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知道姜蕴宁带着重点项目和专项经费来到研究所,研究所里每个人都充满好奇。这次刚好有空档,何国良顺便询问大家的意愿,结果除了核心科研人员之外,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表示,即便只是打下手,也愿意参与。
毕竟,姜蕴宁在这一领域还是新手,他们未必真的能学到多少东西。但一个人能够在不同领域连续取得突破,必然说明她有过人之处——
无论是处理问题的方法,还是看待问题的角度,都值得学习。
姜蕴宁沉默片刻,似乎在斟酌他话的真实性,随后才点头道:“何所,如果方便的话,把人员资料先给我,我看看大家的技能和分工,再决定如何调配。”
何国良点了点头,轻声说道:“我明天上午让助理把资料送过来。你看完确定后,把名单给我就行。还有,时间紧,你尽量尽快处理。”
“好的,你放心,我明天优先处理这事。”
何国良果然雷厉风行。隔天一早,他的助理便把一沓厚厚的资料送到姜蕴宁手边。
姜蕴宁心里清楚,眼下的人手只是勉强维持运转。起初她没有申请更大的团队,是因为将前期定位为概念验证阶段,项目刚起步,并不需要投入过多人力。
然而,随着项目推进得比预期顺利,一旦进入关键阶段,人员不足的弊端便会显露无遗:核心成员疲于奔命,稍有差池便可能前功尽弃。
她早已推算过,若能再补充六到八个合适的成员,将团队扩充到十八人左右,才是最理想的状态。那时,研发各个模块各有分工,不至于到后面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
姜蕴宁翻阅着每个人的背景、专长和过往项目经验。
她仔细思考着:谁可以独立承担关键任务,谁适合辅助操作,又有哪些人可以负责项目的调试工作。
一个小时过去,姜蕴宁终于做出了筛选。她整理好名单,将每个人的特长、潜力以及适合承担的角色标注清楚,然后带着资料走进何国良的办公室。
“这是我根据资料挑选出来的,总共有八位成员,”她平静地说道,同时将整理好的名单递了过去,“你看看,可以吗?”
何国良接过名单,目光扫过几人信息,眉头微微一挑,“看起来你考虑得很周全。”
“每一个成员对于项目都至关重要,如果人员变动太频繁,整个进度容易出问题,所以我必须谨慎些。”
何国良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低下头,又仔细看了片刻后,语气干脆地说道:“没什么问题,就按你这份名单来安排。”
时间匆匆。
姜蕴宁在华国航天高性能发动机研究所已经待了半年。
项目进展缓慢,期间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
实验室里,发动机在实验台上轰鸣着点火,模拟实际工作状态。每一次点火都伴随着屏幕上温度、压力、转速、燃料消耗和排气参数的不断跳动。
孙俊凯焦急地拍了拍桌子,声音里带着无奈,“这一轮测出来的温度曲线又偏高了!”
每一次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而排查和优化这些偏差,需要耗费大量实验时间和细致的数据分析。一轮完整验证往往要花费数天甚至一周。
何景澄轻声叹了口气:“上次调整燃烧室压力的方法也没有得到改善,数据完全不稳定。”
姜蕴宁站在控制台前,深吸一口气,环视忙碌的团队:“大家别灰心,仔细分析每一次数据波动的原因,我们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她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实验数据,眉头紧锁。
这个问题已经持续两个月,始终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每一次实验调整后,数据总会出现新的偏差,让人有种不断绕圈的感觉——仿佛整个团队已经钻进了死胡同,前路迷茫而又压抑。
姜蕴宁轻轻揉了揉太阳穴,深知团队每个人的压力也到了极限。
陈语妍整理着实验数据,皱着眉头说:“每一轮数据都不一致,好像总有遗漏的因素没考虑到。”
姜蕴宁深吸一口气,抬起头,“大家先停一停手上的工作,我们重新梳理一下实验流程,一个一个排查。”
她转头看向陈语妍,“有没有可能是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延迟造成误差?”
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延迟可能导致温度曲线偏离、压力峰值错位,进而使数据分析结果出现不一致。
站在屏幕前的陈语妍摇了摇头,“姜工,传感器已经校准过了,延迟不可能这么明显。”
“那就考虑一下燃料喷射和冷却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联动效应,而不是单独调整某一个参数。”姜蕴宁思索着说,“分工明确,谁负责数据重构,谁负责参数模拟。”
虽然问题复杂,但团队成员们还是迅速冷静下来,立刻开始讨论方案,气氛紧张而专注。
想要取得突破绝非易事,每一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付出最大的努力。
实验室里灯光明亮,仪器的嗡鸣声持续不断。
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操作,记录每一个微小数据变化。
孙俊凯仔细检查燃料喷射参数,眉头紧蹙:“如果喷射角度再微调0.1度,有没有可能会改善燃烧室温度分布情况?”
苏修远摇了摇头,“上次已经试过微调了,但是数据显示,温度曲线依然不稳定。”
何景澄则在旁边监控冷却系统的数据波动,轻声提醒:“温度曲线又出现轻微波动,可能是冷却气流分布不均。”
陈语妍低声记录着每一次参数变化和实验结果,她的手几乎没有停下来过。
姜蕴宁看着数据结果,说:“这一轮数据要和前十轮进行对比,确保每一个偏差都被排查。”
直到深夜,所有数据整理完毕,姜蕴宁才缓缓起身离开实验室。
这一刻,只剩下满身疲惫。
她躺在床上,轻轻闭上眼,却无法真正放松——脑海里依旧回放着一整天的实验数据、温度曲线和压力波动。
窗帘没有完全拉上,月光透进来,洒在桌面和床单上,映出斑驳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