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痘的神奇效果,如同在林越与祝融夫人之间的无形壁垒上,打开了一扇无法用刀剑劈开的门。死亡阴影的驱散,比任何雄兵利刃都更具说服力。
兀突骨率领的蛮军,在疫情得到控制并开始撤退后,黑苗寨及其周边部落对华国的态度已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孟獠长老不仅彻底倒向了华国,其威望因小女儿阿雅的康复和华国医者的“神术”而更胜往昔,连带影响了不少原本观望的中小部落。
零陵书院内,阿朵在得知妹妹转危为安、部落安然度过瘟疫之劫后,对林越和华国的感激与信赖更是达到了顶点。她学习的劲头更足,甚至开始主动向书院里的同窗和博士们宣传华国与蛮族和平共处、互通有无的好处。
在这种情势下,一直沉默观望的祝融夫人,终于无法再继续保持缄默。她派出的,不再是兀突骨那样的战将,而是一位身份更为特殊、地位也更加尊崇的使者——她的族叔,同时也是南中蛮族中一位以智慧着称的长老,带来了一支规模不小的正式使团,抵达了零陵。
这位长老名为沙摩柯(借用历史上五溪蛮王之名,此处设定为祝融族叔),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目光深邃,虽身着蛮族服饰,举止间却带着一股汉人士大夫般的沉稳气度。
林越在修缮一新的零陵行台正殿,以极为隆重的礼节接待了沙摩柯一行。蔡文姬、大乔、王统领等华国核心人物尽数在场,连阿朵也被特意请来陪同。
“华国林越城主,久仰大名。”沙摩柯抚胸行礼,汉语流利,声音平和,“老夫沙摩柯,奉我家族主祝融夫人之命,特来拜会。”
“沙摩柯长老大驾光临,零陵蓬荜生辉。”林越拱手还礼,态度不卑不亢,“夫人遣长老前来,想必不只是为了礼节性的拜访吧?”
沙摩柯微微一笑,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在蔡文姬和大乔身上略作停留,闪过一丝惊异,最终落在好奇地看着他的阿朵身上,眼神柔和了些许。“城主快人快语。老夫此来,其一,是为感谢城主派遣医者,救治我南疆部民,控制瘟疫。此乃活命之恩,夫人命我务必当面致谢。”说着,他郑重地向林越躬身一礼。
林越坦然受之,道:“医者仁心,救死扶伤乃是本分,不分华蛮。夫人客气了。”
“其二,”沙摩柯直起身,神色转为严肃,“夫人想知道,城主屡次示好,甚至不惜以秘术相授,究竟所图为何?莫非真如城主信中所言,只为‘平等互利,华蛮一家’?恕老夫直言,汉人官府历来言而无信者居多,城主如何能让夫人相信,华国与他们不同?”
这话问得直接,也切中了问题的核心。殿内气氛微微一凝。
林越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对蔡文姬示意了一下。蔡文姬心领神会,命人抬上几个箱子打开。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成捆的崭新农具(曲辕犁、铁锄)、洁白的食盐、色彩鲜艳的布匹、精美的瓷器,以及一些标注清楚的成药和几卷书籍(包括《简易卫生手册》、《基础农事指南》等)。
“长老请看,”林越指着这些东西,“这些,便是我华国所图。我们图的是,蛮族兄弟能用上更好的农具,开垦更多荒地,收获更多粮食,不再因饥荒而流离失所;图的是,蛮族姐妹能穿上更暖和的衣物,用上更便利的器皿,生活更加舒适;图的是,蛮族孩童能像阿朵一样,有机会学习知识,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不再被疾病和蒙昧所困;图的是,我们双方能够公平交易,你们的木材、矿石、药材,能换来我们生产的这些物资,各取所需,共同富足。”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强大的感染力:“刀兵相见,我们能得到什么?一片焦土?累累白骨?以及世代无法化解的血仇?那并非我林越想要的。我想要的,是一个能让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无论华蛮,都能安居乐业,看到希望的未来。这,就是我的‘所图’!”
沙摩柯静静地听着,看着那些实实在在的物资,又看向眼神清澈、充满活力的阿朵,再回想一路走来在零陵所见到的井然有序与繁荣,心中受到的震撼不言而喻。这与祝融夫人以及他们这些蛮族高层一直以来对汉人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偏差。
“城主的理想,令人动容。”沙摩柯缓缓道,“然而,空口无凭。如何能保证,当华国足够强大时,不会像过去的汉人官府一样,反过来侵夺我们的土地,奴役我们的族人?”
“所以我们需要订立盟约,建立规则。”林越早有准备,“我们可以约定双方边界,互不侵犯。可以在边境设立共同管理的市场,由双方共同监督,确保交易公平。可以允许蛮族子弟来华国书院求学,也欢迎华国学子去南中游历,增进了解。甚至可以建立定期的会盟制度,由双方高层共同商议解决争端。”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沙摩柯:“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相互尊重。若有一方背信弃义,我华国的锰钢弩与水泥堡垒,也绝非摆设。和平,需要双方共同维护,而非一方的乞求。”
恩威并施,有理有据,既描绘了美好的愿景,也展示了扞卫利益的决心。沙摩柯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良久,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城主之言,老夫会一字不落地转告夫人。此外,夫人还有一事相托。”他看向阿朵,“阿朵这孩子,在城主这里似乎受益匪浅。夫人之意,可否让她继续留在零陵求学?同时,夫人也希望,能派遣一些族中聪慧的少年来华国书院学习医术、匠作之理。不知城主意下如何?”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意味着祝融夫人开始尝试性地接受华国的文化输出,这是建立信任的关键一步。
林越心中大喜,面上却保持平静:“求之不得!书院大门,永远向所有渴求知识者敞开。阿朵姑娘天资聪颖,我等皆甚为喜爱。欢迎更多南疆子弟前来求学!”
第一次正式的、高层级的接触,在一种相对平和且充满希望的氛围中结束。沙摩柯使团的到来,标志着南线的战略从军事对峙,正式转向了以文化、经济交流为主,辅以必要武力威慑的新阶段。一条通往南中深处,化解世仇、共建和平的道路,似乎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