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山谷的最后一场雪,悄然落下,为营地的离别更添几分清寒。翌日,天色未明,营中已是一片肃然。没有喧天的鼓乐,没有壮行的烈酒,只有压抑的呼吸声和甲胄兵刃轻微的碰撞声。
“青莲营”百名精锐,已全部集结完毕。他们换上了便于长途跋涉的劲装,背负着统一的行囊,腰佩利刃,虽人数不多,但那股经过李白亲手调教、千锤百炼后形成的精悍肃杀之气,竟比数千人的军阵更令人侧目。每一张年轻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与对前路艰险的觉悟。
张彪、燕十三、陈硕真,以及联盟中所有能抽身的核心首领,皆肃立营前相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沉重。
张彪上前一步,抱拳,声音因压抑着情绪而略显沙哑:“招讨大人,一路保重!江淮荆襄,但有张彪一口气在,绝不有失!” 他身后,那些原官军出身的将领们齐刷刷行礼,目光中充满了对正统使命的尊崇。
燕十三没那么多规矩,他大步走到李白面前,用力拍了拍李白的胳膊,虎目微红:“盟主!老燕我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就一句,早点回来!弟兄们等着你带我们杀回中原!” 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却做工粗糙的皮囊,塞到李白手里,“这是兄弟们凑钱打的酒囊,装满了好酒!路上驱驱寒!他娘的,要不是军令,老子真想跟你一起去!”
李白接过那尚带着体温的酒囊,心中暖流涌动,用力点了点头。
陈硕真则递上一个包裹,轻声道:“李招讨,里面是些更换的衣物和干粮,还有我重新调配的伤药,药效更强些。蜀道艰难,万望珍重。” 她目光清澈,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
李白一一接过,郑重收好,对着所有送行的人,抱拳,环揖一礼。
“诸位,留守不易,责任重大。这后方,就拜托了!”
“请招讨(盟主)放心!” 众人齐声回应,声震山谷,惊起林间寒鸦。
没有更多的话语,李白转身,目光扫过面前百名如同出鞘利剑般的“青莲营”士卒。
“出发!”
命令简洁有力。
百人的队伍,如同一条沉默的青灰色蛟龙,悄无声息地滑出山谷,融入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中。他们避开了官道,专拣山林小径,向着西南方向的长江沿岸疾行。
李白走在队伍的最前方,青莲剑负于身后,步履看似从容,实则每一步都暗合某种韵律,速度极快。他并未回头,但“太虚剑心”却如同无形的触角,清晰地感知着身后百名士卒的气息、步伐,乃至他们心中那混合着紧张、兴奋与决然的复杂心绪。他知道,从现在起,这百人的性命与前程,便系于他一身。
昼伏夜出,绕城避卡。凭借着李白超前的灵觉和“青莲营”精锐的素质,他们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叛军控制区域的缝隙之间。偶有小股叛军巡逻队撞上,不待对方发出警报,便被“青莲营”以雷霆之势迅速解决,动作干净利落,显然是李白传授的战法已然见效。
三日后,夜幕再次降临时,他们终于抵达了长江北岸一处偏僻的江湾。此地芦苇丛生,地势陡峭,远离渡口城镇,唯有江水拍岸的哗哗声,更显寂静。
按照事先与江淮地区暗中联络好的义民约定,此处应有一艘足以搭载百人的船只接应。然而,众人潜伏在芦苇丛中等待了将近一个时辰,江面上除了茫茫夜色与粼粼波光,空无一物。
“将军,接应的人……会不会出事了?” 一名“青莲营”的队正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迟迟不见船只,意味着计划可能出现变故,在这敌军控制区多停留一刻,便多一分危险。
李白凝望着漆黑的江面,眉头微蹙。「太虚剑心」全力展开,感知着周遭的一切。风中带来的气息,水流细微的变化,远处隐约的刁斗声……忽然,他眼神一凛,抬手示意众人噤声,低喝道:“有埋伏!东南方向,芦苇丛,约两百人,弓弩手居多!准备战斗!”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东南侧的芦苇丛中骤然亮起数十点火光,紧接着便是弓弦震响的嗡鸣!
“咻咻咻——!”
密集的箭矢如同飞蝗般破空而来,覆盖了他们藏身的区域!
“结圆阵!举盾!” 那名队正反应极快,厉声嘶吼。
“青莲营”士卒临危不乱,瞬间收缩,外围的士卒迅速取下背负的小型圆盾,护住要害,内层的士卒则拔刀出鞘,眼神冰冷地望向箭矢射来的方向。叮叮当当的声响如同骤雨打荷叶,箭矢大多被盾牌格挡开,但仍有几名士卒被流矢所伤,闷哼出声。
“果然有叛军的耳目!” 李白眼中寒光一闪。他身形不动,并指如剑,凌空虚划——“青莲初绽·守式”!
