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飞晚的那句“你永远是我的骄傲”,像一剂强效的安慰剂,抚平了白舟内心最深的褶皱,也重新点燃了他肩扛重任的勇气。他不再沉湎于自责,而是将失利转化为更精准的训练和更透彻的分析。但他也明白,要重振士气,不能只靠他一个人,也不能只靠棒球队内部。
他将这个想法与秋飞晚沟通,两人一拍即合。
于是,一场由秋飞晚主导、白舟默默支持的“全校应援”行动,在月亮岛中学悄然展开。
秋飞晚首先找到了沙婉和栗梓。作为学生会骨干和班级核心,她们在学生中拥有极高的号召力。在秋飞晚的提议下,她们迅速组织起一个临时的“棒球队后援团”,发动各班有绘画、写作特长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加油海报和助威标语。
“把你们想对棒球队说的话,画出来,写出来!”沙婉在广播里向全校发出倡议,“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月亮岛所有人,都是他们的后盾!”
一时间,美术教室和空置的活动室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学生们热情高涨,裁剪卡纸,调配颜料,认真书写。有的画上了击出全垒打的飒爽英姿,有的写下了“无论胜负,你们都是英雄”的温暖话语,还有的将每个队员的名字巧妙地设计成艺术字……创造力与真挚的情感在画笔与文字间流淌。
与此同时,秋飞晚利用自己语文老师的优势,在语文课上布置了一项特殊的“随堂练笔”——《写给棒球队的一封信》。她引导学生们不必拘泥于格式,只需写出最真实的感受,可以是对失利的安慰,可以是对往昔胜利的回忆,也可以是对未来比赛的期许。
“文字是有力量的,”她对学生们说,“也许你们的一句话,就能成为某个队员在疲惫时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学生们被深深触动,认真地伏案书写。那些稚嫩却真诚的笔迹,汇聚成了最温暖的海洋。
尹柯和班小松也加入了进来。尹柯利用他的逻辑分析能力,帮助秋飞晚筛选、整理信件,将其中最感人、最有代表性的内容摘录出来。班小松则凭借他无敌的行动力和感染力,带领着后援团的学生们,将制作好的海报精心张贴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公告栏、教学楼走廊、食堂入口,甚至体育馆的墙壁上。
邬童虽然依旧话少,却也在训练结束后,默默地帮忙搬运张贴用的工具,偶尔瞥见一幅画得格外用心的海报时,眼神会微微柔和。
白舟看着校园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加油海报,听着广播站里开始滚动播放学生们充满感情的助威来信,心中震撼不已。他没想到,晚晚会用这样一种方式,将全校师生的心与棒球队紧紧联结在一起。
这天下午训练前,白舟和队员们像往常一样走向操场,却被眼前的景象定住了脚步。
通往操场的整条林荫道两旁,挂满了五彩缤纷的海报和标语,如同一条绚烂的荣誉通道。而在操场入口处,立着一块巨大的展示板,上面贴满了学生们手写的信件摘要。
“班小松,你扑救的样子超帅!下次一定能接住!”
“尹柯,你的大脑就是最强的武器!”
“邬童,冷着脸的样子虽然酷,但笑起来肯定更厉害!”
“白教练,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我们相信你!”
“月亮岛棒球队,加油!全国大赛,我们来了!”
队员们怔怔地看着那些文字和图画,看着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一股滚烫的热流从心底涌起,冲散了多日来的阴霾与自我怀疑。班小松的眼圈瞬间红了,他用力揉了揉眼睛,大声道:“这……这太牛了!”
尹柯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低声道:“这就是……集体的力量。”
邬童看着展板上那些真挚的话语,紧抿的唇角微微松动。
白舟站在队伍最前面,看着这一切,胸腔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澎湃的情感填满。他回过头,目光越过激动的队员们,看到了站在不远处教学楼下的秋飞晚。她正微笑着看着他们,身边站着沙婉、栗梓,以及许多参与其中的学生。
阳光洒在她身上,也洒在这片由爱与支持汇聚成的浪潮上。
白舟深吸一口气,转向他的队员们,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被重新点燃的火焰:
“大家都看到了吗?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整个月亮岛,都在看着我们,支持着我们!”
他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
“把这份力量,记在心里!带着它,踏上接下来的战场!有没有信心?”
“有——!!”震耳欲聋的回应,直冲云霄,充满了崭新的勇气与决心。
低迷的士气在这一刻被彻底扭转。一种名为“归属”与“责任”的力量,在每一个队员心中生根发芽。他们知道,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身后这所学校的每一个人。
秋飞晚用她的智慧和温柔,白舟用他的坚持与担当,共同将一次危机,化为了一次凝聚全校人心的契机。爱情的支撑,化为更广阔的力量,推动着他们,也推动着整个月亮岛,向着更高的目标,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