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会场里灯火辉煌,衣香鬓影。林清辞站在发言席上,从容不迫地做着开幕致辞。量身定制的深灰色西装勾勒出他清瘦挺拔的身形,袖扣在灯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芒。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清晰而富有磁性,每个用词都精准得体。
就在他即将结束致辞时,会场侧门被轻轻推开。一个高大的身影逆着光走进来,在场边站定。林清辞的余光瞥见那个身影,声音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握着演讲稿的手指微微收紧,但很快又恢复如常。
陈山站在人群外围,安静地望着台上那个光彩夺目的人。一年不见,林清辞身上的青涩已褪尽,取而代之的是运筹帷幄的从容。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得让人心颤。
接下来的环节是创业项目路演。当主持人念到山野科技时,陈山稳步走上舞台。他穿着合身的深蓝色西装,肩线平整利落。曾经被阳光晒得黝黑的皮肤白皙了些,眉宇间的土气已被书卷气取代,唯有那双眼睛,依然沉静如古井。
我们致力于搭建农产品上行的高速通道。陈山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他身后的屏幕上展示着精心制作的ppt,数据详实,逻辑清晰。当他讲到在某个偏远山村试点取得的成果时,台下开始响起窃窃私语。
林清辞坐在第一排,目光始终落在台上那个人身上。他看见陈山从容地回答评委提问,看见他手势坚定地阐述观点,看见聚光灯在他肩头跳跃。这一刻的陈山,与记忆中那个沉默的糙汉判若两人。
路演结束的掌声格外热烈。陈山鞠躬致意,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第一排。与林清辞的视线在空中短暂相接,两人都微微一怔。
茶歇时间,人群自然地分成两个中心。一边是林清辞,被各路企业家和投资人簇拥着;另一边是陈山,周围围着感兴趣的评委和同行。他们隔着人流偶尔对视,却始终没有走向对方。
直到论坛结束,人群渐渐散去。林清辞对助理低语几句,转身走向休息室。陈山看着他的背影,犹豫片刻,也跟了上去。
休息室的门在身后合上,隔绝了外面的喧嚣。林清辞站在窗前,背对着门口。脚步声在身后停下,他缓缓转身。
陈山。他轻声唤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陈山看着他,目光深邃。林总。这个称呼让林清辞的睫毛轻轻颤动。
你的项目很不错。林清辞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特别是关于冷链物流的解决方案。
谢谢。陈山向前一步,这一年,我一直在关注林氏的动向。你们在西南地区的扶贫项目,给了我很多启发。
两人就这样站在休息室中央,像久别重逢的老友般讨论着商业计划。但空气中涌动着某种更微妙的东西,比商业谈判更紧张,比故人重逢更悸动。
忽然,陈山伸出手,轻轻握住林清辞的手腕。这个动作让两人都愣住了。那只手依然粗糙,掌心的薄茧摩擦着昂贵的西装面料,带着熟悉的触感。
你做到了。林清辞低头看着那只手,轻声说。
你也是。陈山的手指微微收紧。
他们终于抬起头,直视对方的眼睛。一年来的艰辛与等待,都在这一眼中流转。陈山向前一步,拉近最后一点距离。
现在,他的声音低沉,我终于能和你并肩了。
林清辞的唇角微微扬起。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林总,陈山也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创业者。他们只是两个实现了约定的人,站在这里,势均力敌。
窗外,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而在这个安静的休息室里,一段新的故事正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