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创作会议的不欢而散,给合作前景蒙上了一层阴霾。接下来的两天,气氛有些僵持。邮件往来中充满了礼貌却疏离的专业术语,面对面的交流也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语言和理念的壁垒,像一堵无形的墙,阻碍着真正的沟通。
亚历克斯·格林依旧保持着专业态度,但能感觉到他对“东方元素”的保留。他不断提出新的、更偏向欧美主流审美的编曲方向,试图将卡布叻的声音“嵌入”他熟悉的成功框架中。而周深和周浅则坚持认为,这会让卡布叻失去灵魂,变得不伦不类。
讨论再次陷入僵局。录音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周星星不安地绞着手指,周可可也难得地安静下来,连呼吸都放轻了。
周深看着窗外灰蒙蒙的纽约天空,又看了看身边眉头紧锁的队友和对面表情严肃的亚历克斯,心中一动。他意识到,再这样用语言争论下去,只会陷入死循环。理念的差异,或许无法用言语说服,但可以用音乐去感染。
他深吸一口气,打破了沉默:“Alex,或许我们换个方式?”
亚历克斯抬起头,带着询问的眼神看向他。
“语言有时是障碍,但音乐是共通的语言。”周深站起身,走到录音室中央的空地上,目光扫过周浅、卡布、周星星和周可可,“我们唱一段吧。不设任何框架,就用我们最熟悉、最舒服的方式,唱一段旋律给你听。也许这样,你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我们声音的特质和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周浅立刻明白了周深的意图,眼中闪过一丝赞同。卡布沉稳地点了点头。周星星和周可可虽然有些紧张,但也站了起来。
亚历克斯显然有些意外,但出于专业素养和一丝好奇,他摊了摊手,表示同意:“好主意。让我听听。”
没有伴奏,没有预演。五人只是简单地交换了一个眼神,一种长久磨合形成的默契便自然流淌。
周深轻轻哼出一个起音,一个纯净、带着明显中国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特色的旋律,悠扬而起,如同山间清泉。紧接着,周星星清亮的高音如同飞鸟掠空,轻盈地缠绕上来。周浅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加入,如同大地般提供坚实的根基。周可可灵动的中音则像溪流般穿梭其间,增添了几分活泼的生气。卡布醇厚的中低音则稳稳地托住整个和声的架构。
这是一段即兴的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旋律简单,却充满了东方的空灵与写意之美。五个声音交织在一起,层次分明,和谐共鸣,没有复杂的技巧炫耀,只有纯粹的情感流淌和声音本身的质感。
亚历克斯·格林原本靠在控制台边的身体,不知不觉地坐直了。他脸上的严肃和审视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和……惊艳。他闭上眼睛,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节奏,完全沉浸在了这独特的声音世界里。
这段旋律,与他平时接触的所有音乐都不同。它不追求强烈的节奏冲击,不依赖复杂的电子音效,而是以一种近乎原始的方式,展现着人声本身的魅力和一种内敛而深远的意境。那种和谐,不是训练出来的整齐划一,而是源自灵魂深处的共鸣。
当最后一个音符在空气中缓缓消散,录音室里一片寂静。
亚历克斯缓缓睁开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快步走到他那套复杂的电子合成器前,双手飞快地在键盘和旋钮上操作起来。
很快,一段低沉而富有弹性的电子节拍响了起来,节奏并不快,却带着一种深邃的律动感。他没有覆盖掉刚才的东方韵味,而是巧妙地用电子音效营造出一种类似星空或深海的空间感,然后将刚才卡布叻即兴演唱的那段五声音阶旋律,用合成器进行了微妙的变形和重复,形成了一个循环的背景音轨。
他抬起头,看向周深五人,眼神灼热:“Like this?(像这样?)”
他播放出来的片段,不再是生硬的拼贴,而是一种奇妙的融合!东方的旋律骨架与西方的电子节奏交织在一起,既保留了原有的空灵特质,又增添了现代感和律动性!
周深的眼睛亮了。周浅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周星星和周可可也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Yes!(对!)”周深用力点头,“就是这个方向!”
语言无法达成的理解,音乐做到了。亚历克斯通过聆听,真正感受到了卡布叻声音的核心魅力,并找到了将这种魅力与现代音乐语言结合的灵感。而卡布叻,也通过这次即兴的展示,证明了他们声音的独特价值。
僵局被打破了。
接下来的讨论,气氛完全不同了。双方不再执着于说服对方,而是围绕着这个新生的、充满潜力的音乐片段,兴奋地交流起来。亚历克斯提出各种音色和节奏的可能性,周深他们则从情感和意境上给予反馈。音乐,成为了他们之间最流畅、最有效的对话方式。
文化的壁垒依然存在,但一座由音符搭建的桥梁,已经悄然建成。卡布叻的“世界之声”,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发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