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城的喧嚣被紧急的战备状态所取代。林越的王令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华国这台精密的机器中激荡起层层涟漪,并以惊人的效率转化为行动。
一、 高效的战争机器
王统领手持令牌,首先奔赴城外的军营。原本因部分兵力轮休而略显空旷的校场,在急促的集结号角声中,迅速被黑色的洪流填满。士兵们甲胄鲜明,刀枪如林,脸上并无慌乱,只有属于华国常备军的沉稳与肃杀。长期的训练、充足的粮饷、以及明确的政治目标,使得这支军队拥有远超同时代军队的组织度和凝聚力。
“奉王上令!零陵、桂阳两郡常备军,即刻开拔,驰援襄阳!”王统领的声音在校场上空回荡,“曹贼背信,犯我疆土!华国儿郎,随我杀敌!”
“杀!杀!杀!”震天的怒吼直冲云霄,带着保家卫国的决绝。
几乎在同一时间,零陵城内的工曹衙门和格物院也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早已标准化生产的兵甲、箭矢被迅速从库房中调出,装车。格物院派出的技术人员,带着封装严密的改进型连环弩(通过优化弩机和箭匣,实现了更快的上弦速度和更高的稳定性)和数台猛火油柜(基于猛火油和压缩空气原理的喷射装置,守城利器),汇入出征的队伍。由大乔一手构建的商路系统和民间运输队,被临时征调,负责前期粮草和军械的快速转运。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林越站在王府(原太守府改建)的高台上,看着一队队士兵开出军营,与满载物资的车队汇合,形成一条蜿蜒向西北方向行进的巨龙。他心中稍定,这就是他多年经营的成果——一个拥有强大动员能力和后勤保障体系的雏形。
“主公,第一批增援部队和物资,最迟五日后可抵达襄阳前线。”风尘仆仆赶回来的王统领汇报到,他连铠甲都未曾卸下。
“辛苦了。”林越点头,“江陵和荆北各郡情况如何?”
“回主公,命令已通过信鸽和快马接力送达。江陵水军已加强巡弋,荆北各郡县均已进入戒备,依托水泥堡垒组织乡勇,实行坚壁清野。曹军前锋速度虽快,但想轻易获取补给,难如登天。”
“很好。”林越目光锐利,“告诉前线将士,不必吝啬箭矢火油,依托工事,层层消耗曹军锐气。我们的主力,随后就到!”
二、 议政殿内的战略博弈
在王统领离开后,林越立刻在议政殿召集了核心文武议事。蔡文姬、刚刚被授予要职的陆逊、以及留守的几位将领和文官均在列。殿内气氛凝重,巨大的沙盘上,代表曹军的红色小旗已经逼近代表襄阳的蓝色标志。
“情况诸位都已知晓。”林越开门见山,“曹操五万大军来犯,志在必得。我军首批援军已出发,但襄阳能否守住,后续如何应对,还需诸位畅所欲言。”
一位老成持重的将领率先开口:“主公,襄阳城坚池深,经水泥加固后更甚,粮草足备一年之用。依末将看,当以坚守为上,挫敌锐气,待其久攻不下,师老兵疲,再寻机反击。”
这是稳妥之策,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然而,新任尚书台行走的陆逊,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年轻的面庞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指向沙盘:“主公,诸位大人,坚守确是根本。然,被动挨打,非上策。曹操此人,用兵诡诈,若见襄阳难下,必会分兵掠地,或绕道袭扰我后方,或断我粮道。届时我荆北各地烽烟四起,民心浮动,则局面被动。”
林越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哦?伯言(陆逊字)有何高见?”
陆逊从容道:“逊以为,当在坚守襄阳的同时,另设一军,以为游弈。此军不需多,但需精,配备良马及精锐弩手,由一员熟知地理、善于机动的将领统领,活跃于襄阳侧翼乃至敌后。其任务有三:一,袭扰曹军粮道,断其补给;二,侦查曹军动向,及时预警;三,若曹军分兵,则可伺机歼其一部。如此,可令曹军如芒在背,不敢全力攻城,亦可为我主力反击创造战机。”
“游击战…”林越喃喃道,这思路与他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在正面阵地战的同时,辅以灵活机动的骚扰和破袭,这正是发挥华国军队装备和局部信息优势的好办法。
“伯言之策,甚善!”林越肯定道,“诸位以为如何?”
蔡文姬沉吟片刻,道:“陆行走此策,确可弥补单纯守城之不足。然,执行此策,对领兵将领要求极高,需智勇兼备,且对荆北山川地理了如指掌。”
“人选方面…”林越目光扫过在场将领,最终定格在一员面容精悍、眼神锐利的年轻将领身上,“霍峻将军!”
“末将在!”霍峻出列,他原是刘表部下,后归顺林越,以善守和熟悉荆北地形着称,历史上便是守卫葭萌关的名将。
“命你率五千精锐(包含一千骑兵,两千弩兵,两千机动步兵),配备双马及足够箭矢给养,即刻出发,不必前往襄阳城内,而是游离于襄阳以西、以北的荆山、伏牛山余脉一带。依陆行走之策,伺机而动!你的任务不是与曹军主力硬拼,而是做扎在曹操身边的一根毒刺!”
