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大捷的辉煌,如同冬日里最炽热的阳光,暂时驱散了笼罩在华国上空的战争阴云,但其光芒之下,阴影依旧存在,且更加诡谲难测。曹操的正面攻势虽受挫,但其庞大的战争机器并未停转,而是转向了更加隐秘而危险的轨道。
北疆僵持,细作与技术的无声战争。
夏侯惇依曹操之命,将前线大军转入全面防御,依托占领的少数前沿据点,构筑起一条漫长的、由壕沟、壁垒和箭楼组成的封锁线。大规模的攻城战停止了,但小规模的渗透、袭扰、冷箭暗杀却变得频繁起来。曹军改变了策略,不再寻求正面突破水泥堡垒,而是派出大量精于山地作战的小股部队,像跗骨之蛆般,不断袭击华国的巡逻队、运输队,甚至试图破坏驰道和水利设施。
与此同时,针对“惊雷”的技术窃取,成为了曹魏细作最高优先级的任务。程昱与司马懿联手,不仅加大了派遣细作的力度和频率,更调整了策略。他们不再强求获取完整的图纸或绑架核心匠师(这已被证明极其困难),转而试图从外围入手——收买负责运输硝石、硫磺等原料的底层官吏或商贩;窃取废弃的“轰天雷”陶片或未爆弹进行逆向工程;甚至不惜重金,试图策反格物院中那些接触不到核心、却对现状不满或渴望更大名利的普通学徒、文书。
一场围绕原料、信息、人心的无声战争,在硝烟尚未散尽的北疆,以及看似平静的零陵内部,激烈地展开。靖安司的压力倍增,王统领不得不投入更多精力用于内部肃清与反谍,与北方细作进行着猫鼠游戏。
江东的“友谊”与南疆的余烬。
孙权履行了盟约,不仅彻底断绝与曹操的军事合作,更开放了更多贸易口岸,华国的海盐、瓷器、成药如同潮水般涌入江东,换回了大量急需的铜料、木材和粮食。然而,这种“友谊”背后,是孙权深深的忌惮与算计。他派往零陵的使者,除了明面上的商贸谈判,暗地里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尽可能多地收集关于“惊雷”的一切信息,哪怕只是只言片语。江东的工匠,也在孙权的密令下,开始尝试仿制华国的锰钢甲和弩机,尽管进展缓慢。
南疆,岩虎残部在失去北方直接支持后,虽成不了大气候,却依旧像毒蛇一样潜伏在深山老林。他们不敢再正面袭击市场或堡垒,转而采用更恶毒的手段——在水源中投毒(虽大多被华国派驻的医官和蛮族盟友及时发现)、散布瘟疫谣言、绑架落单的商旅或蛮族亲华头领的家属,试图从内部制造恐慌,离间华国与祝融夫人及亲华部落的关系。祝融夫人虽全力清剿,但面对这些熟悉地形、化整为零的匪徒,亦感到棘手。
零陵中枢,林越的应对与更深远的布局。
面对这新的、更加复杂的局面,林越并未因一场大捷而松懈。
“曹操这是换了打法,想用细作、骚扰和经济消耗来拖垮我们。”林越在军政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北疆的堡垒能挡住大军,却难防无孔不入的暗箭。”
他下令:“靖安司权限再提升!可调动地方府兵配合清查!对涉及军工、矿产、关键交通线的所有人员,实行更严格的背景审查和连坐制度!对外来人员,尤其是北地和江东来的商旅、士子,加强监控!宁可错查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同时,”林越看向大乔,“度支司要建立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尤其是硝石、硫磺、铁料、粮食,必须保证在完全被封锁的情况下,能维持至少一年以上的战争消耗。与江东的贸易要继续,但要更加谨慎,关键原料的输出必须严格管制。”
对于南疆的骚扰,林越采取了“以蛮制蛮,悬赏清剿”的策略。他授权祝融夫人,可以动用华国提供的兵甲和资金,招募那些与岩虎有世仇或渴望赏金的蛮族猎手和部落,组成“赏金猎团”,专门针对岩虎残部进行猎杀。同时,华国加大了对亲华蛮族部落的援助,帮助他们在寨子周围修建防御工事,提供更好的医药,用实实在在的利益,巩固联盟。
然而,林越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远处。他知道,单纯防御和内部整顿,无法从根本上打破困局。
一日,他召见了墨衡(在严密护卫下从“凤巢”短暂返回)和工曹、格物院的几位核心骨干。
“诸位,‘惊雷壹型’初显威力,然其弊病亦暴露无遗。”林越开门见山,“射程、精度、射速、机动性,乃至安全性,皆有巨大提升空间。曹操绝不会坐以待毙,其倾国之力研究克制之法,迟早会有成效。我们必须走在他们前面!”
他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一、 火药改良:尝试不同的原料配比和颗粒化工艺,提升威力与稳定性,并研究防潮技术。
二、 炮械革新:设计更轻便、更易部署、射速更快的“惊雷贰型”炮,甚至探索可以伴随步兵机动的轻型火器(如大型火铳的雏形)。
三、 引信技术:研究更可靠、燃烧时间更精准的引信,这是实现不同战术要求(如空爆、触地爆)的关键。
四、 防御研究:开始着手研究如何防御可能的“惊雷”攻击,包括加固工事、分散部署、烟雾干扰等,做到知己知彼。
“我们的优势在于知识和理念。”林越最后强调,“不能只满足于一两件利器,要建立起一套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军工科技体系!这才是我们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就在华国上下为应对新的挑战而忙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危机,正伴随着一份来自北方的“厚礼”,悄然临近。曹操在正面战场受挫后,祭出了一招更为阴险的棋。他并未派遣细作,而是动用官方渠道,以“魏公”名义,向华国派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贺捷使团”,声称是来“祝贺”林越击败徐晃,并“商讨”边境和平事宜。使团成员中,除了正式的官员,还夹杂着大量身份不明的“随从”和满载着“礼物”的车队。
这份突如其来的“善意”,让林越和所有华国高层都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危险气息。
“黄鼠狼给鸡拜年……”林越看着那份措辞谦卑恭敬的国书,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曹操这是明的不行,要来暗的了。传令,以最高规格‘接待’魏公使团!我倒要看看,他这次,又想玩什么花样!”
硝烟虽暂歇,但无形的刀光剑影,却更加密集地交织在华国的天空之下。雏凤在振翅高飞的同时,也必须时刻警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暗箭与毒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