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独孤信同样战绩辉煌。
公元541年,赤水蜀人首领豆卢狼起兵叛乱,自称,一时间响应者数万。
独孤信奉命平叛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先派细作混入叛军营地,散布朝廷大军已围歼主力的消息。
叛军本就是乌合之众,听闻消息后人心惶惶。
他趁机率精锐夜袭,三天内就击溃叛军,斩杀豆卢狼———
这场战役被写入《周书》,成为心理战的经典案例。
公元546年,扬州刺史张俭勾结东魏叛乱,独孤信再次出征。
他佯装要从正面强攻,却暗中派一支小队绕到叛军后方,烧毁了他们的粮草仓库。
叛军断粮后不战自溃,他兵不血刃收复扬州。
公元548年,因统筹三州防务、屡立战功,他被授予柱国大将军之职,跻身西魏最高军事核心八柱国之列———
这相当于当时西北军政体系的顶级大佬,与宇文泰、李虎(唐高祖李渊祖父)等人平起平坐。
成为柱国大将军后,独孤信同时执掌吏部、兵部等多项要务,公文往来需用的印章多达十余枚。
那时的印章都是铜制,每次处理公务都要从一堆印章里翻找对应印信,有时光是找章就要耗掉半个时辰。
有一次他处理紧急军情,因找不到陇右诸军事的印章耽误了片刻,虽未造成大错,却让他动了革新的念头。
他让人找来一块上等煤晶石(一种质地细腻的黑色石料),请能工巧匠雕刻了一枚26面的多面体印章。
这枚印章高4.5厘米,宽4.3厘米,其中14个面刻有文字,共47个字,涵盖了他所有职务的印文———
从柱国之印陇右道大行台令信,一枚印章就能应对所有公务。
这种组合印章在古代史上独一无二,不仅提高了办公效率,更成了后世研究西魏官制的重要文物。
1981年,这枚印章在陕西旬阳被发现,2019年还登上了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让考生们在文物描述题中见识了这位古人的智慧。
比起军政成就,独孤信最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天下第一岳父的身份。
他的7个女儿中,三人成了皇后,女婿和外孙更是撑起了三个王朝的历史。
长女独孤氏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
宇文泰去世后,北周建立,宇文毓登基为明帝,独孤氏顺理成章成为皇后。
虽然后来她因难产去世,却为独孤家与北周皇室的联姻打下了基础。
四女独孤氏(史称元贞皇后)嫁给了陇西郡公李昞———
也就是唐高祖李渊的父亲。
这位女儿虽未亲眼见证唐朝建立,却生下了改变历史的儿子。
李渊称帝后,立刻追封母亲为元贞皇后,独孤家由此成了唐朝的外戚。
最传奇的是七女独孤伽罗,她嫁给了北周大将军杨坚。
这对夫妻不仅是生活伴侣,更是政治盟友———
杨坚称帝建立隋朝时,独孤伽罗全程参与决策;
登基后她与杨坚同坐朝堂,被大臣们称为。
她虽强势却有远见,废除酷刑、推行均田制等政策背后,都有她的身影。
从北周明帝到隋文帝、唐高祖,独孤信的女婿和外孙们统治中国近百年。
他的曾外孙中,既有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有争议颇多的隋炀帝杨广。
华夏五千年历史里,能让家族血脉与三个王朝皇室紧密相连的,唯有独孤信一人。
公元556年,宇文泰病逝,侄子宇文护以之名掌控朝政,次年拥立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北周。
作为开国元勋,独孤信被封为卫国公,官至太保、大宗伯,位极人臣。
但他深知功高震主的风险,多次上书请求辞去要职,只保留柱国大将军的虚衔。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
宇文护专权跋扈,连皇帝宇文觉都成了傀儡,这引起了八柱国之一赵贵的不满。
赵贵暗中联络独孤信,想发动政变诛杀宇文护。
独孤信立刻劝阻:
宇文护手握兵权,朝中党羽众多,此时动手必败无疑。
他苦劝赵贵隐忍,却没料到消息泄露———
公元557年,赵贵被宇文护诱杀,独孤信因曾被联络受到牵连。
当时满朝文武都为独孤信求情:
他从未参与谋逆,只是被赵贵牵连啊!
宇文护也知道独孤信声望太高,不敢公开处死他,最终以赐自尽的方式终结了他的生命。
这一年,独孤信55岁,距离他成为柱国大将军不过9年,距离他的女儿们成为皇后,还有漫长的岁月。
他去世时,七女独孤伽罗才14岁,四女的儿子李渊还未出生。
他或许没能预见家族未来的荣光,但一生坚守的字,终究在后代身上延续———
独孤伽罗辅佐杨坚开创隋朝,李渊建立唐朝后追尊外祖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告慰这位传奇岳父的在天之灵。
隋朝建立后,杨坚追封独孤信为太师、上柱国、赵国公;
唐朝建立后,李渊又追封他为梁王。
从西魏的浮阳郡公到唐朝的梁王,从生前的柱国大将军到死后的三朝追封,独孤信的一生就像南北朝的缩影———
有乱世的漂泊,有建功的辉煌,有权力的博弈,更有命运的无常。
他是“侧帽风流”的美男子,是“千里追主”的忠臣,是治理陇右的能吏,是战功赫赫的将军,更是孕育了三朝皇后的第一岳父。
这些身份叠加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传奇。
或许正如他的名字所昭示的那样:
在乱世中坚守本心,在变局中保持清醒,这样的人,无论过了多少年,都依然会被历史记住。”
视频结束
七玥:“不得不说,能培养出那么优秀的几个女儿,自身的能力也是杠杠的。古人不都讲究言传身教吗?”
猪猪陛下:“这样有才有颜有能力的大臣,朕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