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攻击文章就像一棵毒草,在信息的沃野上迅速蔓延开来。
它以惊人的速度扩散着,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一片混乱和猜疑的阴影。
尽管陈飞和苏小倩连夜整理材料,他们不辞辛劳地搜集详实的数据和透明的信息,希望能够用这些有力的证据来回应那些无端的指责和谣言。
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无论他们多么努力,谣言的传播速度总是快过真相。
第二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桃源村的氛围明显变得异样起来。
那些原本就对互助小组心存疑虑的村民们,在看到那篇攻击文章后,他们眼神里的动摇变得更加明显。
曾经的信任似乎在一夜之间被击碎,取而代之的是怀疑和不安。
而在互助小组内部,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窃窃私语。
人们低声议论着,声音虽然不大,但却足以让整个小组都感受到一种紧张的气氛。
“网上都这么说了,不会真有啥问题吧?”有人担忧地问道。
“咱们那保障基金的钱,来路干不干净啊?”另一个人附和着,语气中透露出对资金来源的疑虑。
“要是名声坏了,果子以后还怎么卖?”还有人担心地说,毕竟桃源村的经济主要依赖于水果的销售。
这些窃窃私语如同瘟疫一般在小组内传播开来,让原本团结一心的人们开始产生分歧和动摇。
永昌爷气得用拐杖跺地:“放他娘的狗屁!都是些见不得光的玩意儿,躲在键盘后面喷粪!”
更让陈飞感到压力的是,“品味生活”的采购总监也打来了电话,语气虽然依旧客气,但多了几分审慎:“陈总,我们注意到了网络上的相关言论。‘探源计划’对合作伙伴的社会声誉和公众形象有一定要求,希望你们能妥善处理,尽快消除负面影响。我们需要评估此事对品牌联动的潜在风险。”
市场的认可如同琉璃,璀璨而易碎。陈飞知道,必须尽快拨开这人为制造的迷雾。
他与苏小倩商量后,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苏小倩带领她的“新媒体小队”,在各大平台注册官方账号,发布长篇图文和视频,逐一驳斥谣言。
她们展示了盖有省农科院红章的土壤检测报告,详细公示了“梦想认养”每一笔资金的来源与去向(包括补偿款发放记录、肥料采购发票等),并播放了王教授、李教授肯定其技术路线的采访片段。
没有激烈的情绪,只有冷静的陈述和铁一般的事实。
另一方面,陈飞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面向所有“梦想认养者”和公众,发起一次“云参观”直播活动!时间就定在三天后的周末。
“我们要把桃源村最真实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大家看!”陈飞在互助小组动员会上说,“不仅是看我们的果园,也看我们的村庄,看我们的人。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这个决定犹如平静湖面上投入的一颗石子,迅速激起千层浪,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永昌爷更是激动不已,他拍着胸脯表示,自己要亲自出镜,将这片土地的故事讲述给更多的人听。
时光荏苒,三天后的清晨,阳光如碎金般洒落在桃源村的每一个角落。
苏小倩手持稳定器,陈飞则精神抖擞地站在镜头前,直播正式开始了。
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回避,而是毅然决然地直面那篇攻击文章中提到的所谓“争议点”。
镜头缓缓移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休耕地上那片郁郁葱葱的紫云英,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陈飞弯下腰,抓起一把松软的土壤,向观众详细讲解着深翻晒垡的原理和效果,他的声音清晰而自信。
紧接着,他们走进了互助小组的果园。只见果树上的叶片呈现出健康的光泽,土壤墒情良好,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
陈飞随机邀请了正在劳作的农户,让他讲述自己参与改良的体会和收获。尽管农户有些腼腆,但他的话语却如实地反映了这片土地的变化,朴实而真诚。
他们来到了新品种试验区,特写那些生机勃勃的嫩芽,也毫不避讳地展示了那几株长势不良的苗木,坦诚了之前遭遇的破坏和正在进行的补救努力;
他们甚至走进了村委会,展示了厚厚的生产记录档案和财务公示栏……
直播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在线观看人数最高时突破了十万!
镜头里的桃源村,没有滤镜,没有粉饰,只有劳动的汗水、土地的真实变化和村民们眼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无数弹幕和评论刷屏:
“支持!这才是真正的农村!”
“那些造谣的可以闭嘴了!”
“老爷爷讲得好感人!”
“看到那些被破坏的树苗好心疼,加油!”
“已下单支持‘梦想认养’!”
……
阳光,终于穿透了迷雾,照亮了真相。
直播结束后,舆论风向彻底逆转。那家发布攻击文章的自媒体在巨大的压力下删除了文章并发表了道歉声明。
“品味生活”的平台也转发了直播精彩片段,并配文“真相自在人心,我们与优秀的合作伙伴并肩前行”。
这场危机,反而成了“桃源记”一次绝佳的宣传机会,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降反升。
然而,就在陈飞和苏小倩以为可以松一口气时,永昌爷急匆匆地找到他们,老人脸色铁青,手里紧紧攥着一把被齐根砍断的、刚刚展叶的“彩虹梨”嫩枝!
“小飞!你看!这是刚才在试验区边上发现的!”永昌爷的声音因为愤怒而颤抖,“畜牲啊!真是畜牲!见不得人一点好!”
陈飞看着那被恶意摧残的嫩芽,心像被狠狠剜了一刀。这不再是网络上的虚招,而是实实在在的、针对他们未来希望的破坏!对方眼看舆论战失败,竟然又使出了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他立刻报警,并加强了夜间对试验区的巡逻。
但凶手显然很狡猾,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这一次的破坏,规模不大,但性质极其恶劣。它像一个恶毒的警告,提醒陈飞,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并未远去,而且手段愈发阴狠。
他(她)就像一条潜伏在草丛中的毒蛇,你不知道它下一次会在什么时候,从什么角度,猛地蹿出来咬你一口。
网络的迷雾被阳光驱散,但现实的阴影,却似乎更加浓重了。
陈飞站在试验区的围栏边,望着远处沉沉的夜色,心中充满了警惕与愤怒。
他知道,与这个看不见的对手的较量,还远未结束。而下一轮的攻击,或许会更加致命。