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协约国一再坚持,最终协约国提出的要求只进行了小部分调整。
主要调整的地方:
1.同盟国的战争赔款总额下调到250亿共和国银元,德国赔偿总额占75%、奥地利为20%、匈牙利为5%,分期二十五年还清,部分由同盟国用货物进行偿还,另外一部分由美国提供低息贷款和投资进行偿还,德国政府用关税进行抵押。
2.限制德国水面军舰数量不变,但允许这些水面舰艇退役之后,用新建造的舰艇进行补充,但是补充舰艇的数量不得超过原有的数量,吨位也不得超过原来的10%。
3.不再强制农业国匈牙利为中立国,由于美国政府和社会资本都不太愿意投资资源相对贫瘠的匈牙利,每年五千万共和国银元赔款对匈牙利压力很大,和约允许匈牙利向震旦国政府借款,以便偿还战争赔款。
4.震旦等中立国在原来交战双方缓冲区的驻军费用从同盟国的战争赔款中支付。
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月20日,在震旦国政府见证之下,签署了《各方关于恢复欧洲和平协定》,正式结束欧战,恢复各国之间的和平。
接着波兰省波北港和会开始讨论第二个议题:捷克斯洛伐克的问题。
在之前的停战协定里面,虽然规定了捷克斯洛伐克战后中立,但是具体怎么中立,并没有详细进行详细规定,而且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被同盟国三国和震旦国领土所包围,停战到现在,协约国的军队并未曾进入其中。
所以,所谓协约国对捷克斯洛伐克中立监督,主要是由协约国在当地外交官员进行。
而震旦国政府则是利用停战协定中对捷克斯洛伐克中立监督条款在德国军队撤离之前,派军队进驻捷克斯洛伐克,接替德国军队在当地的防务。
这时候,协约国才如梦初醒,他们立马组织在当地埋下来的棋子到处活动,发动了捷克斯洛伐克各地民众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和抗议活动。
原本就鄙夷捷克斯洛伐克一些政客的岳天,当即下令震旦国在当地的驻军在德国军队的配合之下,不仅镇压了这些抗议活动,还顺藤摸瓜摧毁了协约国在当地的情报系统,抓捕了10余万态度恶劣的抵抗分子和协约国特工人员,送往震旦国各地充当劳工。
这个事件平息之后,震旦国又根据捷克斯洛伐克的特点,采取了支持其国内两个不同民族自治。
刚分治不久,捷克族和斯洛伐克族之间就爆发了严重冲突,双方大打出手,不断发生针对彼此间袭击,冲突愈演愈烈。
最终在波北港和会召开之前,震旦国政府驻当地的领导人,宣布将捷克斯洛伐克分解成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
随后,在震旦在当地驻军的监督和引导下,两国进行了大选,都选出了亲震旦政府,并与震旦政府签订了保护协议,宣布两国都受到震旦政府的保护。
为了防止两国再次发生冲突,震旦国将两国沿着边境线各划出20公里的范围作为缓冲区,将其中当地的居民迁移走,将这部分约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直接并入震旦国。
这样的操作,使得捷克和斯洛伐克成为两个不再接壤的国家,而震旦国通过这块领土与奥地利接壤,使震旦能够都与同盟国三国直接接壤。
这番操作自然引起了协约国的大为不满,各国纷纷向震旦国政府提出照会,要求震旦国政府要归还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
但是震旦国政府则是回应说这块领土捷克、斯洛伐克两国政府依照条约向震旦国政府转让的,作为两国政府感谢震旦政府帮他们独立的报酬和在两地驻军的军费。
尽管协约国心里很不满,但是也无法做出实质上的应对反应,只好在召开波北港和会前,要求震旦国政府将这个话题纳入和会议程,才愿意参会,并在巴黎网罗了一片捷克斯洛伐克的侨民组成了所谓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
震旦国政府觉得将这个纳入和会议程也没有什么,当即同意了这个要求。
开启了捷克斯洛伐克议程之后,协约国各国一度以“民族自决”为依据向震旦国政府施压,让震旦国政府放弃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保护。
而震旦国政府外交部长马建忠则是公开地回应:“若是英国人允许爱尔兰人、非洲人等等实现民族自决,震旦国政府也将学习英国人的做法放弃在捷克、斯洛伐克两国的权益!”
显然,马建忠的回应戳中了协约国们的软肋,使得各协约国无法就这个问题对震旦国政府发难,按照岳天的说法就是协约国就是“运行州官放火,不允许百姓点灯!”
随后,震旦国政府展开反击,要求法国政府立即取消在巴黎支持的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否则震旦国政府可能在波兰省组织爱尔兰人成立爱尔兰流亡政府、阻止阿尔及利亚人组织阿尔及利亚流亡政府。
在这种情况下,协约国不得不取消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但是也要求震旦国政府不要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两国。
鉴于捷克、斯洛伐克两国人口众多,但是面积不大,在日后也会逐渐被震旦东欧省份吸附,所以震旦国并不急于将两国纳入版图。
因此,震旦国政府同意承认两国独立自主,在这次和会和约有效期之内,不会将两国纳入震旦国版图。
协约国见震旦国政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让步,担心再进一步激怒震旦国,恐怕会适得其反,便也不在这个问题上进行纠缠。
接着,和会进入了第三个议程:协约国各国与震旦国政府划分战后双方在世界的势力范围。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休想在谈判桌上能得到。这个势力范围的谈判,其实相当于对战争期间各自已经占领的地区进行再确认。
在这次和会之前,协约国在非洲、亚洲、澳洲等地,早已经通过双方或者多方条约进行划分,所以在这次和会上震旦国政府与协约国势力范围的划分,主要是讨论在美洲和欧洲的势力范围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