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门军来报,说程星在辕门外急等回文。王槐一听,忙说:“贺兰将军,程星已经听我说过拐印之人在此,不能叫他轻易回宫,以免坏了咱们得大事儿。”
贺兰容点头言道:“贺兰平,你去将那程星拿来,记得要活的,有用!不要死的。”
程星正等着接旨回文,就然见辕门内终于有了动静,可惜不是那大个的王槐,而是一个矬地丁。这蘑菇地丁冲他吼道:“你就是黄奸妃派来的太监程星?”
程星听着对面语气不善,心中起疑,手把缰绳捉紧,谨慎的回了一句:“正是咱家。”
“嘿,你听说过程鸿吗?那人的头颅早叫我敲碎了!你程星的脑袋,恐怕也经不起矬爹这铁扁担一击!”
程星心下骇然,见势不妙,觉得这里不是久留之地,直接一拽马缰绳,挥鞭就跑。
贺兰平迈开飞毛腿,直追了上去,伸手抓住马的尾巴。这出了名的千里马竟然寸步难行,急得扬起了前蹄,程星直接摔下马来。
完成大姐的命令,贺兰平把程星押进帅堂,贺兰容想从他口中得到一些奸贼谋反的秘事,便安慰他说:“程老伴伴不要害怕,你我无冤无仇,本帅也不会轻易伤人。”
程星白着脸听着,他常年在后宫之中,对朝中之事虽有耳闻,却也没见过贺兰家将,只知道面前是敢闹东京三次的凶悍犯人,并不相信“不伤人”之类的话语。
贺兰容接着又讲了自己等人诓兵的用意。却见对面程公公的脸色越来越好了几分。
原来程星听说,贺兰容各种行为,乃是为了铲除奸贼,终于放下了心,口尊“贺将军”说道:“我本姓陈,我的伯父,也曾是前朝宫中总管。可是那程琳自从献美后,得到官家信任,后面竟然找借口害了我家伯父。”
说着,他已经跪倒在地:“幸好伯父为了避嫌,在宫中并未与我多接触,后来程琳老太监看我机灵,入了西宫娘娘的眼,就强收我为义子,让我改姓程。我对黄老贼暗中行奸,早已愤慨,只是敢怒不敢言。你们兴兵捉奸,我谢天谢地!”说完,就连连叩头。
贺兰容忙把程或者说是陈星扶起。
晨星眼含热泪表示:“咱家回宫之后,绝不言将军来彰德府之事,以便稳住奸臣黄集和他的党羽,等待你们发兵进京!”
众人拱手示意,陈星拿了接旨回文,辞别众位将帅,回汴京交旨去了。
送走陈星,王槐对贺兰容说:“彰德府四十万精兵强将,愿听贺兰将军调遣。王槐也愿在帐前听令!”
贺兰容喜出望外,起身抱拳,向着王槐深施一礼:“元帅如此深明大义,何愁奸贼不除?我在这里,代贺兰家多谢王元帅了!”
王槐也激动的回道:“贺兰元帅客气,咱们即刻到校场点兵,发兵东京,捉拿黄集老贼,西宫奸妃!”
贺兰容手托兵符令箭,正要传令发兵,门军再次前来禀告,说贺兰信等人来到辕门外。
王槐和贺兰容大喜,直接带着十几位将官,到辕门外把贺兰信、齐爱莲、铁夜梅迎进帅堂。
相互引见之后,贺兰容说了发兵的打算。
贺兰信思索一番后,对众将说:“十八年前,我与哥哥在王府中见到黄集老贼要谋反的证据,之事后来家中遭遇陷害,铁证在我哥哥贺兰勇手中。依我之见,咱们暂不发兵。等容儿、平儿他们先到幽州找到生父,拿回奸党谋反的证据,再兴兵汴梁。”
大家听罢,都觉得有理,最后商定,彰德府的兵权暂由王槐、袁能、李志三人掌管。贺兰家人先去幽州寻找贺兰勇认亲,取回黄集谋反的铁证。
转过天来,众人收拾妥当,预备向北国寻亲,袁能一再叮嘱他们:“要早去早归,免得我等牵挂。”
贺兰信与两位义兄作别,随后带着贺兰家众小将,离开了彰德府,先行返回清屏山。山寨中还有两位嫂嫂,这次寻亲,少不得两人一同前去。
赵鸾亭和陈玉兰两位夫人,正在聚义大厅焦急的等待贺兰容他们的消息。忽然传来一位喽啰兵的报信声:“启禀二位夫人,我家大王和夫人,还有铁夫人以及几位少大王,都回来了!”
二位夫人急忙起身相迎。贺兰容众小将也赶紧上前拜见了母亲。
跟在后面的贺兰信和夫人齐爱莲也一齐上前与二位嫂嫂见礼。
贺兰信和贺兰容把去彰德府诓兵的经过说了一遍,二位夫人听了,都十分高兴。
赵鸾亭眼角挂了泪,看了看陈玉兰和铁夜梅,说道:“今天盼,明天盼,总算快盼到贺兰家报仇的日子了!”
贺兰容见几位母亲如此,也不知如何安慰,只能干巴巴的说道:“如今只缺我爹爹一人,便也算全家团聚了。如果爹爹再此,就可以立即发兵汴梁!”
接着她又把要去北国寻父的打算说了一遍,两位夫人拍手赞成。
只有三夫人铁夜梅,将杏眼一瞪,说:“你那父亲,一去北国就是十七八年,听说他已经做了北国的驸马,在那里贪恋荣华富贵,早把咱们娘几个给忘了!”
陈玉莲一向温柔,连连摆手说道:“妹妹,贺兰相公不会如此,他与我、与你在一起时,都曾说过姐姐与我之事。咱们现在这样,都是叫奸贼害得咱们夫妻分离、父子、父女不得见面。”
赵鸾亭虽有疑虑,也还是过来劝说铁夜梅,铁夜梅这才答应同去北国。但她又说:“咱们一帮子人冷不丁去认亲,人家谁认得咱?恐怕连那关口也不好过去!”
贺兰信笑着说:“嫂嫂不必担心,镇守卢沟桥的大都督马彦超是咱表叔,当年大哥便是投奔他老人家,这次还是先去求表叔帮忙就是了。”
贺兰平在一旁听着,觉得新鲜,凑过来就问:“二叔,咱们家怎么还有外国的亲戚?”
于是贺兰信就将贺兰和马家两家结亲的经过讲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