易引发更大恐慌,且难以根除其暗中影响力。这些士族掌握地方话语权,若不能使其心服,或至少使其不敢妄动,即便杀其头领,其族中子弟、门生故旧依旧会成为隐患。”
蔡文姬点头附和:“大乔妹妹所言有理。夫君推行新政,本意是惠及百姓,凝聚国力。若一味依靠杀戮,恐失民心,亦非长治久安之策。当刚柔并济,既要展示雷霆之威,亦需给予出路,分化瓦解。”
林越静听众人意见,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沉吟片刻后,开口道:“文姬、大乔所言,深得我心。然霍峻、祝融之虑,亦不可不防。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手段,但此手段,需更为精准,更为彻底。”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决断道:
“第一, 立威。霍峻,你持我令牌,调一营精锐,由你亲自带领,奔赴桂阳。不必大张旗鼓,但要快、要狠。将那几个带头抵制清丈、散布谣言的家主,以‘抗命谋乱’之罪,公开擒拿,就地正法,其直系家族,全部流放至‘镇南堡’服苦役!家产充公,土地收归官府!我要让所有人看看,对抗新政的下场!”
“第二, 分化。大乔,你利用商路与各地人脉,暗中接触那些并非首恶、尚在观望,或与首恶有矛盾的士族。传达我的意思:既往不咎,只要他们主动配合清丈,送子弟入新学,遵守《专利律》与新法,其家族利益,官府可予以一定保障,甚至其子弟可通过科举入仕。顽抗者,与桂阳诸家同罪!”
“第三, 固本。徐庶,你统筹政务,加快在各郡县设立蒙学、县学,教材统一使用我们编纂的《三字经》、《千字文》及《格物初编》基础册。免费招收适龄孩童,尤其是寒门与平民子弟!同时,第一期科举,提前举行,范围覆盖荆南、交广所有郡县!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培养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认同新政的官吏和人才!”
“第四, 宣教。文姬,你组织书院学子、民间说书人,编纂通俗易懂的歌谣、故事,深入乡里,宣讲新政之利,揭露旧族垄断之弊。要让百姓明白,清丈田亩是为了均摊赋税,科举取士是为了给寒门出路,格物之学是为了增产增收!”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既有铁血的惩戒,也有怀柔的分化,更有立足长远的根本之策。众人领命,各自行动。
二、 桂阳雷霆,四方震慑
霍峻率军突至桂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几家带头闹事的士族庄园。几乎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几名平日作威作福的家主便被如狼似虎的士兵从藏匿处拖出,押赴市口。霍峻当众宣读其罪状,随即下令行刑。
刀光闪过,人头落地。其家眷哭嚎着被押上囚车,送往遥远的南海锡石岛。庞大的家产被查封,无数田契地契被搜出,堆积如山。
消息像风一样传遍四方。所有还在观望、蠢蠢欲动的旧族势力,如同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瞬间清醒。他们终于认识到,这位年轻的华国公,不仅有奇技淫巧,有强大军队,更有不容置疑的铁腕和颠覆旧秩序的决心。恐惧,第一次真正压过了他们的傲慢与侥幸。
与此同时,大乔派出的使者悄然活动,零陵书院学子组成的“宣教队”也开始深入民间。胡萝卜与大棒齐下,许多原本态度暧昧的士族开始动摇,私下里询问配合新政的细节。抵抗的联盟,从内部出现了裂痕。
三、 雏凤新声,海船初成
就在内部整顿紧锣密鼓进行之时,格物院再次传来喜讯。
在墨衡的主持下,结合林越提供的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对星槎舰队远航经验的总结以及对俘获的东吴战舰的研究,新一代的海洋探索船——“乘风级”的首舰,在零陵船坞下水了!
这艘新船采用了更多成熟的技术:船体线型进一步优化,使用了更多的榫卯结构与水泥填充加固,帆装系统更加合理,操作更省力。最重要的是,船舱内部空间设计更为科学,增加了专门的水密隔舱设计(概念引导下的简化版),抗沉性大大提高。虽然还达不到真正的宝船级别,但其适航性、载重量和安全性,已远超当前的“探索者号”及其同型舰。
林越亲自参加了下水仪式,并将其命名为“破浪号”。他抚摸着崭新的船舷,对墨衡和众多工匠不吝赞誉:“此船乃我华国未来开拓海洋之利器!待其海试完毕,当立刻投入建造,组建新的远航舰队!”
海军的强大,意味着更广阔的资源获取渠道和战略机动能力,也为将来可能发生的跨海作战奠定了基础。
尾声
零陵城外的新学堂工地,夯土号子与孩童的朗朗读书声交织在一起。第一期科举的告示贴满了各郡县的城门,引无数寒门士子翘首以盼。
林越与蔡文姬并肩站在王府的高台上,望着这座生机勃勃又暗藏风波的城市。
“内部清扫,非一日之功。”蔡文姬轻声道,“旧族势力百足之虫,恐仍有反复。”
“我知道。”林越目光坚定,“但只要我们将学堂办好,将科举落实,让更多百姓从新政中得益,让寒门才俊有晋身之阶,旧族的根基就会一点点被掏空。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他顿了顿,看向南方,仿佛能望见那浩瀚的海洋:“内部整顿是为了更好地向外发展。陆上的敌人尚未完全解决,海外的天地却更加广阔。雏凤清音,不仅要响彻荆湘,终有一日,更要乘风破浪,声震寰宇!”
新的风暴在内部被暂时压制,而更广阔的舞台,正在前方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