一股柔和的青色光晕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并非坚不可摧的屏障,却仿佛带着一股粘稠的牵引力,使得射入光晕范围的箭矢轨迹纷纷发生偏转,力道大减,轻易便被盾牌挡下。
“对方有高手!掷火把,烧死他们!” 芦苇丛中传来叛军校尉气急败坏的吼声。更多的火把被点燃并投掷过来,试图引燃芦苇丛,将李白等人逼出或者活活烧死。
火光映照下,隐约可见叛军弓弩手的身影正在重新搭箭,而一些手持刀盾的步兵也开始从两侧逼近。
情况危急!一旦被火势合围,或者被叛军步兵缠住,等到更多叛军闻讯赶来,他们这百人必将陷入绝境!
“不能恋战!” 李白心念电转,目光瞬间投向那波涛汹涌、看似绝路的江面。一个大胆的念头涌上心头。
“所有人听令!” 他声音清越,穿透箭矢破空和火焰燃烧的杂音,“随我……入江!”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李白青莲剑骤然出鞘,剑尖并非指向敌人,而是直指脚下江岸的泥泞之地!磅礴的“太虚剑心”剑意与「越女剑心」对水流的感悟完美融合,剑气并非刚猛无俦,而是化作一股极其柔韧、绵长、如同春水泛滥般的力量,猛地向前一引——“引流·送舟”!
轰!
众人脚下的江岸泥土,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巨力推动,混合着芦苇根茎,形成一股巨大的泥石流,轰然滑入江中!这并非为了伤敌,而是为了制造混乱和……借力!
“走!” 李白一声断喝,身形率先跃起,足尖在滑落的泥石上轻轻一点,如同飞鸟投林,率先向着黑暗的江心方向纵去!
“青莲营”士卒对李白的命令早已形成本能般的信任,虽心中惊骇,却无一人犹豫。百人如同演练过无数次,同时发力,紧随着李白的身影,踏着那不断滑入江中的泥石流,奋力向江中跃出!
这一幕极其惊险!身后是燃烧的芦苇丛和叛军惊愕的叫骂与零星射来的箭矢,脚下是崩塌的江岸和汹涌的江水,前方是漆黑未知的江心!
就在众人力道将尽,即将坠入冰冷的江水中时,异变再生!
那被李白剑气引动、滑入江中的大量泥土芦苇,竟在江水中短暂地形成了一片不大却相对坚实的“浮岛”!而一直隐藏在更下游芦苇深处、因发现伏兵而不敢靠近的一艘中型乌篷船,此刻见机极快,船上的船公显然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奋力撑篙,趁着这混乱和“浮岛”的掩护,如离弦之箭般向这边靠拢!
“上船!” 李白足尖在“浮岛”上再次一点,身形翩然落在船头,反手一剑,一道凝练的剑气斩断数支射向船只的火箭。
“青莲营”士卒们爆发出惊人的潜力,纷纷跃上摇晃的船只,动作迅捷,互相扶持,竟无一人落水。
“快!开船!” 船公嘶哑着嗓子大吼,与几名助手奋力划桨,乌篷船如同挣脱了缰绳的野马,顺着江流,迅速驶向黑暗的江心,将北岸的火光、喊杀声远远抛在身后。
江风凛冽,吹动着李白染了些许烟尘的青衫。他站在船头,回望北岸那渐渐缩小的火光,眼神冰冷。这一次埋伏,印证了叛军对江淮渗透之深,也让他西行的决心更加坚定。
船公一边操舟,一边心有余悸地道:“李……李将军,小老儿差点误了大事!那伙叛军天黑前就摸过来了,我们不敢靠近,幸好……幸好将军有神仙手段!”
李白摆了摆手,没有多言。他看向或坐或卧、正在处理伤势、清点人数的“青莲营”士卒,虽然略显狼狈,但眼神依旧锐利,士气未堕。
他再转身,望向南岸那更加深沉的黑夜,以及黑夜后方那遥不可及的蜀道群山的轮廓。
船行江心,四顾茫然。前路是未知的南岸与更加艰险的征途,身后是战火纷飞的北地与无数牵挂。
孤帆,远影。
一个人的征程,正式启航于这浩瀚长江之上。
而他的故事,注定将继续在这破碎的山河中,刻下更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