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骈文典范:《滕王阁序》是骈文的经典之作,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等,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同时,文章用词华丽,辞藻丰富,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好吧,七玥表示,就当是和网友们一起复习了。
七玥划开另一个视频,新的天幕开启了:
“他———是让李白,杜甫黯然失色的短命天才~
他———是让唐高宗追悔莫及的天选之子~
他还是“滕王阁”千年不灭的火广告~
更是语文课文里,最让人又爱又恨的背诵天团团长~
为什么一篇即兴作文,能养活后世无数文旅局长?
为什么“杀人犯”的标签盖不住他的天才光芒?
为什么溺水而亡的少年竟预言了盛唐气象?
今天,我们穿越1300年时光,拨开历史的迷雾,揭开初唐顶流巨星王勃的传奇人生~
神童开挂~别人家的孩子,卷王界的鼻祖
6岁写论文,9岁骂教授。
公元656年,六岁的王勃干了件惊掉长安文人下巴的事————
他给当世大儒颜师古的?《汉书注》写了篇?《指瑕》志,10卷本学术论文,把权威批得漏洞百出~
这相当于现在小学生给大学教授改教材,还是用文言文写的:差评x
12岁转行学医,15个月封神~
当同龄人还在“千字文”,12岁的王勃突然宣布:文科太简单了,我要拯救大唐医疗系统~
于是,他跟着名医曹元学了15个月,不仅写出?《黄帝八十一难经注》,还首创“把脉算命法”,用周易卦象解释病症~
同时期,欧洲仍在巫医不分,而王勃已构建出“天人相应”的完整诊疗体系,这种跨维度的知识重组能力让现代老科学家都为之震惊=?=?(●???● |||)
14岁给宰相上课~
14岁那年,他给宰相刘祥道写了封?《上刘右相书》,从农业税说到公务员的编制改革,愣是把治国方略写成了爆款策略~
宰相看完直拍大腿,对王勃的才华赞不绝口,直呼“神童!”?(?_??)
经刘祥道推荐,王勃参加的优贡科考试,轻松高中,被授予朝散郎一职,成为唐朝最年轻的官员~
彼时他年仅16岁,这一成就让王勃声名远扬,与杨炯,卢照林,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且在4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顶流陨落
王勃从御用文人到杀人犯的魔幻漂流~
“一篇游戏本引发的血案game over”
王勃在担任沛王府修撰期间,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为助兴写下?《檄英王鸡文》,本是办公室摸鱼文学,偏偏撞上唐高宗最敏感的神经~
唐朝皇室内部争夺不断,“玄武门之变”的心理阴影还没消,文中“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之语,被认为是挑拨皇室关系。
唐高宗盛怒之下,将王勃逐出长安,永不录用,一之间,王勃从人生巅峰跌落谷底。
曾经的荣耀瞬间化为乌有,他从曾经备受瞩目的天才少年沦为了无人问津的落魄之人。
流放巴蜀的意外收获
离开长安后,王勃前往蜀地,在那里,他与卢照邻相遇,两人同游山水,互相倾诉心中的苦闷与对人生的感慨。
这段时光王勃的诗作风格逐渐转变,少了些年少时的轻狂,多了几分对生活、对命运的思考。
虢州谜岸~天才的黑化时刻
公元672年,王勃受朋友邀请前往虢州任参军,却突然卷入杀人案,不知为何,王勃私藏了一名叫曹达的罪犯,后因害怕事情败露,将其杀害。
这一事件,疑点重重。
新旧唐书的记载都讳莫如深。
以王勃的聪慧,为何会做出如此糊涂之事?
有说法认为,王勃恃才傲物,在官场得罪了不少同僚,这或许是一场被人精心策划的陷害~
但无论真相如何,王勃因此被判死刑。
命令再次将他推向了深渊,幸运的是恰逢朝廷大赦天下,王勃保住了性命。
可他的父亲却因他受到牵连,被贬至偏远的交趾。
封神之战,一顿饭写就千古绝唱
公元675年,王勃虽获朝廷恢复官职的机会,但此时的他,已对官场心灰意冷,决心弃官前往交趾看望父亲。
这一去,他未曾料到,自己将迎来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南昌滕王阁,失业青年王勃路过此地,恰逢都督阎伯屿搞重修庆典~
当所有人都在配合领导女婿装逼时,这个26岁的愣头青用一顿饭的时间写了篇改变中国文学史的小作文~?《滕王阁序》
整个长安文学圈炸了,?《滕王阁序》全文700余字,区区一张A4纸,塞进40个成语,37个历史故事,5条宇宙级鸡汤,让哲学大师汗颜~
职场爽文模板道尽打工的心酸,更是直接让高考作文引用率暴涨300%~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宛如神来之笔,将滕王阁秋日傍晚的壮丽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莫奈看了连夜撕画稿~
相当于“用文言文拍出4k航拍加延时摄影”的现代平替~
文中还有“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塌。”
展现出滕王阁所在地的钟灵毓秀~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时盈虚之有数,”
则流露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感悟~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诉说着人生的无奈与漂泊之感,让当代北漂深漂,集体破防~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又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吊打罗翔语录+俞敏洪演讲~
这篇文章不仅是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王勃对人生的一次深刻总结与思考~
王勃在?《滕王阁序》的第五段,更是以自身经历为蓝本,抒发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飞,非无圣主;卢胜中粮鸿于海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他列举的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等历史人物的遭遇,他们皆有大才,却因各种原因未能施展抱负,王勃借此感叹自己命运的坎坷,也炸穿千年,射穿泪腺,道尽如今职场心酸……
但他并未因此而沉沦,紧接着写道“所赖君子见机,达人之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他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鼓励自己,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守之下,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