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辉的婚礼办得热热闹闹,闽都传统的仪式一样不少。接亲的队伍敲锣打鼓,新郎官潘辉穿着笔挺的西装,胸前别着大红花,紧张又兴奋。最搞笑的环节是“找新娘鞋”——伴娘们把新娘高云的婚鞋藏得严严实实,非要新郎和伴郎们做游戏、给红包才肯给线索。
伴郎之一,是刚从上海放假回来的林岽。这位未来的“技术大牛”,面对这种需要情商和嘴皮子的“软任务”,直接懵圈。他既不会说甜言蜜语哄伴娘开心,也不懂讨价还价塞红包,急得满头大汗,最后竟然想用“逻辑推理”来分析婚鞋可能藏匿的位置!他围着婚房转了一圈,指着衣柜顶上说:“根据空间利用率和视觉盲区原理,那里藏东西的概率最大!” 结果爬上去一看,空空如也,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最后还是靠潘辉自己唱情歌、表忠心,才过关。林岽事后挠着头对林凛说:“依姐,这比解微分方程难多了!” 林凛忍俊不禁,拍拍他肩膀:“依岽啊~有些学问,课本上是没有的。”
婚礼宴席上,高朋满座。轮到新人敬酒时,又出了个小插曲。负责音响的林丕邺大叔,本想播放一首温馨的背景音乐,结果手忙脚乱按错了键,喇叭里突然爆发出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全场瞬间安静,随即爆发出更大的笑声。林丕邺在角落闹了个大红脸,手忙脚乱地切换音乐,嘴里嘟囔着:“这破机器,比船上的雷达还难搞!” 好在大家都不介意,反而觉得更喜庆了。
而全场最淡定的,要数我们的“鹅元帅”阿白。它没有被喧闹的人声和鞭炮声吓到,反而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族长,慢悠悠地在院子边缘踱步,偶尔停下来,歪着头看看热闹的人群,那眼神仿佛在说:“嗯,场面还行,没给咱老林家丢脸。” 有调皮的小孩想拿鞭炮去吓它,被它用翅膀轻轻一扇,就乖乖跑开了,威严不减当年。
婚礼的喜庆劲儿还没过去,林凛就回到了省城“启明”项目组,投入紧张的工作中。项目组里汇聚了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有德高望重的老院士,有正值壮年的技术骨干,也有像林凛这样的青年才俊。合作中,难免有观念的碰撞。
一次方案讨论会上,一位资深的老专家坚持认为,宇航员的心理调节应该以传统的放松训练和药物辅助为主,对林凛提出的“利用特定辰力场频率模拟地球磁场节律,以稳定生物钟和情绪”的方案持怀疑态度,认为“太玄乎,不够严谨”。
林凛没有直接反驳,而是拿出了厚厚一摞实验数据和分析报告,用平缓而清晰的语调解释:“王老,这是我们在模拟失重环境下,对志愿者脑电波、心率变异性和皮质醇水平进行的对照观测数据。数据显示,在特定辰力场环境下,志愿者的睡眠质量提升了35%,焦虑指数显着下降。其作用机制,我们初步推断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她引经据典,数据翔实,逻辑严密,把一种看似“玄学”的技术,用最硬核的科学语言呈现出来。那位老专家开始还皱着眉头,听着听着,神色逐渐缓和,最后扶了扶眼镜,感叹道:“小林啊~看来是我老头子观念旧了。你这套东西,有数据支撑,有理论推演,不错!科学就是要敢于创新!”
林凛用她的专业和严谨,赢得了尊重,也推动了项目的进展。她发现,当你足够强大时,所谓的“代沟”和“偏见”,都会在你的实力面前消融。
在县城的文化馆里,林漺的“辰光健身舞”公益班办得有声有色。最初的学员只有寥寥几个好奇的依姆(阿姨),后来口碑传开,队伍越来越壮大。有退休的老教师,有菜市场卖菜的依婆,还有带孙子的奶奶们。
这些阿姨妈妈们,刚开始动作僵硬,节奏也跟不上,经常同手同脚,惹得大家笑作一团。林漺极有耐心,她不像教专业学生那样要求严格,而是把复杂的舞蹈动作简化,结合辰力的呼吸吐纳方法,编成简单易学、又能活动筋骨的动作。她一边示范,一边用闽都话亲切地讲解:“依姆们,慢慢来,莫着急。吸气,手抬起,感觉像抱一个大西瓜;呼气,手放下,像把烦恼都丢出去咯!”
慢慢地,阿姨们的动作越来越协调,脸色也越来越红润。一位有轻微关节炎的依姆高兴地说:“林漺老师,跳了你这个舞,我这膝盖啊松快多了!晚上也好睡了!” 还有一位依伯(伯伯)本来是被老伴拉来的,后来自己也跳上了瘾,说:“比打麻将有意思多了!”
看着这些长辈们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变得更健康、更快乐,林漺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觉得,这比在舞台上获得掌声更让她满足。姐姐林凛说得对,让辰力的好处惠及普通人,才是它最大的价值。
就在这平凡而充实的日子里,新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潘辉婚后,和妻子陈露住在镇上学校分的房子里,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林丕华小姑已经开始悄悄准备小宝宝的衣物了,就等着好消息传来。
远在上海求学的林岽,在一次高校技术交流会上,遇到了一位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女生,对方在嵌入式系统领域的见解让他印象深刻。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经常在网上讨论技术问题。林岽这个“技术宅”,第一次在聊天时,除了代码,还会偶尔问一句“你那边天气怎么样?” 虽然问得干巴巴的,但也是个不小的进步了。
林家新一代的生活,如同春天的榕树,在阳光雨露下,抽枝散叶,生机勃勃。既有为国家大事的奋斗,也有平凡生活的温馨,交织成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