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玥打开了关于杜牧的评论区,这次评论区倒不是非常热闹,不过精彩的评论还是有那么几条的。
“每逢清明,无论是祭祖还是踏青,我们都会想起杜牧的那首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里的这场雨在我们的世界里下了1000多年…………
提到杜牧耳熟能详的诗句可太多了,你们知道的有多少?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江南春》里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的诗歌题材广泛,众体兼备~”
“杜牧的爷爷杜佑可是官至宰相,历经德宗,顺宗,宪宗三朝,位极人臣长达10年,而且还是非常有名的史学家,专有通典200卷,在中唐时期极具影响力~”
“杜牧的父亲杜从郁也在朝为官呢,具体啥官职不太清楚了~”
“杜牧虽然幼时家境优渥,然而9岁时爷爷去世了,15岁时父亲也因病去世,家族迅速衰败,家中房屋因还债被变卖,全家多次迁移,居无定所,所以,杜牧也是受过家道中落的苦的,并没有视频里那么一帆风顺~”
“对的,对的,听说连奴婢也纷纷逃走,不过好在杜牧从小聪明好学,后来也凭借自己的学识谋了个官,在这里,得插一句:论人脉的重要性~”
“人家杜牧23岁时,看到唐敬宗大兴土木,修建工事,就满怀忧虑,挥笔写下《阿旁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气势磅礴,结尾:“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振聋发聩~”
“23岁啊,我那时候大学毕业在干什么呢?好像还忙着找工作呢吧,人家都已经写出着名名篇了~”
“听说,当时有个太学博士特别欣赏杜牧,亲自跑去跟主考官,也就是礼部侍郎崔琰推荐他,杜牧也因此被内定为第5名进士~”
“楼上的你说的没错,这不是野史这就是正史。
第二年杜牧又通过了考试当上了弘文馆教书郎,后来才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步入仕途的~”
七玥震惊,七玥感慨,七玥觉得自己浅薄极了,评论区都是人才呀,居然知道这么多关于杜牧的小故事,还编的有模有样的,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
接着看:
“杜牧起初在江西观察,因为沈家跟杜家是世交,杜牧就经常去沈家,有时听歌有时看跳舞,还蹭吃蹭喝。
在这里他碰到了歌姬张好好,张好好年仅13岁,长得漂亮,唱歌跳舞更是一绝,把杜牧迷的不行,从那以后只要有宴会,杜牧就跟张好好腻在一起————
可没想到沈老弟也看上了张好好,抢先一步把人娶回家做小妾了,杜牧只能眼巴巴看着,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多年后,杜牧在洛阳又碰到了张好好,这时候张好好已经变成卖酒的了~
杜牧心里感慨万千,就写下了张好好诗,诗里又是可怜张好好的遭遇,又想到自己空有一身本事,却没处施展~
同是天涯沦落人啊,何事少年垂白雪,那种岁月催人老,人生不如意的感觉全写出来了~
这首诗不仅文学价值极高,书法也飘逸洒脱,是杜牧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ˉ??ˉ??)”
大家有空可以去故宫博物院观赏哇~”
“@楼上的,你这讲的比博主讲的还细致~~在下佩服~”
“杜牧在扬州时创作了许多描写扬州风景的诗歌~”
“对的,对的,博主视频里讲的那些有名的诗句基本上都是在扬州时作的。”
“这题我会~~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把扬州姑娘的美夸到了极致~”
“?+2,《寄扬州韩绰判官》里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满满的都是对扬州的留恋,这些诗都成了千古名句~”
“所以说,杜牧风流才子的名声也就这么传开了,对吧对吧?!”
“是滴是滴~”
“杜牧赴京就任,那时候的唐朝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朝堂之上游离党政激烈,杜牧因与牛僧孺私交甚好,又于李德玉的理念不合,在党争中左右为难,仕途屡屡受挫,他先后担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尽管身处困境,却依然心系百姓,在任上积极作为,为当地百姓谋福祉。
其实,我想说的是他是一个好官~”
“除了写诗,杜牧对军事也特别有研究,他熟读孙子兵法,并为其做了13篇注解,其军事见解独到,被后世列为孙子兵法的权威注解之一”
“这么一看其实还挺牛的。~yyds~”
“但可惜在中晚唐混乱的政治斗争中,他的军事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晚年的杜牧历经人生的起伏,一切早已看淡~”
“杜牧享年50岁,杜牧的一生既有“十年一觉扬州梦”的风流不羁,又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壮志难酬,他的诗历经千年,却还是特别吸引人~”
“@楼上的你这么一说,我感觉杜牧的诗确实还挺多的呀,每一首都是经典,流传下来的都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名篇~”
“其实我喜欢读他在《阿房宫赋》里的那句:“后人哀之而不见之”,就像永不生锈的指南针,始终标定着中国文人的精神方向,从屈原在江边吟唱离骚,到范仲淹登高时喊出“先天下之忧”,从杜牧在秦淮河畔的叹息,到龚自珍为病危写下的呐喊,这些清醒而痛苦的文化守望者,总在盛世狂欢中默默守护着文明的火种~~”
“楼上的,你说的好燃呀。e(*?w?)_\/?:?☆”
“是的~今天我们漫步在杜牧笔下的“二十四桥”,要寻找的不仅是诗句里的明月光。
更该找回那种在歌舞升平中也能听见危机声响的警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