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时初刻,太极殿内的烛火已燃至过半,烛芯偶尔爆出的火星,落在明黄色的锦缎桌布上,转瞬便灭了去。盛宁女帝放下手中的玉杯,目光扫过殿内依旧精神奕奕的众人,嘴角噙着的笑意比先前更柔和了几分。她抬手示意宫人添酒,声音不高,却足以让殿内所有人听清:“今夜宴饮已过三刻,诸位若觉疲惫,可先回偏殿歇息。只是朕还有几句心里话,想与至亲骨肉说。”
话音落下,殿内的属国官员与宫人皆识趣地躬身退下,只留下宗亲藩王与几位属国女帝。晋王明家齐率先起身,拱手道:“妹妹有话但说无妨,我等皆听陛下吩咐。”他话音刚落,秦王明满、武安王蒲城与几位王爷也纷纷颔首,连素来活泼的朝阳女帝明家念,也收了几分笑意,端正地坐直了身子。
盛宁女帝望着眼前这些血脉相连的亲人,指尖轻轻摩挲着玉杯的纹路,缓缓开口:“二十一年前,先皇驾崩,朕临危受命登基。那时朝中动荡,边境不安,多少人等着看大明的笑话。是兄长们在朝中为朕稳定局势,是姐姐在纯曦牵制外敌,是舅舅奔走民间体察民情,还有诸位妹妹、孩儿们在外镇守属国……若没有你们,便没有今日的大明。”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唐王明家轩身上,眼中满是期许:“轩儿,你是真祖的长子,自小便跟着太傅习文练武,朕知道你有治国之才。只是你性子太过刚直,日后若遇大事,需多听朝臣建议,莫要独断专行。”
唐王明家轩起身躬身,声音坚定:“臣弟谨记皇姐教诲,日后定当谨言慎行,不负皇姐与大明百姓的期望。”
盛宁女帝又看向越鼎女帝明和琼,语气软了几分:“琼儿,你去年刚登基,越鼎虽小,却是大明南方的屏障。遇事莫慌,若有难处,可随时派人回中京求援,母皇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明和琼眼眶微红,起身道:“女儿谢母皇关怀,定当好好治理越鼎,不让母皇失望。”
随后,她的目光转向纯曦女帝明家瑶与朝阳女帝明家念,笑道:“姐姐与妹妹,这些年为大明付出甚多。纯曦与朝阳皆是大明的左膀右臂,日后若有需要,大明也会全力相助。”
明家瑶与明家念齐声应下,明家瑶眼中满是欣慰:“妹妹放心,纯曦与大明永远同心同德。”明家念则笑着补充:“姐姐若想巡幸朝阳,妹妹随时备好仪仗等候。”
盛宁女帝又看向天圣女帝明家嫣与景灵女帝明家彤,语气严肃了几分:“天圣与景灵地处边境,需时刻留意蛮族动向。朕已命兵部调配粮草与兵器,明日便会送往两国。你们回去后,要加紧训练士兵,莫让蛮族有机可乘。”
明家嫣与明字彤起身谢恩,明家彤朗声道:“臣妹定不负陛下所托,守住天圣的每一寸土地。”明家嫣也点头道:“景灵也会与天圣相互呼应,共同抵御外敌。”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苍岚女王明家菲、牧云女王明家琪,以及星原女王明和善、碧忧女王明和美身上,语气温和:“你们四人年纪尚轻,治理属国不易。苍岚与牧云需加强与大明的贸易往来,让百姓日子过得更富裕;星原与碧忧盛产香料与瓷器,可多与其他属国交流,拓宽销路。若有需要,朕会派有经验的官员前去协助。”
明家菲四人起身躬身,明家菲沉稳地说:“臣妹定当按照陛下的吩咐,好好治理苍岚。”明家琪也笑着说:“牧云也会加强与大明的联系,不辜负陛下的期望。”明和善与明和美则齐声应道:“外甥女定当努力,让星原与碧忧越来越好。”
武安王蒲城这时开口了,他看着盛宁女帝,眼中满是关切:“陛下,这些年你为大明操劳,身子也受了不少苦。如今朝中局势稳定,属国也都臣服,你也该好好歇歇了。”
盛宁女帝微微一笑,道:“舅舅放心,朕的身子还硬朗。只是朕也知道,治理天下非一人之事,需靠众人齐心协力。今日朕将心里话都说与你们听,便是希望日后你们能继续同心同德,辅佐玥儿这个皇太女,守住大明的盛世,让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晋王明家齐闻言,起身道:“妹妹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皇太女,守住大明的江山社稷。”其他众人也纷纷起身,齐声应道:“我等定不负陛下所托!”
盛宁女帝看着众人坚定的眼神,心中甚是欣慰。她端起玉杯,道:“今夜能与诸位至亲欢聚一堂,共话家常,朕十分高兴。这最后一杯酒,朕敬大家,愿大明永远繁荣昌盛,愿我们的亲情永远深厚。”
众人纷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此时,殿外传来了更夫敲更的声音,亥时三刻已至。盛宁女帝放下玉杯,道:“时辰不早了,诸位也早些歇息吧。”
众人躬身行礼,依次退出太极殿。唐王明家轩走在最后,他转身看向盛宁女帝,道:“皇姐,夜深了,您也早些歇息吧。”盛宁女帝点点头,道:“你也去吧,明日还要主持寿典,需养足精神。”
唐王明家轩应了一声,转身退出殿外。殿内只剩下盛宁女帝一人,她坐在主位上,目光望向窗外。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殿内,落在明黄色的锦缎桌布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银光。她想起二十一年前登基时的场景,想起这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心中百感交集。
这时,宫人轻步走了进来,躬身道:“陛下,夜深了,是否要回寝宫歇息?”盛宁女帝回过神,道:“不必,朕再坐一会儿。”宫人应了一声,退至殿外等候。
盛宁女帝端起桌上的茶杯,浅饮一口。茶水已有些凉,却让她的思绪更加清晰。她知道,今日的寿宴不仅仅是一场庆典,更是一次亲情的凝聚,一次责任的传承。日后,大明的重担将落在年轻一代的肩上,而她能做的,便是为他们铺平道路,让他们在守护大明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窗外的月光愈发明亮,照亮了皇城的每一个角落。盛宁女帝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宫墙。她仿佛看到了大明的未来——百姓安居乐业,边境安定祥和,属国同心同德,一代又一代的明君贤臣,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让大明的盛世永远延续下去。
她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坚定。明日,寿典正式开始,那将是大明盛世的又一个见证。而她,也将继续肩负起君主的责任,为大明的繁荣昌盛,为百姓的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宫人再次轻步走进来,道:“陛下,子时快到了,您该歇息了。”盛宁女帝点点头,道:“好,回寝宫吧。”
她转身走出太极殿,宫人的灯笼在前方引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月光洒在她的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衣。她的步伐沉稳而坚定,每一步都像是在为大明的未来,踏出坚实的印记。
盛宁二十一年的寿宴,在这一刻落下了帷幕。但大明的盛世,却在亲情与责任的传承中,刚刚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