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鼎在前线与敌军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并取得辉煌胜利之后,这个令人振奋的捷报如同一道闪电般迅速传回到了京城之中。
消息传来,整个京城都为之沸腾,人们欢呼雀跃,街头巷尾充满了喜悦和自豪的气氛。而在皇宫内,卫文帝得知这一喜讯后更是龙颜大悦。
他当即下令:“着明鼎镇国王即刻班师回朝,朕要亲自论功行赏!”此旨意一出,犹如春风吹过大地,传遍了朝廷内外。各级官员纷纷忙碌起来,筹备迎接明鼎将军凯旋而归的盛大仪式。
与此同时,远在边疆的明鼎接到圣旨后,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深知此次胜利来之不易,无数将士们为此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如今能够得到圣上的肯定和奖赏,不仅是对自己的荣耀,更是对全体将士们英勇奋战的最好回报。于是,明鼎整顿兵马,带着满满的战功和荣誉,踏上了归京之路。
明鼎率领大军一路前行,然而刚走到半路,就遭遇了暴雨天气。道路泥泞难行,粮草运送也变得困难重重。但明鼎并未慌乱,他鼓舞士气,令士兵们相互扶持前进。
行至一处山谷时,忽然四周响起喊杀声。原来是一股流寇听闻明鼎带着大量战利品归京,妄图打劫。明鼎冷笑一声,镇定自若地指挥军队摆阵迎敌。他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手中长刀挥舞得虎虎生风,瞬间斩杀数名流寇头目。众将士受其鼓舞,个个奋勇杀敌,很快便将来犯之敌打得落花流水。
在成功化解那场惊心动魄的危机之后,整个队伍士气高昂地继续踏上了前往京城的征程。随着他们距离京城越来越近,道路两旁出现了越来越多热情洋溢的百姓。这些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手持鲜花和彩旗,夹道欢迎着这支凯旋而归的英勇队伍。
明鼎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炯炯地望着前方那欢呼雀跃的人群。他看到人们脸上绽放出真挚的笑容,听到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如浪潮般涌向自己。此情此景让他心潮澎湃,内心深处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他深知,此次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归来,离不开团队成员们的齐心协力与奋勇拼搏。而眼前这热烈的欢迎场面,则更是对他们努力付出的最好肯定。想到这里,明鼎不禁挺直了脊梁,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豪情壮志。
他明白,当自己踏入京城的那一刻起,等待着他的不仅仅是无上的荣耀,还有皇上更为重要且艰巨的托付。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重任,明鼎毫无畏惧之色。因为他坚信凭借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决心,一定能够不辱使命,不负君民之所望!
隔天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向皇宫的金瓦红墙,映照出一片辉煌景象。在庄重肃穆的朝堂之上,太监总管迈着小碎步缓缓走来,他那尖细而响亮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上朝——”
随着这一声呼喊,满朝文武官员整齐地排列在两侧,纷纷跪地叩头,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呼声如雷贯耳,气势磅礴。
端坐在龙椅上的卫文帝微微抬手,示意众人起身,用沉稳而威严的声音说道:“众卿平身。”
待群臣站直身子后,总管太监再次高声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就在此时,皇太女向前迈出一步,恭敬地向着卫文帝行礼道:“姨皇,二弟率领大军班师回朝,如今已在殿外等候旨意。”
卫文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下令:“宣镇国王进殿!”
明鼎恭恭敬敬地跪地参拜道:“儿臣参见姨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洪亮而清晰,在大殿之中回响着。
坐在龙椅之上的卫文帝微微抬手,面带微笑说道:“鼎儿快快起身吧!”
明鼎闻声而起,再次躬身施礼道:“谢吾皇。”他那俊朗的面容上满是欣喜之色,但仍不失礼数与庄重。
卫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高声宣布道:“镇国王此次立下不世之功,朕特封为宗人府府尹,统领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另建镇国王府一座,规模为八进八出,彰显其尊贵地位。再赐予双龙鞭一条,此鞭威力非凡,上可打昏庸无道之君主、贪赃枉法之官吏;下可惩违法乱纪之恶徒。持此鞭者更有先斩后奏之特权。望镇国王能秉持公正之心,为我朝江山社稷造福。”
明鼎激动万分,连忙跪地叩头谢恩道:“谢吾皇万岁!陛下隆恩浩荡,微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知遇之恩!”此刻的他心中豪情万丈,决心要不负圣恩,为国家和百姓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