“末将领命!必不让曹贼安枕!”霍峻抱拳,声音铿锵。
三、 襄阳城下的初战
就在林越调兵遣将之际,曹军先锋夏侯渊率领的八千轻骑,已如狂风般卷至襄阳城下。
夏侯渊望着眼前这座巍峨的雄城,眉头微皱。与他记忆中乃至情报中的襄阳相比,眼前的城池似乎更加……坚固?城墙明显经过加高加厚,墙体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灰白色泽,光滑而陡峭,传统的云梯搭上去都显得有些不稳。城头旌旗招展,守军士兵盔甲鲜明,秩序井然,并无丝毫慌乱。
“将军,看来这林越,确实有些门道。”副将在一旁低声道。
夏侯渊冷哼一声:“哼,不过是些奇技淫巧!城墙再硬,还能挡住我大军碾压不成?传令,就地扎营,打造攻城器械,明日拂晓,开始攻城!让儿郎们看看,是他们的墙硬,还是我们的刀利!”
然而,第二天清晨,当曹军推着连夜赶制的云梯、冲车,呐喊着冲向襄阳城墙时,他们才真正体会到“奇技淫巧”的威力。
守军并未急着放箭,直到曹军进入一箭之地,城头上才响起一片机括震动之声。
“嗡——!”
并非传统的弓弦响,而是一种更加密集、更加尖锐的破空声!数千支弩箭如同飞蝗般泼洒而下!这些弩箭力道极大,曹军前锋的皮甲甚至镶铁札甲都难以完全抵挡,瞬间倒下一片。
“是强弩!举盾!”基层军官声嘶力竭地呼喊。
曹军士兵慌忙举起大盾,组成盾阵缓缓推进。然而,华国的弩箭似乎无穷无尽,而且射速奇快!连绵不绝的箭雨压制得曹军抬不起头。
终于,付出了不小代价后,曹军的云梯搭上了城墙。士兵们口衔钢刀,奋力向上攀爬。
就在这时,城头守军推出了几个造型奇特的青铜柜子,后有皮囊鼓风。
“喷!”
数道粘稠的、黑黄色的油状液体被强劲的气流喷射而出,淋在正在攀爬的曹军士兵和云梯上。
“是火油!快退!”有见识的老兵惊恐大叫。
但已经晚了。紧随其后的是无数支点燃的火箭。
“轰——!”
烈焰瞬间升腾!被猛火油沾染的士兵和云梯立刻陷入了熊熊烈火之中!凄厉的惨叫声响彻城下,空气中弥漫开皮肉烧焦的可怕气味。一架架云梯在烈火中化为焦炭,附带的曹军士兵如同下饺子般跌落,非死即伤。
夏侯渊在后方看得目眦欲裂!他征战多年,从未见过如此猛烈、如此集中的守城火器!
“退兵!鸣金收兵!”他咬着牙下令。第一次试探性进攻,就在华国守军密集的弩箭和恐怖的猛火油柜面前,狼狈地败下阵来。襄阳城墙,依旧巍然屹立,那灰白色的墙体在朝阳下,仿佛闪烁着冰冷而坚固的光泽。
四、 零陵的应对与林越的决心
初战失利的消息很快通过快马传回零陵。议政殿内,众人虽然对守住襄阳更有信心,但心情并未放松。
“曹军初战受挫,必不肯甘休。接下来,恐怕会是更猛烈的进攻,或者,如伯言所料,分兵他掠。”蔡文姬分析道。
林越站在沙盘前,目光深邃:“意料之中。霍峻所部已经出发,希望能有效牵制曹军。另外,命令格物院,加快投石机的改良和量产,尤其是配重式投石机,射程和威力都要优于曹军所用。我们要在远程打击上也要占据优势。”
“主公,是否需向交广、乃至祝融夫人处求援?”有文官提议。
林越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交广兵力镇压地方、开拓海疆已是不易,不宜轻动。祝融那里,蛮族骑兵善于山地野战,于守城和荆北平原作战,优势不大,且需防备益州刘备。眼下,还不到全面动员的时候。”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告诉前线,荆北之战,主要靠我们荆南和荆北自己的力量!我们要让曹操,也让天下人看看,即便没有外援,我华国凭借自身之力,亦能御强敌于国门之外!”
他看向北方,仿佛能穿透重重阻隔,看到襄阳城下的烽火。
“另外,文姬,檄文发出之后,将曹军使用被俘百姓驱为前队(可虚构或根据历史常见战术预设)、以及猛火油焚烧后的惨状(基于初战事实),有选择性地在境内宣传,进一步激发军民同仇敌忾之心!”
“是,主公!”蔡文姬领命,她知道,这不仅是战争,更是舆论和人心的较量。
五、 暗处的目光
华国与曹操在荆北的大战,牵动着天下各方势力的神经。
江东,建业。
孙权拿着细作传来的战报,眼神闪烁不定。他对林越恨之入骨,但曹操势大,亦是他心腹之患。
“主公,曹林交战,两虎相争。我方当坐山观虎斗,待其两败俱伤,再谋取渔利。”张昭进言。
周瑜却道:“主公,林越若败,曹操下一个目标必是我江东。唇亡齿寒,不可不察。或可遣一使,往零陵示好,暂稳林越,亦可观其虚实。”
孙权沉吟不语,心中权衡着利弊。最终道:“且看襄阳战局如何发展。另,水军加强戒备,以防不测。”
益州,成都。
刘备同样关注着荆北战事。诸葛亮羽扇轻摇,道:“主公,此乃天赐良机。曹操主力被林越牵制于荆北,中原空虚。我方或可出兵汉中,北图中原?”
刘备颇为心动,但仍有顾虑:“孔明之言甚善,然益州初定,粮草转运不易,且需防备南中蛮族(暗指已归附林越的祝融部)。”
诸葛亮道:“可先做准备,视荆北战况而定。若林越能长期拖住曹操,则我方机会大增。”
各方势力都在观望、算计。荆北襄阳,已然成为天下棋局的关键落点。而林越,不仅要应对正面的曹操,还要提防来自侧后可能的暗箭。雏凤的第一次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