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启二年的暮春,一场连绵的细雨刚过,大明王朝的上京被洗得愈发清亮。朱红宫墙下的青苔吸饱了水汽,琉璃瓦在天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连宫道旁的古槐都抽出了新绿,枝桠间垂落的槐花洒在青石路上,像是为远道而来的客人铺了一层细碎的白绒。
这日清晨,朝阳刚跃过宫墙,上京南门便响起了一阵清脆的钟鸣——越鼎王朝的仪仗到了。明黄色的龙旗在风中舒展,旗面上绣着的“明”字随着队伍行进微微晃动,紧随其后的是十二辆装饰华美的马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稳的“咯吱”声,惊飞了枝头栖息的麻雀。马车最前方,一身赭黄龙凤袍的越鼎女帝明和琼正端坐于銮驾之中,她抬手撩开车帘一角,望着熟悉又陌生的盛京街道,眼底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
“母皇……长姐……”明和琼轻声呢喃,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绣着的缠枝莲纹。自她十六岁离京,前往越鼎继位,至今已过了十余年。这些年里,她在越鼎励精图治,平定内乱、安抚百姓,早已从当年那个需要躲在母皇与长姐身后的小姑娘,长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女帝。可此刻踏入上京,那份深埋心底的孺慕之情,还是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
銮驾行至大明宫前,早已等候在此的凤启女帝身着明黄帝袍,亲自上前迎接。姐妹二人目光相对,皆是一愣——凤启女帝比记忆中更显沉稳,眉宇间带着帝王的威严,却在看到明和琼的瞬间,眼底漾起了柔和的笑意;而明和琼也褪去了在越鼎时的锐利,此刻更像个归家的妹妹,快步上前,握住了凤启女帝的手。
“长姐。”明和琼声音微哑,千言万语涌到嘴边,最终只化作了这两个字。
凤启女帝拍了拍她的手背,温声道:“回来就好,母皇在暖阁里等了你许久。”
姐妹二人并肩走进大明宫,穿过层层宫阙,终于来到了盛宁太上皇居住的长乐宫。暖阁内早已烧起了银丝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茶香,盛宁太上皇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捧着一卷书,听到脚步声,便抬眸望来。
当看到明和琼的那一刻,盛宁太上皇手中的书卷险些滑落。她快步上前,一把拉住明和琼的手,仔细打量着她的模样,眼眶渐渐泛红:“和琼……我的二丫头,真是你回来了?”
“母皇,是儿臣回来了。”明和琼双膝跪地,行了大礼,“儿臣不孝,这么多年才来看您。”
“快起来,快起来。”盛宁太上皇连忙将她扶起,拉着她坐在软榻上,手一刻也不愿松开,“这些年在越鼎,苦了你了。身子还好吗?有没有受委屈?”
凤启女帝坐在一旁,看着母女二人絮絮叨叨的模样,眼底满是笑意。暖阁内的气氛渐渐热络起来,茶盏添了一次又一次,盛宁太上皇拉着明和琼的手,从越鼎的气候问到朝堂的琐事,恨不得将这十余年的空白都一一填满。
聊着聊着,盛宁太上皇忽然注意到明和琼身后跟着的几个孩子,他们穿着统一的锦缎童装,怯生生地站在那里,一双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暖阁里的陈设。最大的两个小姑娘长得一模一样,梳着双丫髻,发间别着珍珠簪子,皮肤白皙,眉眼间竟有几分盛宁太上皇年轻时的影子;后面三个小男孩也是一样的模样,穿着宝蓝色的长袍,小手紧紧攥着衣角,却努力挺直了小身板,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和琼,这是……”盛宁太上皇眼中满是疑惑。
明和琼笑着将孩子们叫到身前,轻轻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母皇,长姐,这是儿臣的孩子们。”她先指着两个双生女娃,“这是大女儿明万玲,二女儿明万斯,她们是双生。”
明万玲和明万斯立刻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屈膝礼,奶声奶气地喊道:“祖母安好,姨母安好。”
盛宁太上皇的心瞬间被这声“祖母”融化了,她连忙招手,让两个小姑娘到自己身边来,伸手摸了摸她们的小脸蛋,笑道:“真乖,长得真俊,跟你母亲小时候一个样。”
接着,明和琼又指着三个小男孩:“母皇,这是三胞胎儿子,大儿明万耀,二儿子明万辉,三儿子明万光。”
三个小男孩也齐齐行礼,声音响亮:“祖母安好,姨母安好!”
“哎哟,还有三个虎头虎脑的小子!”盛宁太上皇笑得合不拢嘴,拉过明万耀的小手,发现他的手心还攥着一颗小小的玉坠,“这孩子,还带着玩意儿呢。”
明万耀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小声说:“这是母亲给我的,说戴着能平安。”
这话让盛宁太上皇更是心疼,她看着明和琼,眼眶又红了:“和琼,你一个人带着五个孩子,还要打理朝政,真是太不容易了。”
明和琼握住母皇的手,轻声道:“母皇,不辛苦。孩子们都很懂事,越鼎的百姓也支持儿臣,儿臣已经很满足了。”
凤启女帝看着眼前的一幕,笑着插话:“母皇,您就别心疼了。和琼现在可是越鼎的好女帝,把越鼎治理得井井有条,孩子们也教得这么懂事,咱们该为她高兴才是。”
说着,凤启女帝看向明万玲,问道:“万玲,这次跟母亲来上京,有没有看到什么好玩的?”
明万玲点了点头,眼睛亮晶晶的:“看到了!宫门口的石狮子好大,还有路上的樱花,飘下来像雪一样!”
明万斯也跟着说:“还有御花园里的孔雀,开屏的时候好漂亮!”
三个小男孩听到姐姐们说好玩的,也忍不住开口——明万耀说想看看大明的士兵操练,明万辉说想尝尝上京的糖葫芦,明万光则小声说,想给母亲买一支好看的发簪。
暖阁里的笑声此起彼伏,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每个人的身上,温暖而明亮。盛宁太上皇看着眼前的一双女儿,还有五个活泼可爱的孙辈,只觉得心里被填得满满的。这些年,她虽归隐后宫,却始终牵挂着远在越鼎的二女儿,如今看到她平安顺遂,儿女双全,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牵挂。
凤启女帝端起茶杯,对明和琼说:“和琼,这次回来,就多住些日子。咱们姐妹俩好好聊聊,也让孩子们在京城里多玩玩。”
明和琼笑着点头,目光扫过暖阁里的亲人,心中满是安定。她知道,无论自己在越鼎承担着怎样的重担,回到这里,回到母亲和长姐身边,她永远都是那个可以卸下铠甲,享受温情的明和琼。
暮色渐浓,长乐宫的灯火被一一点亮,暖阁里的欢声笑语依旧没有停歇。这一夜,对于大明与越鼎的帝家而言,是久别重逢的喜悦,是血浓于水的温情,更是一段被岁月珍藏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